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处理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3386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外伤害处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意外伤害处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意外伤害处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意外伤害处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意外伤害处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外伤害处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外伤害处理方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意外伤害的现场处理在 人 们 日 常 生 活 中 , 无 论 是 自 然 因 素 , 或 是 人 为 的 因 素 , 都会 发 生 一 些 意 想 不 到 的 伤 害 , 受 伤 害 的 人 需 要 别 人 的 帮 助 , 甚 至需 要 基 本 生 命 支 持 的 帮 助 。 , 即 不 使 用 特 殊 器 材 和 药 物 的 徒 手 操 作 ,使 现 场 和 院 前 抢 救 水 平 明 显 提 高 , 急 诊 的 死 亡 和 残 疾 率 明 显 下 降 。普 及 急 救 常 识 , 使 人 群 之 间 相 互 服 务 , 是 提 高 民 族 素 质 的 一 个 重要 内 容 , 其 意 义

2、 深 远 。第 一 节 急 救 现 场 的 处 理 原 则现 场 抢 救 即 第 一 线 抢 救 , 这 是 整 个 急 救 工 作 成 败 的 关 键 , 是 伤病 员 能 否 获 救 的 基 本 保 证 。一、目的:抢救生命,减少伤病员痛苦,减轻和预防并发症,正确迅速地转运伤病员。二、步骤:1、现场评估 现场的安全、伤病原因、受伤人数等,自身及伤病人、旁观者是否身处险境,伤病人生命状况,现场可以运用的资源,需要何种支持、可以采取的救护行动。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镇静有序的组织现场人员打 120 急救电话。2、进行现场救护时,造成意外的原因可能会对施救者产生危险,所以,应首先确保自身

3、安全。需排除致命致伤因素,如触电者先要切断电源。3、基 本 生 命 支 持 实地感受,判断病情危重程度,通过眼观手摸耳听鼻闻(有无异味)检查伤者的神志、生命体征, 休 克 ,昏 迷 的 伤2病 员 应 平 卧 或 头 低 位 躺 在 硬 的 地 板 上 ,心 跳 ,呼 吸 停 止 的 尽 快 施 行 心肺 复 苏 术 。 大 出 血 的 伤 病 员 , 要 迅 速 采 取 止 血 措 施 。4、止血、包扎、固定 局 部 处 理 伤 病 员 出 血 、 骨 折 、 内 脏器 官 脱 出 等 , 分 别 给 予 初 步 的 止 血 、 包 扎 、 固 定 、 保 护 、 清 洁 等措 施 。 注

4、意 保 持 伤 病 员 的 呼 吸 道 通 畅 。5、正确转运伤员 不 同 的 伤 病 员 根 据 轻 重 缓 急 选 择 适 当 的 转 运 工具 , 派 人 密 切 留 意 转 运 途 中 伤 病 员 的 病 情 变 化 , 心 肺 停 止 的 伤 病员 在 运 送 途 中 , 心 肺 复 苏 术 不 要 停 止 。 伤 病 员 交 给 医 院 后 , 必 须简 单 说 明 或 填 写 处 理 经 过 。三、方法:1、出血:成人血液占自身体重的 8%,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因此,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为病人羸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按出血的血管分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各

5、有不同的特点。按出血的部位分内出血:表面看不见出血部位,但伤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呼吸急迫等症状时,应考虑腹腔内出血的可能,如伤者受伤部位为头部,要初步判断是否颅内出血,可检察瞳孔变化及是否有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表现,此类伤者要火速送医院。这里主要讲述外出血的止血方法:(1)直接压迫止血法:以干净软布或直接将手指压迫伤口出血点以临时止血;3(2)间接指压止血法当动脉血管出血及一般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用间接指压止血法,此法要熟悉主要动脉走向的压迫点,感兴趣的同学可自己对照书上的图看一看。(3)包扎止血法局部清洁处理后用干净软布加压包扎以止血;(4)止血带止血法:对四肢较大的血管破裂,采用上述

6、方法不能止血,可用此法。1)止血带的选择:理想的止血带应该是弹性好,压力均匀,对组织损伤小,常用橡皮带,棉布条,毛巾等。 2)止血带的部位:上肢应在上臂的上三分之一处,禁忌扎在中段,以免损伤挠神经。下肢应扎在大腿的中上部。3)止血带的结扎方法:先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局部用软的织物敷料垫好,应平整不要有皱褶,不能直接绑在皮肤上。结扎时以摸不到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和刚好止血为度。过松动脉远端仍有血流,而静脉回流可能阻断,反而造成伤口出血更多;过紧易损伤皮肤、神经及组织,甚至引起肢体坏死,本来是救人,却变成害人,因为伤者最后可能会因严重肢体坏死而截肢。止血带上好后,一定要做好明显标志,写一小牌

7、:牌上写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位置,及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因为尽管你明白,但转运不一定是你参加,所以此4牌一定要写清楚。挂的部位也要显而易见。转运途中要每隔半小时到 1 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13分钟再扎紧,放松间隔期可用指压法或其它方法临时止血。每次放松时间要记在牌上。2、包扎包扎材料因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绷带、三角巾、四头带,用得最多的还是绷带。包扎方法:手法多样,较为复杂这里就不介绍了。感兴趣的同学可选修此门课程。3、骨折固定骨折的体征:局部淤血肿胀、疼痛较剧、功能障碍、畸形甚至出现假关节。(1)骨折分类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暴露于皮肤外闭合性骨折:骨折断端未暴露于皮肤外复合性骨折骨折

8、断端损伤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脏器,或者伴有关节脱位都属复合性骨折。(2)骨折后固定的材料:小木板条、木棒、竹片、扁担、硬纸板等。骨折的固定方法:1) 注意病人全身状况。先止血,无心跳、无呼吸的伤者要先进行人工心肺复苏。2) 开放性骨折的病人,在伤口周围放置环行衬垫,绷带包扎固定。夹扳固5定骨折。如出血多需要上止血带。将敷料覆盖外露骨断端,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刺伤血管、神经等。3) 脊椎和下肢的骨折,要就地固定,不要盲目复位和随便搬动,举:某医生外伤颈椎骨折、桑兰、潘同学为例。4) 选择固定夹板的长度和宽窄要与骨折肢体相称,一般要超过上下两个关节,短了无固

9、定作用。5) 固定的夹板不能直接接触皮肤,要用棉花,纱布等软布垫在夹板和肢体皮肤之间,尤其是夹板两端及关节突起部位。6) 固定时捆绑的松紧要适度,四肢的固定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发现未端肢体肤色苍白发凉、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捆绑过紧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7) 四肢骨折固定时,应从骨折上端向骨折下端进行包扎,如果次序颠倒,会引起断端再度错位。8) 上肢骨折固定时取屈肘位,包扎后悬吊于胸前;下肢骨折固定时取伸直位。脊椎骨折:坠落伤、砸伤、交通伤等严重创伤后腰背疼痛,尤其有双下肢瘫痪时应考虑胸腰椎骨折。此时禁止坐起或站立,严禁乱搬,不得使用软担架和徒手搬运,要

10、将伤者平抬平放硬木板上再固定,一定要注意头部的固定。骨折包扎注意事项:开放6性骨折禁止用水冲洗,不涂药物,保持清洁。肢体如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非专业人员严禁当场整复。第 二 节 心 肺 复 苏 心 肺 复 苏 是 指 对 心 博 及 呼 吸 骤 停 患 者 的 抢 救 而 言 。 目 前 许 多学 者 认 为 “任 何 心 脏 或 非 心 脏 病 患 者 , 在 未 能 估 计 到 的 时 间 内 发生 心 脏 突 然 停 止 者 , 才 视 为 心 搏 骤 停 。一 、 心 脏 骤 停 的 表 现 与 诊 断心 跳 呼 吸 突 然 停 止 常 表 现 为 : 、

11、 意 识 突 然 丧 失 , 病 人 昏 倒或 有 短 暂 抽 搐 ; 、 面 色 苍 白 或 转 为 唇 甲 紫 绀 ; 、 大 动 脉 (颈 动脉 股 动 脉 )博 动 消 失 , 心 音 听 不 到 ; 、 无 自 主 呼 吸 ; 、 瞳 孔 放大 。 有 上 述 、 、 、 症 状 出 现 即 可 诊 断 为 心 脏 骤 停 应 立 即 复苏 。检 查 方 法 : 1.呼 吸 判 断 开 放 气 道 之 后 , 抢 救 者 耳 听 病 人 口鼻 的 呼 吸 气 流 声 , 面 部 感 觉 气 流 和 观 察 病 人 胸 部 和 腹 部 的 呼 吸 活动 。 3-5 秒 内 完 成 检

12、查 。 2.脉 搏 判 断 抢 救 者 一 只 手 仍 放 在 病 人额 部 保 持 气 道 通 畅 , 另 一 只 手 的 食 指 和 中 指 放 在 颈 前 甲 状 软 骨 外侧 , 滑 向 气 管 和 胸 锁 乳 突 肌 之 间 , 触 摸 颈 动 脉 搏 动 。 5-10 秒 内 完成 检 查 。二 、 急 救 前 的 1、 2、 3 神 志 判 断 发 现 有 人 卒 然 昏 倒 , 马 上 轻 拍 、 轻 摇 呼 唤 病 人 ,“喂 你 怎 么 啦 ! ”7 呼 救 立 即 呼 唤 别 人 参 加 抢 救 , 打 电 话 给 120( 系 统 )尽 可 能 讲 明 事 故 地 点

13、, 回 电 话 号 码 , 病 情 和 治 疗 简 况 , 直 到 保 证对 方 无 问 题 可 问 , 打 电 话 者 才 能 放 下 电 话 。 放 好 体 位 把 病 人 平 卧 在 硬 地 板 或 硬 垫 板 上 , 双 臂 放 在 身体 两 侧 , 头 低 脚 高 。 搬 动 病 人 应 整 体 翻 转 。三 、 心 肺 复 苏1.开 放 气 道 首 先 将 头 偏 向 一 侧 , 迅 速 取 尽 口 内 异 物 , 然 后 取 仰 卧位 , 高 抬 颈 部 , 使 头 后 仰 , 并 将 下 颌 托 起 , 使 舌 根 抬 高 , 以 保 持呼 吸 道 通 畅 。 开 放 气 道

14、的 操 作 手 法 :( 1) 头 后 仰 下 颌 上 提 法 : 将 一 只 手 放 在 病 人 前 额 上 , 手 掌 用 力向 后 压 使 头 向 后 仰 , 另 一 只 手 的 食 指 和 中 指 放 在 颌 骨 下 方 , 将 颌部 向 上 抬 起 , 气 道 开 放 。 ( 2) 双 手 抬 颌 法 : 双 手 紧 抓 双 下 颌 角 , 下 颌 上 移 。 适 用 于 颈 部有 外 伤 者 。 .人 工 呼 吸 ( 1) 口 对 口 呼 吸 法 : 抢 救 者 用 置 于 前 额 之 手 的 手 指 轻 捏 病 人 的 鼻子 孔 使 之 紧 闭 , 抢 救 者 双 唇 包 绕 封

15、 住 病 人 的 嘴 外 缘 , 在 密 闭 状 态下 向 病 人 口 腔 用 力 吹 气 , 每 次 1.5 秒 , 吹 气 量 800 1200ml。 吹 气后 放 开 鼻 孔 待 病 人 呼 气 。 抢 救 者 再 吸 气 , 准 备 下 一 次 吹 气 。( 2) 口 对 鼻 人 工 呼 吸 法 : 病 人 牙 关 紧 闭 或 口 部 外 伤 者 , 可 向 病 人鼻 子 吹 气 , 吹 气 时 关 闭 病 人 口 腔 。( 3) 口 鼻 人 工 呼 吸 法 : 用 于 婴 幼 儿 。 操 作 与 上 述 相 似 , 用 口 包住 婴 幼 儿 口 鼻 吹 气 , 同 时 观 察 胸 部

16、 有 无 抬 起 。8 .胸 外 心 脏 按 压 施 行 复 苏 的 病 人 应 仰 卧 , 头 低 足 高 位 , 至 少 取平 卧 位 , 以 增 加 脑 部 的 血 液 供 应 量 , 病 人 背 卧 于 硬 地 面 上 。 救治方法:首先判断患者意识状况;呼救、打 120、同时,放好病人体位,迅速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拳击心前区一到两下(不能多击或用力过猛)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人工呼吸 每分钟 20 次左右,吹气用 2 秒停 3 秒,1 分钟时检查一遍,如无,重复操作至有效为止。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深度3.85 厘米,按压部位胸骨下段速度80100 次/分:姿势:仰卧位。单人心肺复苏术:先吹 2 口气,心脏按压 15 次,循环进行。1 分钟后检查,如无、接着做。心肺复苏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