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6741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doc22222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谈我的恩师崔喜元图为“晋剧泰斗”丁大师八大弟子及部分嘉宾合影留念(第一排右数第二位是我师崔老先生)崔喜元老师是“晋剧泰斗”丁果仙的业余弟子,他的唱腔稳健、大气,咬字清晰,吐字铿锵有力,高低并用,行腔婉转,声情并茂,尤其丁派韵味浓郁。正如刘巨才和谢玉辉点评的那样,他演唱的是原汁原味的丁派唱腔;的确他唱的全都是丁果仙的老式唱腔,只有从他的唱腔中才能体会到丁果仙大师那苍2劲绵长的韵味,只有从他的发音吐字中才能品味丁果仙唱腔中的点点滴滴。弟子心中的崔师父说起我的恩师崔老先生可谓说是晋剧票友中的一位代表人物。我曾在李春芳老师编著的梨园故事一书中看过崔先生的介绍,说其曾当过丁大师的司机,后来又不断地向

2、丁果仙先生学习求教,可谓说是一位未正式入门的弟子或学生吧。在2014 年 7 月 6 日百家戏苑举行晋剧丁派发展回顾暨演唱会现场崔老师演唱了两段,均是屈原的唱段,这也是整个演唱会中唯一一个返场的节目。他今年八十有三,底气十足,满工满调,可谓说是丁味十足。单单从这两段的演唱来看,我个人感觉其韵味并不比别的正式弟子差,相反,韵味似乎比别的弟子们更纯正一些,自己似乎感受到了那种老唱片的味道。丁果仙先生的众多弟子与先生学艺多在青年,后来其师仙逝之后,更多的凭着自己的努力以及悟性,这中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个人自己的风格,而崔老先生,很少登台演唱,用他自己的话3说只是一个晋剧爱好着,常唱的也只是丁大师指点过的

3、段子,所以丁派韵味更加纯正一些,与丁师更相似一些,这也是有理由的。那当然,与其师似与不似,并非是评价艺术的唯一标准,但崔老师的演唱至少还原了丁果仙大师一些东西,为此,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的尊敬的。(这一段是王记者写的。不过他正好写出了我的心声谢过了)崔老师虽只是一位戏曲爱好者,但能用唱腔把剧中人的内心演的淋漓尽致,我不妨举几个例子,如:江夏县站在公堂上中的“他那奴才今天清晨返回衙前”在处理“衙前”两个字上采用颤音将一位父亲内心的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如:卖画劈门中的白茂林,在唱“要抢霸我凤栾娇娃”的紧打慢唱时,他语调和缓哀怨但又不失美感。不愧是丁家传人;又如:双罗衫 “详状”道白中是我方才打茶

4、进去,观见大人手捧一纸冤状;好象当年黄天荡七里路杀官劫财的状子,4我想此事可多多有了几载,说什么今天才将它发作了,说什么发作了,这是天要睁眼,哎呀呀,把你个老冤死的,这是什么地方,竟敢在此大声吆叫,若还大人听见恐怕与你不大稳便哪,说什么与我不大稳便,我是说这个道姑,这南京地面,有的是都察掌院、四大部厅,那座衙门你也告他不下?偏偏告在这座衙门,你将他家爹爹告下,他岂能轻轻的容你,5哼哼,哎,说什么轻轻的容他,这真是己不害人,人不谋咱,咱若害人,人必然要除你。如有机会请大家听一听崔师的道白。感受一下“千斤道白四两唱”的功力及分量。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他身上二性以及跺板没有重复的,每个人

5、物每个唱段处理方法都不同,真让人美不胜收,所以丁派艺术真是很难学好的啊!戏迷眼中的崔师傅(来源王培宾_新浪博客)说起崔喜元老先生,太原的大多戏迷都认识,是个热情开朗的老者,头发不太多,看的得很富态,脸上有对酒窝,总是笑容可掬。一说起丁派来是滔滔不绝,我对他也不太熟悉,只是从我所见所知的点滴中搜索他对丁派艺术的热爱之情。 6“老崔,快点儿,就等你了!”循声望去,一个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快步走来。他就是太原戏迷圈里颇有名气的崔喜元老先生,今年 78 岁高龄,脸上有对酒窝,总是笑容可掬。“他可是太原的十大名票啊!”“普通人中的大明星!”戏迷们这样介绍着崔老先生。崔老一上场,几句专业的主持词,让场

6、上立刻热闹起来。凭借天生的好嗓子以及对晋剧的热爱,又是丁果仙大师的业余弟子,崔老多次参加过梨园春超级票友走进大戏台等节目,在戏迷圈里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老年人,都是自娱自乐呢。”崔老笑着说,戏如人生啊,唱戏也能增加人生阅历,既要了解历史,又要进入角色,才能唱好。“锵锵彩锵锵彩”琴声响起,穿着宽腿裤、老头衫的崔老立刻就不一样了,身板挺拔刚毅了许多,表情凝重、目光深远,还真有些霸王的感觉。7曾记得在 2003 年的时候,早就听说太原有许多票班自娱自乐,却不知他们在哪演出,有一次我骑车路经坞城村的时候,听见一个小层二楼上传来了戏曲锣鼓的声音,也不知是什么活动,那时候咱们看戏怕人笑话,对戏曲也不是很

7、了解,所以没有贸然去看。回去和同乡人一说,过去看看何妨,因为看戏的年青人不多,而且存在隔阂,所以双方都有点异样的感觉。原来这是坞城村的戏迷爱好者组织的,来唱的有附近票班的前来捧场,他们活动大多是你二四六,我一三五,这样错开,大家活动的时间就长了。这个票班的组织者是原村里的书记,个头不高,很倔,每次都唱二进宫,他演徐千岁。有个中年妇女,青衣唱的不错,能唱大堂,唱功可以。其他则参差不齐,反正大家爱好吗。有一次来了个胖老头,坐在那给他们说戏,说:“丁果仙如何如何,唱腔怎样,还有“十四红”等等”,我在村里听老人说过,也只不过说的老是那几个故事,第一次听到这种内部资料,我就一直听他说下去,他接着说道“丁

8、果仙的一出戏详状,尤其是徐继祖在盘问姚大的一场。丁果仙在这段里有大段的道白,唱戏吗讲究千斤念白四两唱。这8段中更显功力,既要表达姚大惊恐不安的表情,又要表现姚大极力掩饰自我的情形,这通道白精彩激烈,突出人物内心的世界,演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力”。这戏我也是头一次听他分析,我们现在只有从录音资料中去体会大师的风采。据崔老讲“丁果仙在这一场中,台下鸦雀无声,道白完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谢幕的时候,观众强烈要求再来一遍,可以想象当时是如何的轰动场面”。我从旁人中打听到据说他给丁大师开过车,后来很少碰见了。过了一年这里的票班已搬了地方,也不知去哪看,听说迎泽公园西门晋剧表演艺术家马玉楼星期天去为大家清唱,我

9、就赶了过去,值得庆幸是正好有马玉楼老师清唱。原来这里拉胡胡的是王爱爱以前的琴师张步兴先生,他拉的音色特好,尤其是花腔流水板,如疾风骤雨,音质华丽流畅。主持人正是崔喜元老先生,看的人还真不少,大多是老年人。每个二四六来这义务演出,有晋剧院的王顺兰老师(是金世耀爱人,金小毅的母亲),韩英(武云全爱人),还有个人称“小五台”的张月9梅,还有晋剧院的其他演员有时来了客串。大家自娱自乐,很是开心。2004 年的时候,这里看的人不断增加,电视台有时也过来采访。有一段时期崔喜元老先生亲自驱车去饮马河把武忠、阎慧贞、白桂英老师请过来,加上省晋剧院的马玉楼、刘宝俊老师,这里成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演出一浪漫高过一浪

10、。戏迷们奔走相告。往往事情从高潮就会走到低潮。因为他们内部有些意见分歧,崔喜元退出了这个团体,接下来几天来的人不多了,看的也不带劲了。虽然过了一段崔喜元来过几次,但是这里元气大伤,没有以前轰动的效应了。也就是这个低潮时期,造就了如今饮马河的崛起。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后来在饮马河的邀请下,崔老倒戈来到这里,加之这里有白桂英、武忠、阎慧贞、张学爱、赵吉祥、霍更新的加盟,这里的演出吸引了更多的戏迷,而且这里的戏迷比迎泽公园年轻化一些,也有些素质不错的戏迷。崔老经常会从家里大马赶到这里参加演出,显然这里他已不属于“主要领导人”,只是顾问列席代表了。不过他兴致也很高。又听他唱了丁果仙的屈10原,味道确实差

11、不多。开始这里的琴师是张步昌(张步兴家弟弟),拉的不错,后来换了牛巧珍老师(她常年随李月仙演出,是马玉楼公公田九云的学生,参加过乐理培训,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她来了以后,大家都说牛老师拉的随腔,能和演员配合好。崔老师第一次和她合作的是丁果仙的老段子教子,这个段子大家现在唱的都是孙昌老师的版本了,这段现在很少人会唱了,他惟妙惟肖的唱完这段后向牛巧珍老师拱手道谢,因为这段很少人能拉的好了,因为唱腔和现在的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琴师都是拉不来。以后他也偶尔来唱唱,大多唱的是走山,你们仔细听下这段是不是和丁大师的有点神信似呢?以后他又在梨园春、超级票友、走进大戏台参加过几次比赛,也获得了各种奖项。同时也让

12、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听到了丁果仙大师的遗韵。电台裴荣采访他问道:“你这么大年纪,精神很好,有什么秘决”他说:“一个字傻,学会傻,你就会快乐,不会计较许多事情,对任何事都是平静对待,还有个良好的爱好,这样11你的心情就会舒畅愉快了”。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一个爱好,傻傻的在学,傻傻的在唱,人就是这样,不必计较太多。梨园春赴澳之星中的崔先生 (来源:河南电视网)能在悉尼大剧院里放声演唱精选的戏曲段子,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是所有参加“梨园春赴澳之星”活动选手的梦想。1273 岁的崔喜元是 20 强中年纪最大的选手,他是“晋剧泰斗”丁果仙的弟子,人称“山西第一票”,曾多次获得省级奖项。提起戏剧,崔老说:“戏曲能够真实地记录和传承历史。”崔老虽不是专业演员,却唱了一辈子的戏,“ 即使到了我这个年龄,想到能让外国人听到咱普通中国人在他们地盘上唱的戏,还是有点儿激动。” 最后祝:崔师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要听原汁原味的丁派唱腔请找崔老资料整理:武志萍2014 年 8 月 16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