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可以分为哪几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3696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止血药可以分为哪几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止血药可以分为哪几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止血药可以分为哪几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血药可以分为哪几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止血药可以分为哪几类?止血药是加速血液凝固和促使出血停止的药物。血管通透性及收缩功能、血小板数量及质量、凝血因子系统及抗凝系统是保持体内止血功能的三大要素,其中后者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连锁性酶反应的结果,有三个主要环节: 凝血酶原酶的形成;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形成后,又被纤维蛋白溶酶所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纤溶)是一种抗凝作用口凝血和纤溶两者是一种对立而统一的矛盾。纤溶是保证血液的正常流动性,而血液在创伤处凝固,促使出血停止,是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功能。【 分类及评价】 根据作用机制,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止血药可简要分为以下五类:1 作用于血管的药物卡巴克络(肾上腺色踪,安络血)和酚

2、磺乙胺(止血敏)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毛细血管端回缩而止血。酚磺乙胺还可增强血小板功能,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特发性紫瘫、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咯血、血尿等,对大量出血和动脉出血无效;垂体后叶含缩宫素(催产素)和加压素(抗利尿素),也可收缩血管而起止血作用,适用于支气管和肺出血、食管或胃底区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产后子宫出血,但本品耐受性差,可引起血压升高等多种不良反应,现已少用。2 维生素 K 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重要物质,其缺乏或活力降低时,可导致凝血因子 n 、珊、IX 或 X 合成障碍,影响凝血过

3、程而引起出血。主要用于:新生儿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和发育不良的婴儿);阻塞性黄疽、胆屡及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 K 缺乏;广谱抗生素致肠道内细菌合成维生素 K 减少或缺乏所致出血;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 K 相似,在体内可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醒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 K ,导致维生素 K 缺乏。天然的维生素Kl 和 KZ 为脂溶性,口服后必须依赖胆汁才能吸收,人工合成的维生素 K3 和凡为水溶性,口服可直接吸收,活性也较强。3 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抗纤溶药)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及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其中抗纤溶活性以氨甲环酸为最好,不良反应也最小。氨基己酸约 90 以原形

4、由尿排出,并可抑制尿激酶,可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栓塞,故禁用于肾功能不良和泌尿道手术,由于毒副作用较多现已少用。此类药物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此类药物对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高所致局部或全身的急慢性出血有良好疗效。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应慎用此类药物。对有冠心病、脑栓塞及血栓形成危险的高凝状态而出血的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见本章“氨甲环酸”。抑肤酶(a protinin )也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阻止纤维蛋白溶解所致的急性出血。适用于心脏手

5、术、肝移植、大血管手术、DIC 、血小板减少症、应用抗凝药和手术时间较长的高危出血患者,但其过敏反应限制了常规应用。4 血液制品对于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缺乏所致急性出血,应用血液制品或输血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如对血小板缺乏或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输新鲜血液或浓缩血小板;对甲型血友病、获得性珊因子缺乏症和血管性血友病可选用“人凝血因子珊”;对遗传性或严重肝损害所致纤维蛋白原合成不足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选用“人纤维蛋白原, ;对凝血因子 n 、珊、Ix 及 X 缺乏导致的出血可选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5 其他血凝酶(巴曲亭,立止血,立芷雪)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及凝血激酶样作用,具有止血和抗凝血双重作用。在有

6、 CaZ 存在的条件下,可激活凝血因子 V 、珊和珊,促进血小板聚集,本品仅在血管破损处形成血栓,在正常血管内不会形成血栓,安全性高。是目前评价最高的速效、强效止血药,可用于各科出血性疾病。鱼精蛋白可直接拮抗肝素的抗凝活性,主要用于拮抗肝素所致出血和肝移植新肝期时(新肝刚开始工作时可释放内源性肝素,是肝移植术中出血原因之一,可酌情给予少量拮抗)。奥曲肤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溃疡所致出血(见第 5 章“奥曲肤, )。H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哇、洋

7、托拉哇等,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溃疡所致出血(见第 5 章“HZ 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注意事项】 出血可由许多疾病或外伤引起,必须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适当止血药,切勿盲目使用或过分依赖止血药的作用而忽视病因治疗,否则可延误病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1 对出血性疾病要首先明确病因,如有些引起维生素 K 缺乏的疾病或药物所致出血,应用维生素 K 无疑是最佳选择,而应用其他止血药则难奏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对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或严重肝损害所引起的出血,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血液制品)是治疗的关键;对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溃疡所致出血应用 HZ

8、 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是最佳选择;对脑出血合并脑栓塞(混合性中风)的患者或有冠心病、脑栓塞及血栓形成危险的高凝状态而出血的患者,可选用血凝酶(立止血),而不应选用抗纤溶药,以免引起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此外,临床常见的纤溶亢进常继发于 DIC ,并随 DIC 被控制而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不需抗纤溶药治疗。如果有抗纤溶药治疗的明确指征,则必须同时应用肝素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并适当补充纤维蛋白原;对没有明确应用抗纤溶药治疗指征的患者或过量应用抗纤溶药,则容易引起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对 DIC 引起的纤溶亢进症应首选抑肤酶(与其他抗纤溶药作用机制不同),而目前国内误用、滥用抗纤溶药现象颇为多见。2 应了解所用止血药的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见本章各药有关项下),尤其对有 DIC 、冠心病、脑栓塞及血栓形成危险的高凝状态而出血的患者,更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权衡利弊,选用最佳药物。3 任何止血药都不能控制大血管损伤性出血,必须进行及时外科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