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4961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的综合认知观点周星文本转化与价值判定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思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周星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们鼓掌欢呼,而他的小说创作及早就成为影视创作的改编对象。我对于文学的影视改编历来有自己的认知也在不同场合发表过见解,去年年中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张玉霞副教授著作从镜之像到灯之影中国代际导演的文学改编史论做了上万字的序言,集中汇集自己的见解,最近收到出版书,读起来还依稀看到思考的状态文本转化与价值判定关于文学的影视改编思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周星本书专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并且站在历时态的观照中评判改编的文化意义,将代际导演的文学改编作为

2、考察线索,突出了文本转化在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价值判断。作者的研究在近年是较少见及的文学和影视改编的探究专著,研究的稀罕性值得推崇。实际上,这一论题缺少集中性研究,却不是少见的现象。在 2011 底到 2012 年初的影视评论现象中,关于电影大片金陵十三钗的得失谈论,显然都关涉影视的文学改编话题,人们对于原著给予电影的有益影响和电影是不是减损了原著的趣味等等的认知,触及了文学与影视的微妙关系。而 2012 年关于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像改编批评,也不断牵连文学名著的影像表现的得失。显然,研究文学和影视改编,是影视创作从剧作到基本构架都回避不了的必要命题。本书主题是文学和电影改编,但由于文学改编和电影

3、电视都密不可分,连带而论自有必要。而且,当下的时代文化趋势已经从电影电视进入新媒体展现阶段,从书籍阅读到影像阅读,书籍文化的顶峰已经实现,影像的社会凸显明确,而新媒体的影像的声画共感、互动交融已经不可阻挡,文学改编必然延伸至互联网以失恋 33 天为代表的互联网小说的影视改编也渐成趋势。由此,阅读本书的感想也就宽泛的涉及影视乃至于互联网影像。于是姑妄在阅读基础上展开我的所感和分析。整体而论,本书全面阐释文学和电影的改编关系,在历史梳理和文化艺术判断上自有其研究所得,在我看来,文学和影视是相互独立而相互影响关系,无论文学支持了影视的创作还是文学书因为影视热播而成书,无论是文学创作人羡慕影视的受众广

4、泛,还是影视依然需要站在文学的肩膀上构筑自身的综合性表现,时代变迁和大众趣味成为判别文学影视之间不可缺少的观照因素。以往我们理解的影视和文学都是剧作意义上的主次重要性关系,以及对话的味道、片名的雅俗等等。但其实,文学和影视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已经是本质相融、相互簇拥的关系。就传统理解而言,文学和影视的密切乃至于先后关系不容置疑。没有文学的影视难以想象。但二十多年前关于电影丢开文学戏剧拐杖、电影自身语言的重要性讨论,开启了影视和文学分庭抗礼的先声。2011 年,在中国的学科体系中,一直依附在文学门类中的艺术自立门户成为平起平坐的“艺术学类” ,几乎历经 30 年而最终将从整体上认定了包括影视在内的艺

5、术独立性的存在现实。所以时至今日,也许可以说,我们到了确认影视和文学更为平等关系,和应当讨论彼此之间在当下文化背景中的新型密切关系的时候了。当下的文学似乎在大众眼中并没有了以往风靡吃香的骄傲,影视成为新贵而更为大众所青睐。但其实不是简单的时过境迁而是单纯的阅读年代被图像时代所冲击而已。2009 年中国出版产值达到万亿人民币,在文化产业中一支独大,说明阅读时代的传统背景还庞大无比,但同样的事实也显然,即影视更为显赫诱人而书籍文字阅读的比重下降是明显趋势。所以,站在影视发展基点上谈论文学价值,和在文学发展的基点上谈论影视意义,都是具有时代需要的认识。但我们越来越遭遇悠长历史的文学和相比短暂却时兴的

6、影视之间的是非问题,而其实它们终究是难以割舍本质关系。不断听到剧作家的抱怨,批评提及影视获奖作品之中对于剧作者的不公待遇上,抱怨影视忽略剧作,但似乎不见很奏效,这其实显示了一些问题。在影视行业内,剧作地位一直比较尴尬。但影视自是导演主宰的行业,呈现在于其非书面的阅读而是影视语言。文学和影视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是内在实力支撑和外在呈现的关系,如同主持人风光一时,但后面的编导却不以为然,因为都是他们的撰述和主宰。如同演员在大众心目中就是喜好的全部,但剧组也更把导演摄影放在更高的位置。编剧之于影视的不满是放大了内在支撑,但剥离表层显露钢筋铁架,或者说把个人表达的文学覆盖在作为群体创作呈现的影视上。影视实

7、施上是具有影像视听特色的表现形态;自然本质上没有剧作文学支撑难以实现经典的实现;但市场和大众文化已经转移为群体视觉奇观而非个体内心咀嚼津津乐道的时代。不是要文学服膺于浮华,而是影视就是具有内在吸纳文学而表现为图像时代的特点。剧作重要却不能返回文学单打独斗显示唯一,而大众市场功利性也更多关注外在也是事实。延伸而言,不能不提到特例:张艺谋“三枪”与“山楂树之恋”启示。张艺谋的创作充分显示了文学经典性和影视现代性之间的不可分离。无论是红高粱 、 大红灯笼高高挂 、还是秋菊打官司 、 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再聪明也难以摆脱文学给予的精神支撑。文学的涵养和人生观察的细致、思维构架的情感逻辑等等,都影响着影

8、像构造的厚重可能,也成为影像具有内涵力的支持,文学和影像相得益彰的局面是有一种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但一当以为可以将大众喧嚣摆布在影像中就能势不可挡,于是“三枪”的市场得势与大众恶语相向也就不可避免。不是大众势利,既蜂拥而至又鄙视至极,而是忽视了表里的关系。这一方面说明影视和文学的依存重要性,其实还说明在文学和影视的共同性上都是在艺术情感上能否动人,文学的优势一当发挥,影视的动人性便高涨一步。艺术精神和文学的本质一当丧失,影视可能悦众却不能悦心的规律便起着作用。 山楂树之恋的动人再一次说明这一关系。当然,文学原著对于影视改编的非议也再一次呼应了编剧个人钟爱和大众影像之间的天然差距。也许张艺谋

9、过于经典,但拿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也会有不少启示:好导演、好原作、好编剧之间完成了一个动人的影像(非故事) 。当文学如张艺谋般吸纳时,剧作的故事的坚实已经确立,当电影编剧(苏小卫)给予影像思维的改造处理时,影像的扣动人心也得到保证,而好导演实施全面的视听呈现时,观赏的震撼性就最终完成,在这里打动人的不是山崩地裂的外在,而是烘托出 32 年的精神纠葛,那婆婆和媳妇之间对于孩子归属的处理令人揪心而动人解决、那养父撕心裂肺的压抑呼喊、那母亲跪下的忏悔等等,都是情感爆发的瞬间却难以隔离开文学的积淀和影像语言的撞击。文学功底的支撑对于影视而言如此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已经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与“视听感”的交

10、融。上述拉杂叙谈都涉及了文学与影视的牵连关系,但还是要强调文学的意义:压抑文学或者试图依附影视,如同看低影视敌视读图时代,都是难以凸显文学意义的。文学对于精神价值的保存具有独特意义,文学的独立性需要坚持,人文慰藉更为重要。文学和影视都可能做到,对于古典意义而言文学更为久远,而对于新一代人们而言,让影视担当更为迫切。认同影视需要坚持自身的独特性,这才能各自显示价值也才能成为相互护佑的对象。文学的缺憾固然使得影视感染力受到制约,但文学自身屈就世俗和趋近影视大众化才是文学的根本危险,而影视蛮横对于剧作和改编也对于影视的发展不利。中国的经典改编多触及文学原著与影视的关系。本书作者重在从史论角度分析电影

11、的文学改编,自有其梳理的线索,但我们不能不从文学经典即名著的影视改编来触及一些核心问题。文学的影视改编一般是有社会影响或者是文学经典的改编,这其实就是一个多文本出现后常见的一种生产传播状态,跨越文本的过程既是一个传播过程,也是一个阅读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阐释认定价值的过程。如果说,以往的改编更多在传播经典的意义上,那么,现在的改编则增多了重新确定价值、乃至于重新确认受众的意义。其实,这时的改编也越来越改变经典传播而成为文本传播了。鉴于此,取其中间意义,我们把现代规模化的改编谓之为名作改编传播。名作者,是按照现代大众社会传播法则的受众名作,未必就是公认的传世之作、却可能是大众阅读和审看的热点

12、对象。当下的大众文化上,现代大众媒介的影视名作的改编显然具有商业市场的目标性,因为影视改编既具有文本跨度大又具有现代传播典型特色。影视艺术是以影像语言讲述故事塑造形象的艺术形态,它自身的传播要求和受众需要,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文字阅读。但人们越来越发现,借助文学名作加以影像表现的影视作品改编剧却轰轰烈烈,近几年来关于四大古典名著再一次改编被炒得沸沸扬扬,现当代名闻遐迩的文学创作,如铁道游击队 、敌后武工队 、 小兵张嘎 、 红旗谱 、 野火春风斗古城 、 51 号兵站 、 青春之歌 、冰山上的来客等等,都被着急的改编者演变为影视对象,显示着盛大的名作改编兴旺现象。诸多现代名著的改编蔚为大观,形成影

13、视创作或者操作的现象,使得影视创作与改编大有琳琅满目的味道。中国影视创作在持续前行的路途中,一方面创作形态逐步丰富,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也相伴随着对于名作或经典创作的借鉴和风起云涌的改编热而在某种程度“复旧” ,名作改编、红色经典改编、乃至于影视经典的再改编等多样改编形态日渐普遍。影视呈现的复杂现象,促使人们思考需要放在矛盾对立的角度上来展开,即改编的盛大是可能保证影视质量的应有举措,但泛滥的改编却也隐藏着创作的危机。不能不注意,就宽泛意义而言,我们所涉及的经典名作已经不见得是常态意义的历经久远考验的“经典” ,有时就是和流行构成相互呼应相对应的历史对象。显然,历史积存是一种理

14、解意义上的经典,大众与学术交相肯定而成为经典是学术意义上经典,但有“前科”创作的原著有时也被认为是名著名作或者就是经典,所以现代改编者意念中值得改编的名作经典含义未必相同。无论如何,学术意义上的经典当然是具有高深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并且具有时代召唤力的创作。影视改编以往更多器重这样的经典,但现在却更多兼顾大众阅读热点的名作。不管怎样,名作经典改编已经成为近几年影视创作的突出现象,渐成潮流的后面是时代选择与趣味转变的显示,在经典改编后面显示了改编问题的多层面矛盾选择的现象,也由此可以发现潮流之要与其中的问题。探究改编的学理,有许多方面值得展开分析。一是名作改编的正与负因素判断:是希望借助上台

15、阶还是创作贫乏?二是名作改编内与外原因:是艺术驱动力还是商业卖点?三是名作改编的守与创分寸把握:是保持原作精神实质还是注重创作个性?首先是名作改编的正与负因素判断。任何现象的消长都有背后的原因,名作经典改编热潮其实包括了正负因素,在名作改编兴旺时要看到至少折射两个事实:一是“缺失”之负面:即创作界难咎其责的创作(原创)的某种贫乏现象。好的艺术创作并非是随意胡诌或胡乱编造就可以实现的,作为创意价值含量极高的创作,没有厚实的生活积累,缺乏熟练的艺术构造技能,难有博采众取的写作智慧,都不能够创作出夺人眼目的佳作来。由于时代浮躁风习和创作的某种急功近利,深入生活创作多成为美好的历史,而制作和编造成为一

16、些创作的通例或者某种时代通病。即便是没有范本改编,但转包创作、流水作业、利用枪手操作的秘密,都屡见不鲜。职业化创作的长处成为操作的通途,似乎得意却肯定会成为创作的死穴。所以,大众口味越来越高,而素材掘取越来越难的时候,创作的原创意义非同寻常,人们越不满意创作,急于获得大众青睐又无力给予满足,只能在已经有市场认可的名作中选取资源来补救。看到我们这一时代原创的稀罕是痛苦的事情,而改编名作兴旺的一面也显示了原创稀落弱点的另一面,这也是歌咏创作改编之余不能不警惕的事情。原创问题是创作的核心,只有建立在生生不息的创作动力基础上的改编才是创作之本,而创作的创造力无论是在改编借鉴还是自创都应该丰盈才是创作丰富的表现。 二是“得求”之正面:即转求成熟创作的借鉴需要,是创作改编还可以夸许的好现象,由于希望在创作中获得高的起点和好的效果,所以需要在他文本的原型中找到创作的促发点,或者是借鉴故事情节和手法来弥补自身操作的缺憾。由于经典或者名著的成熟艺术的积淀,和大众口耳相传的优势,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