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4300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鲁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鲁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2、情感目标(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磨难之后对待生活和自由精神的感受。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重点字词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一颗颗星星温暖着孤独者的心,仰望星空,一种神圣的幽思也许会充溢你的心头,汪国真说:相聚的时候 总是很短, 期待的时

2、候 总是很长,岁月的溪水边 ,捡拾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就望一望天上闪烁的繁星 ,那 有我寻觅你的 目光。 (汪国真思念), 在另一位诗人的眼里,星星是遥远的安慰,星星是点点希望,星星是苦难者的美丽的诗,星星是所有仰望星空者的光明,这个人就是江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江河,去聆听他的心声。(板书课题)1 走近作者。江河,1949 生,是我国当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原名江友泽,北京人。主要作品有纪念碑 祖国啊,祖国 ,诗集从这里开始 ,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 。诗歌多蕴含着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现实的思考,创作中多强调主观直觉的感受,是“朦胧诗”运动的主将2 关于朦胧诗。朦胧诗,作为一

3、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核心。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意境,从而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二

4、解读文本1、听读诗歌 走进朦胧要求:(1)解决生字词(2)标示节奏 重音,体会语气 语调(播放视频朗读材料)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这首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星星是诗中有什么象征意味?作者反复吟咏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明确:主要意象是星星,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作者反复吟咏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2、研读诗歌 体会朦胧要求:了解诗歌背景,初步体会诗人感情。写作背景:本诗写于 1982 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噩梦一样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 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期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

5、此写下此诗,寄托自己美好的梦,也表达诗人的苦闷和迷惘。3、品读诗歌 感受朦胧要求:找出意象 感受意境体会情感问题设计一(1)诗人在诗歌当中渴望的生活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2)在这几节诗中,作者描绘了几种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结合诗句来分析。意象: 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分析:a“柔软得像一片湖” ,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b 鸟落满枝头” ,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 ”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

6、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 鸟落满枝头 ”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 “鸟落满枝头” 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 光明” 的美好。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 之美, “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 ”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

7、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 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总结意境: 甜蜜、温馨、自由、芬芳的光明世界。表达感情:对美好理想热烈向往问题设计二:(1)诗人渴望的生活是如此温馨如此美好,那么现实生活真的是这样的吗?在诗中找出作者对现实生活描写的诗句。(2)在这几节诗中,作者描绘了几种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结合诗句来分析。意象: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星等。分析:a“瘦小的星星 ”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 ”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

8、和冷酷无情。b“寂寞地燃烧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总结意境:凄苦、寒冷、孤寂、压抑的黑暗现实。表达感情:对冷酷现实强烈否定4、仿写诗歌 走出朦胧试仿照这首诗的“ 如果 如果” 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三、小结世界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世界从来没有出现过,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陷入黑暗的痛苦时,有勇气给自己的星星点灯。 (播放星星点灯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