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3078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陶器引发的文化思考-之揭开秦代兵马俑的面纱兵马俑产生的原因探究宏的兵马俑的出土无疑给世人带来很多的惊讶也带来很多的疑问,为什么秦始皇要在他的陵墓中摆如此大的陪葬物群?这是一种固定的制度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经过多方面的向书籍考证,我找到了如下几点原因:一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我国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产生了一种宗教性的理念,认为人死了以后的灵魂不灭,(4)死后是有存在感的,烧纸钱估计就是这种理念的一种体现。死只是生活方式的转化,有阳世转到阴世间的生活,因此人生前所需和拥有的一切死后也要有。秦始皇自认为是历史上最高成就的人,他的陵墓自然就不会建造的那么简陋,必然要有惊人之处才行。兵马俑气势庞大,从另一

2、角度来看,秦始皇残暴的本性有所体现,为了达到效果不惜浪费当时的人力物力。如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事死如事生,礼也。 ”哀公认为死后大量的东西陪葬是个礼节性的东西,必不可少。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解释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考之至也。 ”这是安排人死后冥间世界的一条重要丧葬原因。一秦人尚武的精神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据记载,当时的秦人大力提倡尚武的精神,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注重战争,以战为用战立功上去。从这种意义上说,秦文化就是一种军事文化。抛开军事谋略不说,当时投入的兵力越多,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秦始皇陵兵马俑宏伟壮观,气势磅礴,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历史大背景,那车走马奔,士兵奋勇向前的场景仿佛就

3、在眼前一般。二至高无上的重权观念商鞅云:“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德高于三皇五帝,为千古至尊。这种思想不仅表现他前的言语和作为中,而且也反映在死后的陵园建设的规模和内涵上,这就是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效果。这也反映了秦王朝的时代特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全国确立的反映。三秦朝官级制度和募兵制度特点自商鞅变法后,秦朝建立了严苛的等级制度和以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官僚制行政管理体制。通典卷十三云:“秦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 ”关于此处之所述秦代仕进制度的局限性,黄留珠已在秦汉仕进制度一书中做了详细辩证。据地

4、考证,秦代仕进途径还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多种。世官制也有一定的遗存。 (3)这些依据都是有史料可以考证的,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率,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宣也。其后颇有所政。 ”表述周,秦,汉制之间的因袭关系固然有失之间策略之嫌。但毕竟承认秦汉官制的直接渊源战国官制,是在周制的基础上的“变异”而“变异” 。意味着因袭。 (2)秦朝还建立了严苛的法制制度,在史记商鞅列传中这样写道:“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 ”不可施行,刑共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 “由此可见秦朝的法律是

5、死板的,也是没有任何理性说法的,俗话说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秦朝认为太子不可罚也,就惩罚他的老师,所以等级制度森严的秦代统治下,没有一个百姓和官僚是活着轻松的。兵马俑的简单分类及介绍秦代陶俑在陕西各地,尤其是临潼,咸阳一带时常有出土。临潼博物馆,陕西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就陈列有上述地区出土的秦佣。发现规模最大的事 1974 年以来卡箍工作者在临潼秦始皇陵东侧以外一公里处地西杨村。现在已发掘四个大陪葬坑,里面安放的陶俑群。各种形象大约有七千尊左右。战车一百多辆,战马一百多匹。木质战车 18 辆,其他物件一千多件。这些陶俑塑品是满足人们殉葬的需要而制作的,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奴隶社会里,用活

6、人殉葬,野蛮又残酷。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提高,文明的发展促使以活人殉葬制度的废除,以束草趋灵、木佣、陶俑来代替。 (5)礼记檀弓曰:“涂车趋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趋灵青善,谓为佣者小仁。 ”郑云解释其中“佣”字说:“佣,偶人也,有面目肌发,有似于生人。 ”这说明“佣”的最初含义应该是指具有人物形象的雕塑。 (6)一步兵佣秦佣坑出土的步兵佣分为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佣与穿铠甲的重装步兵佣。二者作用不同。重装步兵佣是主力部队,装备完善,主要配备各类刺杀武器。铠甲武士佣的甲衣又前甲、背甲及披膊三部分组成。前后甲的下缘呈圆弧形。前甲有甲片八排,分上下旅,即上旅五排

7、,下旅三排;披膊呈覆瓦形,由四排甲片组成,铠甲武士佣的一副铠甲甲片少有近百片,最多可达一百四十七片。铠甲武士佣穿右衽齐膝长褥,外拔铠甲,铠甲前片片长垂及腹,后片及腰,肩臂有戴短披膊。小腿扎行滕,足穿履,头顶的右侧绾圆形发髻,上有尖顶的圆形介幁,双臂下垂,右手半握拳作拣兵器状。 二车士佣车士佣身穿交领右衽长褥,外披铠甲,双肩有披膊,胫缚护腿,足登方口齐头尖履,头绾偏髻,呈丁步站立姿势。右手前屈,作持戈,矛等长柄兵器状:右手下垂,手掌向下作扶按战车状。这一时期选拔车士的标准出了年龄、身高的要求外,更重视士兵技能和勇敢的精神三御手佣御手佣,佣身披铠甲,头戴单板长冠,双臂前举,双手握拳,拳心向上作挽髻

8、状。在整个秦俑军阵中,二号坑轻车部队的御手佣姿态虽与该佣相同,但装备更为完备。秦汉时期的御手的地位较高,据续汉书引刘昭爵制记,秦代战车御手都是有爵位的,一般为三级爵簪袅。四跪射佣佣头绾圆形发髻,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铠甲,两肩有披膊。小腿扎行滕。右膝跪地,右足足失着地并与地面垂直,左腿蹲曲。右臂弯曲,手握,拇指上翘;右肘置于左腿上,左手四指微曲呈半握状,拇指微翘,双手在身体左侧形成持弓穹的姿势。脚穿方口翘尖齐头鞋,鞋底纳缝的绳节针脚清晰可见。头和身体向左微倾,双目炯炯,凝视前方,出土时佣旁有铜镞的遗物。 跪射佣出土于二号坑东北角弩兵方阵中的核心部位,四周分布着立射佣。 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

9、的春秋时善射者养由基所说:“支左拙右”的跪法相同。五立射佣 头挽圆髻,身穿长褥,腰间束带,足穿方口齐头靴。左腿方步向前,右足横置,双足呈丁字形,左臂侧举与身体呈 45 度来角,手掌伸张,掌心向下。右手曲拳于胸前,目视前方,作持弩状。秦汉的军队中,特别设置专司射弩的兵种,称为发弩。六跽姿佣跽姿佣左臂自然下垂,右手指并拢伸向下方;右臂上举,肘部傲屈,拇指上翘,指向后方,其余四指作半握状,显示右手中应持有一截棱角分明的方形或者长方形器物。上身直挺,双膝跪地,左膝稍前,足尖抵地,脚穿布袜。似乎是准备由跽姿向站姿起立。经专家分析考证,跽姿陶俑的形体姿势应该是正在击鼓、钟之类的乐器。七筰舟佣筰舟佣双腿手伸

10、,身体前倾,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下,作正在划船的姿势。说文:“筰,笈也从竹,作声,竹索也。 ”秦兵马俑彩陶的保护研究秦 俑 彩 绘 主 要 有 红 、 绿 、 蓝 、 黄 、 紫 、 褐 、 白 、 黑 八 种 颜 色 。 如 果 再 加 上 深 浅浓 淡 不 同 的 颜 色 , 如 朱 红 、 粉 红 、 枣 红 色 、 中 黄 、 粉 紫 、 粉 绿 等 , 其 颜 色 就 不 下 十 几 种了 。 化 验 表 明 这 些 颜 色 均 为 矿 物 质 。 红 色 由 辰 砂 、 铅 丹 、 赭 石 。 些 矿 物 质 都 是 中 国 传统 绘 画 的 主 要 颜 料 。 秦 俑 运 用

11、 了 如 此 丰 富 的 矿 物 颜 料 , 表 明 2000 多 年 前 我 国 劳 动 人民 已 能 大 量 生 产 和 广 泛 使 用 这 些 颜 料 。 这 不 仅 在 彩 绘 艺 术 史 上 , 而 且 在 世 界 科 技 史 上 都有 着 重 要 意 义 。 秦 俑 彩 绘 技 术 也 有 许 多 独 到 之 处 。 俑 陶 片 断 面 观 察 , 也 证 明 了 陶 俑 烧造 之 前 表 面 曾 用 细 泥 涂 抹 , 有 的 部 位 不 只 涂 抹 一 次 , 陶 俑 表 面 还 涂 有 一 层 薄 薄 的 类 似 以胶 质 的 物 质 , 表 面 涂 胶 减 少 了 陶 俑

12、两 者 紧 密 地 粘 接 起 来 , 使 之 彩 绘 不 易 脱 落 。 彩 绘技 法 则 是 根 据 不 同 部 位 采 取 不 同 的 方 法 。 总 之 , 彩 绘 工 序 复 杂 , 手 法 多 样 , 着 色 讲 究 ,充 分 显 示 了 彩 绘 的 层 次 和 质 感 , 使 雕 塑 与 彩 绘 达 到 相 得 益 彰 的 艺 术 效 果 。彩俑出土之初,彩绘层与陶体表面的黏附力已经非常微弱,彩陶出土后的颜色蜕变、彩绘脱落等问题,秦俑彩绘保护成为世界性难题。1992 年起,秦俑博物馆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合作进行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 对彩绘的材料成分、工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13、,专家们揭示出了彩绘的损害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保护技术方法:目前研究出两种成功的保护方法,其一是用抗皱缩剂(聚乙二醇) 和加固剂(聚氨酯乳液) 联合处理法。聚乙二醇的作用是抗皱缩,该试剂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使彩绘生漆层保持湿润,随后缓慢失水,使加固剂在彩绘完全干燥前,即可作用于彩绘,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其二是采用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 渗透,电子束辐照加固法。该方法考虑到大分子加固剂不易达到彩绘和陶体之间起到加固作用,选用小分子的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单体,先渗透过彩绘,再利用电子束辐照引发,使液体状态的小分子变为大分子长链固体状态,达到加固目的。比较而言,前者实用性较好,而后者保护效果

14、更佳。接着又进行了发掘现场的保护试验。基于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法,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发掘现场的保护工艺,对刚出土的彩绘陶俑实施了精细的保护处理,首次成功地保护了整尊彩绘秦俑,至此已完成了 2 号坑内的 6 件彩绘秦俑的保护工作。容波说“利用这两套方法,1996 年,我们在秦俑二号坑发掘现场对刚出土的彩绘陶俑实施的保护处理。经过 5 年的观测,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2001 年,这项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终于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这项成果在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领域中,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容波说。 “因为一号俑坑被火烧得十分严重,至今我们都没有发现完整的彩陶俑,即便是残

15、留的彩绘也非常少。如果发现有彩绘陶俑,我们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让它保持出土时的色彩。 ”虽然我觉得对于秦兵马俑的第三次挖掘并不是很看好,但是我很敬佩这些科学家们为了保护国家的文物不惜付出多大的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秦陵兵马俑的特点及有哪些重要意义首先,秦佣的制作工艺是很让人吃惊的,一是规格统一,根据秦朝军队组成人员情况,把各类人物、车马、兵器加以精细分开开塑造。例如人物分开解剖成头、躯干、胳膊、腿、脚、手等部分,分段制作,先塑出样子,烧后坚硬结实,再做成可以大量生产的陶范。二是按兵种人员的官阶、年龄、种族、选择不同的配件组装起来。三是它的雕刻精细,刻出发冠、须眉、眼睛、盔甲,表现人物身材、年龄、官阶、性格和民族特征。四是妆銮,刚出土的陶俑士,残留着一些彩色,陶俑烧成后要挂粉画彩,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身躯位置,要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秦陵兵马俑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鲜活逼真的人物雕塑,完整形象的军队生活,真实反映了秦人的社会风貌,为历史、考古、艺术、军事、社会学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参考书目(1)商君书修权(2) 秦兵马俑 袁仲一著 三联书店(3) 秦汉仕进制度 黄留珠著(4) 秦兵马佣坑 袁仲一著 文物出版社(5) 陶瓷发展的历史和辨伪 李知宴著 华龄出版社(6) 古代陶俑鉴赏与收藏 冀东山主编 三青出版社艺术鉴赏3090303907 张国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