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3044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 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9 例宫颈 MDA 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9 例患者平均年龄 51.3 岁,临床特征以液性白带增多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体征宫颈肥大和(或) 宫颈糜烂。9 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病理活检确诊 4 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 3 例,7 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余 2 例分别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筋膜外子宫切除,1 例保留双卵巢,术后6 例辅予同步放化疗,2 例未做后续治疗,1 例失访,随访期 860 个月,3 例分别于8、15、18 个月死亡,5 例至 2007 年 8 月仍存活,分别为

2、术后 10、18、25、30、60 个月。结论 宫颈 MDA 扩散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上应与重度宫颈炎症及腺体增生鉴别。 【关键词】 宫颈肿瘤;病理学,临床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ma,MDA)又称恶性腺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宫颈腺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宫颈细胞学阳性率低,因宫颈活组织单次检查局限性,又多与良性肿瘤难以区别,故临床上常常发生该病的漏诊与误诊,造成诊治的失误。现收集 2002 年 1 月2006 年 12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确诊治疗的 9 例宫颈MDA 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及病

3、理分析。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2002 年 1 月2006 年 12 月华西附二院共收治宫颈恶性肿瘤 1 576 例,其中腺癌 189例,MDA 9 例,其发生率为:占宫颈腺癌的 4.76%(9/189) ,占宫颈癌的 0.57%(9/1 576) 。1.2 一般资料 发病年龄 3168 岁,平均 51.3 岁。4 例患者发病时已绝经;病程为 150 个月不定,平均为 24.5 个月;9 例患者均有妊娠及流产/生育史,性生活最初年龄为 1724 岁,平均为 22.4 岁,妊娠次数 29 次,平均 4.5 次,生产 08 次,平均 3.2 次,人工流产 06 次,平均 3.8 次; 1 例

4、长期服避孕药达 8 年, 2 例有不规则服避孕药史。1.3 临床表现 水样白带增多 6 例,不规则阴道出血 7 例,同房后出血 2 例,下腹痛 2 例。妇科检查见:宫颈外观光滑 1 例,度糜烂 2 例,度糜烂 3 例,度糜烂 3 例。9 例宫颈均肥大质硬,接触性出血 5 例,穹窿变浅、质硬 2 例,3 例宫旁组织增厚质硬无压痛、有结节感未达盆壁,子宫增大 3 例(合并子宫肌瘤) 。1.4 诊断及治疗 术前均行阴道/腹部 B 超检查均提示有宫颈增大,其中 7 例宫颈占位,3 例合并宫体低回声区,1 例卵巢囊性占位。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仅 2 例查见可疑肿瘤细胞;8 例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其中 2

5、 例重复 23 次活检,1 例最后行宫颈锥切活检) ,1 例行分段诊刮,最后术前确诊宫颈 MDA 4 例(a 期 2 例,b 期 2 例) ,可疑宫颈腺癌b 期 2 例,宫颈CIN 1 例,子宫内膜癌 1 例,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 1 例。9 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确诊宫颈 MDA 行经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 1 例年龄 31 岁要求保留一侧附件,余均切除) ,可疑腺癌、CIN 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病人筋膜外子宫切除,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为宫颈 MDA 3 例,宫颈高分化腺癌 1 例,均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达广泛切除子宫,并切除双附件及清扫盆腔淋巴结, 术前诊断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

6、的病人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8 例为黏液性宫颈MDA,1 例为内膜样宫颈 MDA,癌浸润宫颈壁1/2 ,6 例累及宫旁组织(但切缘阴性) ,2 例累及阴道穹窿,3 例盆腔淋巴结转移,7 例脉管内查见癌栓。术后 6 例病人辅予同步放化疗,2 例因年龄大有内科合并症而放弃后续治疗,1 例病人术后失访。1.5 随访及预后 9 例患者中术后 1 例失访,余 8 例随访至 2007 年 8 月,随访期 860 个月。未行后续治疗的 2 例患者分别于术后 8 个月及 15 个月死于肿瘤广泛转移;后续治疗的 6 例患者,其中 1 例保留卵巢者于术后 6 个月发现卵巢转

7、移,18 个月死于肿瘤转移,余 5 例至随访期末仍存活,分别为术后: 10、18、25、30、60 个月。2 讨论据有关文献所述1,2 ,宫颈 MDA 又称恶性腺瘤,于 1870 年由 Gusserow 首次提出,1975 年 Silerberg 和 Hurt 等认为其病理形态是稍偏离正常宫颈腺体的一种癌,是一种高分化的腺癌,建议用微偏离性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命名,简称微偏腺癌。通常指的是完全由宫颈内膜型黏液性状上皮构成的肿瘤,最近有人将此概念扩大,把几乎所有分化极高的类型包括进来3 ,国内刘伯宁、杜心谷综述认为宫颈 MDA 包括黏液性和内膜

8、样两种4 。2.1 发病情况 该病少见,国外有关文献报道 MDA 占子宫颈腺癌的 1%3%,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病率在增加,本组统计占同期宫颈腺癌的 4.76%。Kaminski 和 Norris 报道发病年龄3176 岁,平均 46 岁5 ,本组患者发病年龄 3168 岁,平均为 51.3 岁。2.2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常见为水样或黏液样阴道分泌物增多,其量之多常需用护垫,部分患者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及性交出血,偶有间歇性下腹痛。该肿瘤内生性为主,妇科检查及阴道镜检查早期病例不易发现,稍晚期则表现为宫颈肥大(可达数倍)呈桶状或橡皮球状,表面平,可有溃疡、狭窄或略呈结节状,很少有赘生物形成

9、6 ,部分患者合并有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 Jeghers syndrome,PJS) 、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 7 。2.3 影像学检查 阴道或腹部 B 超、CT 及 MRI 等影像检查可发现宫颈肥大,从宫颈腺区到深层间质有多囊性损害8 ,另外,MRI 可了解宫颈组织及宫旁的浸润情况,有助于临床分期。目前认为在影像技术中 MRI 能最详尽地显示本病的特征,是影像学检查的首选9 。本组病人均经阴道或腹部 B 超检查,7 例提示宫颈增大,3 例见局部囊性改变,周边血液丰富,2 例伴有宫腔积液。2.4 病理特征 9 例术后标本,巨检均示宫颈不同程度肥大(直径 36cm)呈桶状或橡皮球样,黏膜面附大

10、量黏液,可见溃疡及出血,质脆或黏液性,切面呈黄色或棕血色,可见许多明显小囊状或筛状结构达宫颈壁的 2/34/5 ,镜下见:宫颈腺体大都被覆有单层柱状黏液生成细胞(9 例中显示 8 例) ,腺体数量增多,形状多样,大小不一,有的腺腔螺旋盘错,并可见部分有乳头状突凸入管腔,有些片子可见“流产腺体” ,有黏液湖形成,腺体排列方向紊乱,未发现有背靠背现象,腺体深入间质,靠近深部血管,有些浸润血管及神经,伴有间质水肿及周围肉芽肿反应,细胞核大多位于细胞基底部,核仁不明显,缺乏核异型,核浆比例大多正常,但在复习 6 例术前活检切片中发现:1 例增生腺体发现有小灶性的腺癌,另外1 例第三次活检仍诊断为宫颈内

11、膜腺体增生的切片见其边缘有一簇轻度核异型的腺体细胞,综合以上 9 例病人并结合文献3,6 ,笔者认为宫颈 MDA 的诊断要点有:(1) 腺体增生,有轻微异形。(2)腺体向宫颈深部浸润:浸润深度5 8mm;腺体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靠近深部血管,浸润血管或神经周围。尤其检查冷冻切片时,肿瘤中心部出现大血管常常是诊断的线索。 (3)由浸润引起的间质反应:水肿、炎细胞浸润、肉芽肿反应及纤维组织形成。 (4)找到明显恶性的小灶性肿瘤腺体。2.5 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宫颈 MDA 细胞含黏液蛋白成分的比例与正常腺上皮细胞不同,正常腺细胞中酸性黏液多于中性黏液,并且硫酸黏液多于唾液酸黏液10 。B

12、ulmer 等11研究发现 MDA中中性黏液丰富,酸性黏液主要是唾液酸黏液,而硫酸黏液极少或缺乏,因此认为黏液染色对活检标本有诊断价值。有报道12AB/PAS(PH2.5)在 MDA 呈红色反应,而良性上皮呈紫色反应;HID/AB 在 MDA 呈阴性,而在良性上皮呈阳性;CEA、Ki-67、P53 在宫颈 MDA 均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而宫颈正常腺体或良性增生上皮(即使有无典型增生)均呈阴性或微弱反应6 。另外,MDA 组织中缺乏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CA125 表达下降,而正常宫颈及良性宫颈腺体增生有一定表达9 ,以上指标可用于宫颈 MDA 与宫颈正常腺体或良性增生腺上皮的鉴别。本组 9 例有

13、 7 例做有关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如下:AB/PAS(PH2.5)呈红性反应 7 例,CEA 阳性 6 例,Ki-67 增生指数中到高度升高 5 例,P53 阳性 4 例,雌性激素受体及 CA125 均阴性。2.6 鉴别诊断 该病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宫颈高分化腺癌,表现为腺体结构杂乱,分布集中,异型性明显,有背靠背及其壁现象,细胞核中-重度异型,呈单层、复层或多层排,核质比例大,核分裂易见;宫颈腺体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大于宫颈 MDA,细胞质不如宫颈 MDA 丰富,无深部浸润,基底膜完整;尚需与以下宫颈良性病变相鉴别:慢性宫颈炎、弥漫性宫颈内膜腺体层状增生、良性宫颈腺肌瘤、隧道状

14、腺丛、宫颈深部腺体的潴留性囊肿等相鉴别。掌握宫颈 MDA 的病理特征,结合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别以上疾病不难。2.7 治疗及预后 宫颈 MDA 的治疗与同期宫颈腺癌相同,以手术为主,Kaminski 和 Norris 报道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改善生存情况5 ,因宫颈 MDA 是宫颈腺癌的一个特殊类型,且 MDA 与卵巢肿瘤之间的关系早有报道。因此笔者认为尽管有些患者年轻或认为是早期病变,手术时保留卵巢应保持谨慎态度。本组有 1 例因年轻、术中探查及活检未发现卵巢异常而予保留卵巢,术后 6 个月即发现卵巢有转移。因宫颈 MDA 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分期常过低,多数病人术后病理确

15、诊,往往手术欠彻底,故追用放射治疗及化疗亦为需要,常用化疗药物 DDP 与 5-FU、VCR 、MMX 等。关于宫颈 MDA 的预后,过去的文献报道认为很差,但最近报道指出,肿瘤如能被早期发现,预后就会好得多,如果分期准确,宫颈 MDA 的预后和其他类型的宫颈腺癌大体相同3 。因此,如何做到宫颈 MDA 的早期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临床医师应全面了解病史,重视患者水样白带增多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的主诉,仔细检查病人,如怀疑本病的应尽早行宫颈管搔刮、宫颈及宫颈管深层活检(5mm ) ,必要时反复多次活检或宫颈锥切可提高诊断率,本组有 1 例阴道液性分泌物伴不规则流血就诊行 3 次活检仍

16、可疑而行宫颈锥切活检确诊,最后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 60 个月仍健康存活。对于术中可疑的病例,尽可能行冷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便能彻底手术。本组患者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确诊宫颈 MDA 3 例,均能扩大手术范围而达到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另外对诊断有疑难者,建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协助鉴别诊断,这对于术前活检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