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45166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两学一做的先进事例“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用生命回应乡亲期盼“需要他帮忙,他随叫随到”,“他有文化、有主见,村里人遇到难事儿都找他”。在村民眼中,共产党员胡*是个有担当、热心肠、点子多的人。如今,提起他,村民们除了由衷地赞叹,更多了份沉甸甸的惋惜。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胡*生前是陕西省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的文书、青龙组组长。20*年6月28日,陕南遭受特大洪灾,为保护通村公路和农田,他奋不顾身地挪开堵住涵洞的树木,不幸被洪流卷走后下落不明。那天清晨,暴雨如注。一阵又一阵的雷声惊醒了在家休息的胡*,也打在西江村村民心上。三面环山、坡陡沟深的西江村,每逢暴雨就有爆发山洪的危险。此时,胡

2、*的妻子田*不在村里,于是她打电话叮咛他注意安全。她知道,每逢暴雨,胡*都要挨家挨户排查险情。电话里,胡*告诉她,附近四户人家他已经去过了,自家老房的土墙出盖上了塑料布,正准备赶往张富荣家帮忙。张富荣家紧挨着青龙堰堰渠。眼见家里涌进的洪水快淹过小腿肚子了,情急之下他急忙打电话向胡*求助。张富荣的子女常年在城里打工,家里只剩他和老伴两人,有困难找胡*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注意安全,带上安全帽,再找俩人帮你!”妻子田*电话里叮嘱着。电话那头,胡*匆匆应着“知道了”。谁知,这三个字竟成了胡*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雨越下越大,天色也愈加昏暗。胡*打电话叫来村民朱以鹏和李长红,一起奔向张富荣家。途径蔡家河

3、坎时,他们见路面下的涵洞被一棵树堵住,呼啸的山洪夺路而过,几乎没过他们三人的大腿。“在水里站都站不稳,雨大得看不清路。”回忆起那天的惊险,李长红仍是心有第 2 页余悸。蔡家河坎下面是通村公路、农田和村民的烟叶烤房,不及时疏通涵洞,肆虐的洪水便会将这些毁于一旦。朱以鹏和李长红赶忙用力推树干,见树干纹丝不动便去搬石头做墙,想把路上的水引进渠道。眼看这一招不灵,胡*情急之下一个健步冲上去,用肩膀抵住树干,尽力抬起。树干突然松动,洪水困兽般从涵洞口奔涌而去。强大的吸力瞬间将胡*卷进落差足足有70多米的涵洞外的山谷河道。见此情景,朱以鹏、李长红立即沿河道追去,一路追到江西大河,始终未见胡*的踪影。此后几

4、天里,当地政府组织群众400多人次,沿事发地河道反复搜寻,也没能找到危急时刻与洪水搏斗的胡*的身影。“这么好的村干部,说不见就不见了,太难接受了,我这心里像压着块大石头。”朱以鹏说。群众需要,他随叫随到在西江村人的记忆里,个头不高的胡*话不多,却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装着各种材料和公章的黑色挎包总是鼓鼓的,走起路来挎包在身上一搭一搭。1973年出生的胡*24岁入党,两次当选村“两委”委员,担任村文书兼青龙组组长。20*年的选举,256名选民中240多票投了胡*。大伙都说:“相信*能给大家办好事。”“*脾气好、点子多,村里两家人闹了别扭,只要他来调解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字写得好,几乎

5、家家户户都找他代写过申请、填过表格。”“*心里有我们,只要有需要,他随叫随到。”在碑坝中心卫生院工作多年的朱以涛是胡*的老熟人。“每回来镇上,他的摩托车就没空过,不是帮忙带人就是帮着捎货。”朱以涛说,有一次还救了村里老人张维成一命。那是20*年的一天中午,朱以涛正准备离开医院,远远看到胡*骑着摩托向医院驶来。还没等车子停稳,胡*就喊:朱大夫,快来帮张维成!朱以涛这才看清,胡*身后坐着张维成,还有一根绳子将两人拴在一起。原第 3 页来,那天胡*在坡上打核桃时,发现独居的张维成家没炊烟,担心他出事,就放下手里的活推开张维成老人的家门,看见张维成正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胡*赶紧把他抱上摩托车,怕老人坐

6、不稳,又找来根绳子把老人捆在自己的腰间。“再晚半天,张维成的膀胱就可能破裂,有生命危险了。”朱以涛说。随后的一周,胡*每天接送张维成到医院治疗,直到痊愈。脱贫路上,他敢想善为地处秦巴山腹地的青龙村村民小组,是西江村最边远的一个高山小组。山地贫瘠,经济基础薄弱,有的村民穷得连理发的钱都掏不起,家里经常多日不闻荤腥。1999年,碑坝镇引进烤烟生产项目,敢想敢做的胡*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4亩烤烟地,一季3000多元的纯收入,一下子让胡*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尝到甜头的他开始发动组里其他人种烤烟。不会技术的,胡*手把手给教;没有资金的,胡*先行垫付;没有烤烟炉的,胡*把自家的借给他。有一次,为了帮组

7、员杨涛选苗,胡*顾不得自家的田地,烟苗被晒死一批,损失了上万元。至今提起这件事,杨涛语气里仍充满歉意,可当时胡*没一句怨言。如今,胡*帮扶的7户村民中,每年种烤烟160亩以上,产值80余万,家家脱了贫。朱以鹏和杨涛家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上热心助人,工作中一丝不苟,自己家的日子过得红火,村上的事照顾得也好。”西江村支书王凤武说。胡*走了,留下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家庭重担全落在妻子田*身上。村民们惦记着胡*的好,自发地给胡*家捐了3万多元。到了烤烟收获的季节,大伙又不约而同来到胡*家的烟叶地里、烤烟炉前,帮田*收割、烘烤、装车。“没有乡亲们的帮助,今年的烟叶会烂到地里。”田*心

8、里充满感激。可村民们说,他们只是做了胡*生前经常做的事。第 4 页篇二: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一路汗水一路歌。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一路汗水一路歌第二组张*,2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年参加工作,现任教于*路第二小学。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张老师能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老师能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服从工作安排,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一、关爱学生,以德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

9、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小学的孩子,还是很天真、单纯的,他们没有多么邪恶的心灵,犯的错误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甚至还有很多是让你哭笑不得的。所以,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张老师一般都会深入了解原因,再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不会惧怕,又懂得做人的道理。曾经,有家长找过来,说自己孩子从家里偷偷地拿钱,到学校给了其他同学。这里面透漏出来的信息太多了。张老师经过调查才知道,这个孩子平时比较内向,他想和其他同学玩,就想出了用钱“收买”大家的法子,还请大家吃饭,其他孩子也欣然接受。孩子多单纯啊,心情

10、可以理解,但是做法不能同意。经过老师和孩子谈话后,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首先自己偷拿家长的钱不对;其次,物质换来的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再次,自己的方法不对,可以通过共同的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他的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用不和同学玩来要求别人做第 5 页任何事;不明来历的礼物、钱财不能要;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显然他们也不想让家长知道自己的这些事情,所以经过协商后大家一致决定,此次事件张老师暂时不通报给家长,但是他们得拿出自己平时攒的零花钱还给那位同学。本次事件张老师没有严厉批评任何一个同学,而是通过讨论、协商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隐私,又让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

11、知道如何正确的做人做事。德育工作得到家长、学生好评。二、为人师表,做好榜样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光辉的职业,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对学生思想、人格、生活、学习等的教育工作,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作为班主任,责任更是重大。班主任工作不同于别的工作,“身教”甚于“言传”,班主任是学生们的标杆,所以张老师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学习模范。学生劳动时,张老师都跟着一起劳动,学生做不到的张老师上,学生不愿意做的张老师做,在劳动的过程中交给他们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乐于干,同时也学会了技能,张老师和学生一起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再如,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早退,老师首先要做到,

12、学校八点上课,张老师基本都在七点半左右到校,除了用笑脸迎接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看到张老师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要他们做的老师也做了,而且比他们做得更好。张老师用自己认真、严谨的作风去影响着孩子们,用自己淳朴、真诚的言行来引领提高学生的成长。三、严谨治学,提高效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张老师平时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教学上更第 6 页是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她先后参加区各种教师培训、教材培训,聆听专家报告,思考教材编写意图,大胆将改革的想法付诸行动。上花钟一课时,张老师多方面搜集资料、图片、音

13、乐,给学生直接的感受,了解更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开放的花,学生积极性特别高。在日常教学中,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补缺补差,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路汗水一路歌,张老师用自己平凡的工作见证了一名教师对教育的执着,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篇三:“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军人气质赤子情怀。“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军人气质赤子情怀从林芝市区出发,经过10个小时、536公里的长途跋涉,位于藏东南边境的察隅县城终于出现在面前就是这条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自20*年7月从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办

14、事处到察隅任县委常务副书记起,援藏干部王*已先后走了70多趟。3年援藏,军人出身的王*,以雷厉风行、迎难而上的实干精神,心系群众、建设边疆的赤子情怀,赢得了察隅县干部群众的敬重。长途跋涉,实地勘察,确定21个计划内援藏项目,真正让村民受益篇四:两学一做。“两学一做”重在“学”上下功夫“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不是一阵风、一次活动,而是经常化、持续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作为从严治党向基层的一个延伸,它的开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第 7 页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重大作用。“两学一

15、做”的基础在于“学”,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点要在“学”上下功夫。“学”,是学习内容,需要深挖,需要延伸,需要整合学习资源,将“系列讲话”纳入其中,将践行党的科学理论的先进事例纳入其中,挖掘其中深刻内涵,以先进的人物事迹,教育引导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学”,是学习载体,需要拓宽,需要结合实际,为每个党员量身制定学习方案。对于年龄偏小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手机微信平台学习,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习惯当中,把“朋友圈”变成学习教育的前沿阵地;对于年龄偏大的党员,可以通过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等学习方式,用他们喜欢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学习。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学习教育,才能将“两学一做”渗透到每个党员的心中,落实到实际行动。“学”,是学习效果,目的是“做”。“学”就要“学以致用”,学而不用,等于不学。无论是“学党章党规”、还是“学系列讲话”,如果不能与“做合格党员”联系起来学,不能将学习的成果最后体现在“做合格党员”上,那么,这样的学习教育,就只能是“一阵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