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4295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雪》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二、重点难点: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深层含义,深入体会作者作为思想斗士的性格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 。他时刻以

2、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问:大家不妨来猜猜对联描绘的是谁? (鲁迅先生,思想深刻,文风犀利,以杂文和小说著称。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雪,是他的一篇散文,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他的阿长与山海经,这两者在文风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学完这篇文章大家就可以感受到,雪更像他的杂文。) 导入具有吸引力,不错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二)背景知识介绍 雪写于 1925 年 1 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

3、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三)研习课文 (1)积累生字词 (A)粘:粘结 连 b. 旋转 风 脂粉奁((B)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四)正课一、体裁语言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明 确语言特点:语言清丽流畅,扑

4、实真切,洒脱灵活,又不失严谨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简括层意。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 段) ,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 段) ,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桌交流概括两幅图的特点。明确: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 三、内容、语言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学生交流讨论反馈。明确:(1)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然后对比着引出江南的雪。(2)接写雪的质地、颜色。(3)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雪野图,衬托江南雪独具的风格。(4)写孩子们塑雪罗汉,将雪与孩子们的快乐联系起来。语言:提

5、示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谈谈怎样体现快乐的。明确:呵、拍手、点头、喜笑等。确:江南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交流讨论反馈。)明确:作者用一个“但是” 巧妙转折,先交待朔方雪与江南雪的截然不同,然后用“永远如粉、如砂,决不粘连”写出塑方雪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之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凛冽的天宇下” ,北方的雪俨然一个斗士,它“ 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四、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明确:作者对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对充满生机

6、的南方雪景充满怀念和喜爱之情,对如粉如砂,旋转升腾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热情讴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1)联系背景材料雪写于 1925 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态度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2)结合背景材料计论,回答问题归纳主旨。明确: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寄托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藏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

7、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三、小结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蓬勃奋飞,让我们领略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特风采,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也让我们陶醉。是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了这优美的歌曲,你对“雪”是否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请拿出笔来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字数不限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学生写作,完成后交流评价)五作业 研讨课后练习二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