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3177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栽植前的准备在栽植前应配制适合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培养土。根据所栽苗木的大小、习性、发育阶段和现有的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容器,要避免大容器栽小苗或小容器栽大苗。栽培用盆常用通气性能较好的容器,如素烧盆、木盆等,上市用盆选用美观的塑料盆、瓷盆等。(二)上盆上盆是选择适应规格的花盆,用一块碎盆片、窗纱等物盖于盆底排水口上,凹面向下,然后在盆底填入一层粗粒培养土或碎瓦片、煤渣、沙砾等,作排水物,上面再填一层培养土,以待植苗。待植的苗木应进行修剪,剪去过长根和病腐根,并在保证株形完满的前提下适当修剪枝叶。植苗时,用左手拿苗放于盆口中央深浅适当的位置,用器具填培养土于苗四周,用手指或榔头等自盆边向中心

2、压紧、打实。植株不宜栽得过深,填土也不宜过满,基质土面与盆口应保留 1.5cm 距离。栽植球根花卉时,应先填入排水层和基质(基质土面与盆口应保留1.5000,然后用手或其他物体开穴,将球根栽入穴中,压实,栽人深度以能见到顶尖部位为宜。塑料袋作容器时,一般不在底部填上排水层,而是直接装人基质,将装好基质的塑料袋排放在指定位置后,挖穴或用木棒引孔栽苗。大型容器栽培大苗时,一般也不填排水层,栽植前先在容器底部填入一层土壤,然后放苗入容器,边填基质边用器具捣实。苗木种植完毕后应立即浇水,水要灌足,一般连续浇两次,水从排水孔中流出时停止浇水。(三)排盆苗木上盆后,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摆放容器。有条件时应设

3、立遮阳和冬季保护设施。喜光苗木应摆放在阳光充足处,摆放密度应小一些;中性、阴性苗木应分别排放在半阴、阴蔽处,并可适当加大密度。容器的排放要整齐、美观,密度要合理,中间留出步道,便于管理和操作。(四)栽后管理1.施肥施肥可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时期,分别采用施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方法,补充养分,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1)基肥:一般上盆及换盆时常施以基肥。常用基肥主要有饼肥、牛粪、鸡粪、蹄片等,基肥施入量不应超过盆土总量的 20%,可与培养土混合后均勻施入。蹄片因分解缓慢可放于盆底或盆土四周。(2)追肥: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一般一年追肥 3?4 次。落叶种类在晚秋落叶至早春萌芽前,常绿种类在旺

4、盛生长前;苗木旺盛生长期间追肥 1?2 次;最后一次追肥于 89 月份进行。通常以沤制好的饼肥、油渣为主,也可用化肥或微量元素追施或叶面喷施。盆栽苗木的用肥应合理配施,否则易发生营养缺乏症。观叶苗木不能缺氮;观茎苗木不能缺钾;观花和观果苗木不能缺磷。观叶苗木、幼年期苗木、茎叶发育期的观花苗木应多施氮肥,花芽分化期、孕蕾期、开花期的花木应多施磷钾肥。叶面追施时有机液肥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 5%,化肥的施用质量分数一般不超过 0.3%,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不超过 0.05%。追肥方法可用浇施(将肥料先溶于水,再用喷壶将肥液直接浇入基质中) 、穴施(在靠近容器壁的基质中打孔或挖,然后将颗粒肥放入其中,最后

5、埋土) 、叶面追肥(施肥时需注意不宜在低温下进行,通常应在中午前后喷洒,液肥应多喷于叶背面)等方法。施肥应在晴天进行。施肥前先松土,待盆土稍干后再施肥。施肥后,立即用水喷洒叶面(叶面追施除外) ,以免残留肥液污染叶面。施肥后第二天务必浇 1 次水。浇水盆栽苗木的水分管理是容器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见干就浇、浇则浇透,透而不漏”的原则,避免“半截水” 。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应根据苗木种类、不同生育阶段、自然气象因子、培养土性状等条件灵活掌握。要掌握不同苗木的需水特性,因“树”因“花”合理浇水。蕨类苗木、天南星科、秋海棠类等喜湿苗木要多浇;仙人掌类等旱生苗木要少浇。有

6、些苗木对水分特别敏感,若浇水不慎会影响生长和开花,甚至导致死亡。如大岩桐、蒲包花、秋海棠的叶片淋水后容易腐烂;仙客来球茎顶部叶芽、非洲菊的花芽等淋水会腐烂而枯萎;兰科苗木、牡丹等分株后,如灌水也会腐烂。因此,对浇水有特殊要求的苗木应和其他苗木分开摆放,以便浇水时区别对待。同一苗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水状况不一样。进入休眠期时,应依种类的不同而减少或停止浇水;从休眠期转入生长期,浇水量须逐渐增加;生长旺盛时期,要多浇,开花期前和结实期少浇,盛花期适当多浇。不同的季节,苗木的浇水量不同。春季,天气转暧,苗木开始生长,浇水量要逐渐增加,草花 1?2 天浇水 1 次,花木 3?4 天浇水 1 次;夏季,

7、温度较高,苗木处于生长旺盛期,蒸腾量大,宜多浇水,每天早晚各浇一次;秋季,温度逐渐下降,苗木生长转缓,浇水量可适当减少,但南方常处于秋老虎时期,还需经常浇水;冬季,控制浇水。夏季浇水以清晨和傍晚为宜,冬季以上午 10 时以后为宜。随着设施条件和生产技术的改善,喷灌、滴灌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盆栽生产,利用微雾喷灌降温增湿,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水肥管理模式,这是机械化、标准化盆栽生产的发展方向。松盆相当于露地栽培中的松土除草,也称扦盆。不断的浇水管理,常使营养土表面板结,有时还伴生青苔,影响栽培基质的通气透水性能,抑制苗木生长。扦盆技术较为简单,可用竹片、小铁耙等器具疏松盆面营养土,同时清除表面杂草、

8、青苔等物。整形修剪有些盆栽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整形修剪,如摘心、摘芽、剪枝等,使各类苗木朝栽培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通过整形修剪,或形成枝叶繁茂、形态浑圆丰满的冠形,或形成粗壮挺拔的主干,或使花木的花朵大而美丽。5.支撑一些容器栽培的高干苗木、缠绕苗木以及特殊花木等要用支柱支撑,以免被风吹倒,防止晃动植株伤及根系和折断枝条。有的苗木通过支撑还可以起到整枝造型的作用,如三角花、蝴蝶兰等。盆栽苗木的支撑常有以下几种形式6.转盆转盆是为了防止苗木偏向一方生长,破坏匀称圆整的株形,每隔一定时间后,转换花盆方向的方法。在单面温室中或室内近窗口处摆放的容器苗木、排放密度较大的边缘盆栽苗木,如果摆

9、放时间过长,植株会偏向光线投入的方向而向一侧倾斜。因此,为防止苗木偏向生长,造成偏冠现象,应每隔一定的时间,将苗木作 180。的转向。一般每隔 20?30 天在原地转动一次。具体转向时间应根据苗木的生长速度而定,生长快的苗木间隔时间应短一些,反之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盆栽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方的光线照射都比较均勻,或苗木无明显的偏冠现象,可以不进行转向处理。但是,长期不移动,根系有扎人盆下土壤可能时,即使不作转向处理,也应移动排放位置。7.倒盆倒盆是为使盆栽苗木生长均匀一致,经常调动花盆的位置,将生长旺盛的植株移到条件较差的部位,而将较差部位的盆栽苗木移到条件较好的部位,调整其生长。通常倒盆与

10、转盆同时进下列两种情况需要进行倒盆:盆栽苗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株幅增大造成株间拥挤,此时如不及时倒盆,会因通风透光不良导致病虫害和植株徒长;在大棚温室中,摆放在不同位置的盆栽苗木因受到的光照、通风、温度等环境因子不同,生长出现差异,倒盆可使盆栽苗木生长一致。8.换盆苗木求购信息换盆是把植株从较小的容器中倒出,转入较大的容器中栽植的方法(如果只换掉大部分旧的栽培基质而不转入较大的容器,称为翻盆) 。换盆条件随着生长发育,植株逐渐长高长大,原有的容器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要,生长受到限制,根群在盆内无伸展的余地,相互盘叠,或一部分根系自排水孔中穿出或露出土面。此时应及时由小盆转入大盆,扩大根系生长空

11、间;植株在老盆中生长时间过长,盆中的栽培基质物理性质变劣,养分贫乏,或基质被老根充满,植株的吸收能力下降,或老盆已经老化、损坏,此时需要换盆,修整根系,更新基质,更换容器更换次数:随着盆栽苗木的生长,应该逐步由小盆向大盆转移,但不宜一次性换人过大的容器中。温室一二年生花卉生长迅速,一般到开花前换盆 2?4 次;宿根花卉多一年换盆一次;木本花木 23 年换盆一次。具体换盆间隔时间应根据苗木种类和各种环境因素而定。换盆时间:宿根花卉和木本花木可在秋季生长即将停止时进行,或在春季生长开始前进行。常绿苗木也可在雨季换盆。在栽培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方,只要条件许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换盆,但花芽形成或花朵盛开

12、时除外。换盆方法:先将植株从原来的容器中取出(脱盆) 。脱盆时,应按住植株的基部,将盆提起倒置,并轻磕盆边,取出土球。对于较大的花木,可将盆侧放,双手握住植株基部,用脚轻踹盆边,将土球取出。对于木本花卉,土球取出后,应适当切除原土球,切除部分一般不超过原土球的 1/3,并剪去裸露的老根、病残根,适当修剪枝叶,然后再植人新的容器中。对于换盆困难的大型容器,一般先将容器吊放在高台上,然后用绳子分别捆住植株的茎基部和干的中部,将植株轻吊起,使容器倾斜,慢慢扣出容器。处理土球后,用新基质和植株重新栽放人容器中,最后立起容器,压实浇水。换盆后的管理:换盆后,应立即浇透水,以后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由于换盆时根系受伤,吸水能力减弱,如果浇水过多,易使根部伤处腐烂。待新根长出后逐渐加大浇水量。换盆后如果阳光照射强烈,应该适当遮阳。lpzjang 插花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