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46998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 外) 。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即无体腔。血吸虫的常见种类日本血吸虫(S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istosoma 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histosoma mansoni)间插血吸虫(Shistosoma 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histosoma mekongi)马来血吸虫(Shistosoma malayensis)(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分布亚洲 (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 )、非洲、拉丁

2、美洲的 74 个国家我国流行日本血吸虫病2160 年前已有流行(湖南/湖北:考古)Logan 于 1905 年首次在湖南常德发现本病曾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 12 个省,感染者 1160 万其中 5 省(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和上海)已经消灭血吸虫,目前有病人 32 万形态 MORPHOLOGY雌雄异体,圆柱形,似线虫;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雄虫 1-2cm,背腹扁平,腹吸盘后,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雌虫性成熟后居其内,与之呈合抱状。肠管于腹吸盘前分 2 支,沿两侧后行,于体后 1/3 处合并,至尾端成盲管。睾丸 7 个呈串珠状,居腹吸盘后,输出管,会合于输精管,通向储精囊,开口于腹吸

3、盘下方的生殖孔。雌虫圆柱形,前细后粗,长 12-28mm,吸盘不明显;肠管含 RBC 消化后残留物而呈灰褐色。卵巢长椭圆形输卵管与卵黄管合并成卵模,外有梅氏腺并与子宫相连,子宫开口于腹吸盘下方的生殖孔。卵黄腺位于肠管周围。肠支在虫体中部、卵巢之后合并,在末端以盲管结束。8967m,淡黄色,椭圆形,无卵盖,亚侧位有逗点状小棘,卵壳表面常附赃物,壳内含有一个成熟的毛蚴。生活史 LIFE CYCLE 在外界发育 虫卵 ( 毛蚴 胞蚴(母、子) 尾蚴)(粪) (水) (钉螺) (水)A中间宿主是钉螺。 B幼虫发育中无雷蚴,但胞蚴有两个世代。毛蚴毛蚴孵化与水的渗透压、温度(10-37 度) 、光照和 p

4、H 等条件有关,其中渗透压最重要,其他起促进作用。最适 pH 为 7.5-7.8。毛蚴作直线游动,具有向光性和向上性,多分布于水体表层,水中存活 15-94h。毛蚴孵出时间越久,感染力越低;温度越高,活动越剧,但死亡也快。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的首要条件是水,在露水的草地、潮湿的泥土也能逸出。水温、光照和 pH 也能影响逸出,最适 20-25 度,高峰在上午 8-12 时。日本血吸虫尾蚴集中于水面,曼氏血吸虫混悬于水体中。温度越高,寿命越短,时间越长,侵袭力越差。钉螺(湖北钉螺- 肋壳钉螺、光壳钉螺)两栖淡水螺类,雌雄异体,螺壳小圆锥形,长 10mm,宽 3-4mm,有 6-8 个右旋螺层;滋生于

5、平原水网型地区(肋壳钉螺)和湖沼型地区(肋壳钉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多的泥岸、沟渠、稻田、水塘,河道水线上下 1 尺左右的岸上和水中;或山丘型地区(光壳钉螺)的小溪、山涧、水田、河道及草滩处。聚集性分布。钉螺多在春季产卵,幼螺孵出高峰在温暖多雨的 4-6 月份。钉螺主要摄食腐败的植物,也摄食原生动物、藻类、苔藓和草本种子植物等尾蚴 童虫 成虫 虫卵(水) (皮下静脉) (肠系膜静脉) (肝、肠壁)生活史要点终末宿主是人,牛是重要的保虫宿主。感染期是尾蚴,感染方式为经皮肤。体内移行:皮下 V右心肺左心体循环肠系膜 A毛细血管肠系膜 V门 V肠系膜 V。成虫寄生部位是肠系膜静脉。虫卵沉积于肝脏和

6、结肠壁。 异位寄生最常见的器官是肺和脑从感染到成熟产卵约 24 天致病 PATHOGENESIS -主要致病阶段是虫卵尾蚴 可引起皮炎。童虫 血管炎/栓塞/破裂/侵润/ 出血。成虫 可致肠系膜静脉内膜炎及周围炎,有时引起肾损害(III 型超敏反应) 。 虫卵 沉淀于肝及结肠壁等组织引起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虫卵致病机理卵内毛蚴分泌可溶性卵抗原(SEA),刺激 T 淋巴细胞,使其致敏。当致敏的 T 细胞再次受到抗原(SEA)刺激后,T 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并吸引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酸性粒细胞及纤维细胞等聚集到虫卵周围而形成虫卵肉芽肿(IV 型超敏反应)。病理变化- 病变部位主要

7、是肝脏和结肠壁肝脏: (门静脉分支末端)肉芽肿 - 纤维化- 肝纤维化、干线型肝硬化。结肠壁: (横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壁)虫卵肉芽肿 - 嗜酸性脓肿 - 溃疡 - 瘢疤 - 肠壁增厚 - 肠腔狭窄。 临床分型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发烧、腹痛、腹泻、粘液血便、肝肿大、干咳、哮喘等。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腹痛/腹泻/ 痢疾(间歇) 、肝脾肿大、结肠壁增厚等。多无明显症状。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门脉高压、脾脏明显肿大,甚至消化道出血、肝昏迷。侏儒症(儿童) 。异位血吸虫病:异位寄生和异位损害(肺和脑) 。血吸虫感染的免疫抗原特点:复杂(共同抗原/特异性抗原) ;表面抗原(靶抗原)/ 排泄分泌抗原(

8、循环抗原- 免疫病理 /检测抗原)/肠相关抗原(成虫肠细胞)/部分结构蛋白等可以诱发宿主保护性免疫;免疫特点:伴随免疫(反复感染是获得保护性免疫的前提和基础) ;杀虫机制:ADCC(IgG/IgE-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童虫-皮肤和肺)血吸虫的免疫逃避封闭抗体假说(卵抗原童虫抗原)抗原伪装假说(宿主成分包被)抗原模拟假说(同源的基因序列)表面受体假说(童虫有 IgG Fc 受体)表膜改变(表膜迅速脱落血吸虫疫苗血吸虫疫苗的研究经历了虫源性疫苗(死疫苗/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多肽抗原疫苗 、核酸疫苗或鸡尾酒疫苗 核酸疫苗具有制备简单、生产快、成本低、免疫效果好、稳定性好

9、、便于运输储藏,同时容易制备多价或鸡尾酒疫苗。六个有希望的候选疫苗分子(基因)- 97kDa 的副肌球蛋白( Sm97/Sj97)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磷酸丙糖异构酶(TPI),IrV-5,MAP4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实验诊断 DIAGNOSIS病原学诊断 A. 粪便直接涂片法B.粪便水洗沉淀法C.毛蚴孵化法:常与粪便水洗沉淀法结合。D.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免疫学诊断: 环卵沉淀试验最常用,也可使用尾蚴膜试验、IHA 及 ELISA 试验检测抗体:常用环卵沉淀实验、ELISA、IHA、快速试纸法等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适合现场查病使用。但检测抗体不能区分

10、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有假阳性。循环抗原检测: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 ELISA。敏感性 60-81%。诊断及疗效考核流行 Prevalent地理分布 曾经分布于长江领域及其以南 12 省市区。已有 5 个达到了消灭标准(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和上海) 。全国现症病人 32 万。流行环节(1)传染源:人、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其中患者及病牛最主要。台湾有日本血吸虫动物株,主要感染犬,尾蚴侵入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 (2)传播途径:粪便入水、水中钉螺存在、人群接触疫水是 3 个重要环节。(3)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流行区,人群对血吸虫再感染的感染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前者

11、决定能否流行,后者决定能否被控制。前者指钉螺孳生相关的地理、气温、雨量、水质、土壤、植被等。后者涉及制度、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农田水利建设、人口流动等。流行区类型 流行病学特点+钉螺孳生地地理环境。(1)水网型(平原水网型):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区,钉螺随网状水系而分布,人群感染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而感染。(2)湖沼型(江湖洲滩型):湘鄂赣皖苏,为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地区(钉螺面积 82%)(3)山丘型:四川云南的山区,钉螺沿水系分布,以山峰为界。防治难度大。按流行程度的分类 以行政村为单位,根据居民粪检阳性率划分流行区:(1)一类地区:10%(2)二类地区: 5%, 10%

12、(3)三类地区: 1%, 5%(4)四类地区: 1%(传播控制地区)(5)五类地区:连续 5 年未发现在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畜,也未发现阳性钉螺(传播阻断地区)防治原则 PREVENTION AND CURE-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传染源,普查普治病人、带虫者及病畜,治疗药物选用吡喹酮。管理水源和粪便,防止粪便污染水体,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钉螺要因地制宜,可用土埋、围垦、火烧、兴修水利及药物杀螺等方法。保护易感者,宣教引导避免接触疫水及防护药物的使用。 治疗 - 吡喹酮急性期:10mg/kg Tid4d慢性期:总量 60mg/kg,分 2d 服用晚期:剂量酌减,疗程延长。人群化疗措施分为全民

13、化疗、选择性化疗和高危人群化疗 3 种。根据当地流行程度,因地制宜。切断传播途径灭螺 关键。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改变钉螺孳生地的环境及局部地区配合使用灭螺药物(氯硝柳胺 -WHO) 。不易消灭钉螺地区建立安全带,即人畜常到地带反复灭螺。粪便管理 重要环节。常用粪、尿混合贮存灭卵。安全供水 建立安全供水设施,避免水体污染。家庭用水要加温(60 度)杀灭尾蚴,也可使用漂白粉、碘酊、氯硝柳胺等杀灭尾蚴。保护易感者加强健康教育,引导群众改变自己行为和生产生活方式。难于避免接触疫水者,要穿专用服装或涂防护药物。如穿长筒胶靴、经过氯硝柳胺浸泡过的防护衣或涂搽苯二甲酸二丁酯油膏等防护药。对已经接

14、触疫水者,在第 7-10 天服用青蒿琥酯(成人每次 300mg,儿童按照6mg/kg 体重计算,以后每周 1 次,离开疫水后加服 1 次) ,可达早期治疗目的。必须熟悉的几个法规及标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463 号 2006 )血吸虫病诊断标准 (WS261-2006) 20062015 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生活史 LIFE CYCLE外界的发育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粪) (水) (第一中宿主) (水) (第二中宿主 )在人体内发育囊蚴 童虫 成虫(鱼、虾)

15、(十二指肠) (肝内胆管) 致病 PATHOGENESIS成虫寄生次级胆管破坏胆管上皮和黏膜下血管,以血液为食;虫体堵塞胆管;分泌物/代谢物/刺激,导致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胆管扩张/上皮增生、增厚/狭窄/堵塞胆管炎、胆囊炎、黄疸;严重时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也可有结石。临床表现急性期:大多症状不明显,重者有发热、腹痛、腹账、纳差、无力、肝痛;慢性期:多,慢性肝病表现;儿童较重,死亡率高,可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征、浮肿、肝大、发育障碍,甚至侏儒症。诊断 DIAGNOSIS病原学诊断可选用粪便直接涂片法、十二指肠引流法查虫卵。免疫学检查可用皮试、IHA 及 ELISA 试验。流行主要分布于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我国除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外有 25 个省区市有流行,尤其以广东流行最为严重,可达 16.42%的感染率感染者达 1400 多万防治原则 PREVENTION AND CURE治疗首选吡喹酮。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勿吃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进入鱼塘或池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