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47490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胭脂做法及考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 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燕支草似蒯花,出西域,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粉。”还有一种说法是公元前 139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不但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而且带回了大量的异域文化和民族风物,其中就有胭脂。由这两种说法看来,胭脂应该始自匈奴,后来又传到汉地的。东汉时班固出使西域回来说过:“匈奴名妻曰阏支,言可爱如燕支。” 现在甘肃永昌县与山丹县之间,还有叫燕支山或焉支山的,不

2、知是不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名字? 胭脂的做法是把红蓝花在花开之时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淘去黄色后,即成鲜艳的胭脂。此外我国古医书中记载可用于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从这些中药可以提取天然的红色素来制胭脂,当然这时的胭脂不再是最早意义上的胭脂了,已经是一切红妆的指代。 红楼梦有一段写到: “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可见

3、胭脂的做法如同其他化妆品一样是不断在改进的。御香飘渺录中说慈禧用的胭脂,是采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净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浆后,用细纱过滤取汁,再把当年新缫就的蚕丝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晒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美人妆,面既施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从妆台论中对女子晓妆的描述,可见胭脂对女性红妆是何等重要。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七中写魏文帝美人薛灵芸拜别父母后入宫,一路上泪下不止,用玉唾壶承泪,到京师时,壶中泪凝如血,这红泪一定是因为沾染了脸上的胭脂。胭脂在唐代时尤为盛行,如唐诗有“三千宫女胭脂面”句,

4、王建宫词:“ 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说的是一个宫女在盥洗完毕后,脸盆中有如沉淀了一层红色的泥浆。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杨贵妃红妆之重,连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红色。虽然在说法上夸张,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浓妆之风,近代出土唐代彩俑和壁画也印证了这一点。 以上说的是面脂,口脂也是素来被看重的,战国宋玉神女赋写“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唐岑参醉戏窦美人诗中 “朱唇一点桃花殷。” 说的都是女性红唇之美。唐书中记:“ 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

5、,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说用来盛口脂的容器是雕花象牙筒,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是多么被重视和喜爱。唐代人把抹口脂又称为点唇,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计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共十六种,并称为胭脂晕品。 唐代以后,女性的妆饰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胭脂的习俗始终不衰。直到明清时亦然,只是不再象隋唐五代时期那样夸张了。崇祯皇帝曾赋诗“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以旌表为国抗敌的女英雄秦良玉,试想若在安稳的盛世,又有多少女子真的去做红妆季布?原文载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第 12 卷第 4

6、期(1993 年):355359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12 No.4(1993) 秦汉时期匈奴族提取植物色素技术考略 王至堂(内蒙古大学化学系,呼和浩特,010021)-内 容 提 要本文依据中国史籍记载下来的一首匈奴歌谣,结合当时的民族习俗和有关的历史文献进行考辨,论证了在两个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族,已经掌握了提取植物色素的技术。该项技术使用了物理和化学方法,并包含了初步的酸碱知识。经过文化交流,曾对中原地区的染色业产生过巨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秦汉,匈奴,胭脂一、 匈奴歌谣及其历史背

7、景匈奴,也称“胡” ,战国时游牧于河套地区及阴山一带,其政治中心在头瞒城(今内蒙古五原县西)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北征丁零,南灭楼烦,控制了东至松辽平原,西至巴尔喀什湖,北至贝加尔湖,南至长城的广大地区。公元前 200 年,冒顿又攻晋阳( 今太原) ,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迎战,被冒顿围困于平城(今大同) 达七天七夜,后用陈平计,向阏氏行贿,才得脱险(1) 。此中的“阏氏”乃单于妻子之号,其谐音为“焉支” 。公元前 121 年,匈奴攻入土谷(今河北怀来) ,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霍去病二次西征,出陇西、北地二千里

8、,攻祁连山,大破匈奴军,俘获三万多人(2) 。是时,匈奴有歌曰( 3):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此歌失载于史记和汉书 ,首载于北凉人编西河故事 ,转记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史记正义 、 史记索隐及唐末的十道志 ,也可见于宋朝的乐府诗集及明朝的丹铅总录 。歌虽浅显,存疑颇多,注家纷纭,互有异同。由于匈奴族“毋文书,以语言为约束” ,加之年远代湮,更使考据维艰。笔者不揣浅陋,襞绩补貂,从科技史角度,结合民族习俗和历史典籍,对此歌的后两句进行考辨。谬误处敬请中外各族方家教正。二、 “焉支山”及“焉支”考据唐朝李泰的括地志载:“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 ”其

9、中删丹”二字,现代写为“山丹” 。又据辞海 “焉支山”条目:“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 。有人据此推演,认为焉支山是以盛产山丹花而得名的,匈奴妇女又以此花做胭脂,用以美容。另有一说:“古匈奴女子喜欢浓颜粉装,她们从山上采摘山丹花叶子涂抹在脸上(4) ”文中未注明出处,查阅典籍也均未找到此类记载。据考察,山丹花在中国北方山野随处可见,至今也并非罕物,而焉支山夹在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乃“工”字之一竖。面积甚少,并非巨脉,与当时匈奴控制的广大地区内,产山丹花的地方相比,亦属微不足道,何能影响“颜色”之有无。可见“山丹花”之说不确。又一说,焉支山的“焉支”二字,与“阏氏” 、 “胭脂”谐音,而“阏

10、氏”(亦作“焉提”) ,“匈奴皇后号也” (5) ,或“ 匈奴名妻作阏氏 ”(6 ) 。据此,焉支山也可转意为 “皇后山”或“美人山” ,与现在的“神女峰”相类。失去美人或失去胭脂,都会“使我妇女无颜色” 。可见, “匈奴歌”的后两句,本是语带双关的。从艺术角度来看,如此理解的确韵味深长。可是谐音终究是谐音,仍无法解释为何失去焉支山则失去了作为妇女化妆品的胭脂。史记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采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 ”(7)一语泄漏天机,原来是焉支山下盛产“红蓝” ,其花可做“烟肢” ,匈奴妇女“用为颜色” 。所以,失去焉支山,无以采

11、“红蓝”,无从做“烟肢” ,当然“无颜色”了。三、 “烟肢”及“红蓝”考烟肢,亦作燕支、撚支、燕脂、臙脂、胭脂、烟脂 、 “赤因 脂” ,是一种红色颜料,妇女用以涂脸颊或嘴唇。问题是为什么同一种东西,同样的发音,用汉字却有这么多的不同写法?其单字和组词均无实质语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概未收入,何以如此?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并不是古代汉语的原有词汇,很可能是由西域引入的“外来语” ,可能都是由匈奴语“焉支”派生的。近代有一种称为“胭脂红”的颜料,又叫“虫红” ,由干燥的雄性胭脂虫经化学处理而得,然而胭脂虫(Coccus cacti)原产墨西哥;还有一种名为“胭脂花”的,实指紫茉莉(Mirabil

12、is jalapa) ,原产南美洲。它们都不能与古代的“ 胭脂”列为同侪。习凿齿与燕王书所记的,产于焉支山并用以做胭脂的“红蓝” ,是“红蓝花”的简称,也称“红花” 。据北宋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红蓝花生凉汉及西域,一名黄蓝,博物志云,张骞所得也。 ”(8)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也曾引张华博物志:“黄蓝,张骞得自西域。 ”(9)再据明朝徐光启 农政全书 :“红花, 博物志曰张骞得种于西域,一名红蓝,一名黄蓝,以其花似蓝也,”由于张华博物志原书已佚,今本由后人搜集而成,因而在今本博物志中找不到赵彦卫和徐光启的引文,可能系后人搜集遗漏所致。对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I:“红花,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

13、耐寒,耐盐碱,适于阳光充足,地势高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这正是地处河西走廊的焉支山地区的自然环境之写照,可为今本博物志补遗旁证。西晋崔豹撰于公元 3 世纪的 古今注卷下谓:“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 ”(10)五代后唐的马缟撰于 10 世纪的中华古今注卷中却说:“燕脂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 ”(11)两种说法很不一致。再看明末张自烈撰于 17 世纪的正字通 :“红蓝即红花,北方有焉支山,山多红蓝,北人采其花染绯,取英鲜者为燕脂,故单于妻号阏氏,音焉支。红蓝一名黄蓝, 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也。 ”(12)这显然又

14、与习凿齿及崔豹唱和,而与马缟相抵。为此,查阅古代植物志、地方志及货殖之类文献,均未发现燕地出产红蓝的记载。况且,燕国故地现在也无此野生植物。模拟实验证明,红蓝花色素,有红有黄,以黄为主。若不经分离,如马缟所言,直接取其花汁凝缩为膏,则颜色最初似土,后以棕褐如酱,非朱非黛,不嫩不艳,很难为妇女作“桃花妆”或“飞霞妆” 。故不取马缟之说,乃以崔豹及张自烈之说为准,并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I作结:“红花(Carthanus tinctorius),菊科,红花属,草本,又名红蓝花,草红花。中国早在汉代即由张骞由西域引进。 ”依据史记大宛列传推算,张骞两度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 138 年至公元前12

15、6 年,以及公元前 119 年,而产生“匈奴歌”的时间当是公元前 121 年。如此可知,张骞引入红蓝花与汉朝攻占焉支山,都在公元前 2 世纪末。显然,匈奴人以红蓝花做胭脂的历史会比这更早些。焉支山原属月氏,在秦末才归属匈奴,可以推想,在秦汉时期,不独匈奴,而且包括月氏在内的西北部少数民族,都可能掌握过此种技术。四、提取色素技术考匈奴人无文字, “匈奴歌”可见于史记正义 、 史记索隐以及许多汉文典籍之中,此歌虽字字珠玑,但也无法直接从中考证其制作胭脂的方法。 “解铃还需系铃人” ,还是引种红蓝花的张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曾被匈奴招婿,居留十二载。在此期间,他可能多次见过他的“胡妻”及别的“胡妇”如何制作胭脂。耳濡目染,即使并不参与,也会记住其方法。张骞归汉时,不但带回了“红蓝”和“胭脂” ,而且带回了他的“胡妻”和“胡奴” (13) 。由此推想,他们已完成了从种植到制作的 “成套技术引进” 。汉人从他们那里学会了这套技术,因地制宜并发扬光大,以致后来写成了文字(14) 。这些汉文古籍就可作为考证的原始根据,再结合当时匈奴人的民族习俗及地理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就不难追朔到匈奴人提取植物色素的具体方法。据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杀花法:摘取即碓捣使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更捣,以粟饭浆清而醋者淘之,又以布袋绞汁即收取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