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342509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言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3 第一部分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7第二部分 机电工程系专业发展规划调研报告19第三部分 信息工程系专业论证报告33现代学徒制分校区“产教园”电子商务专业论证报告33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调研分析报告49第四部分 人文科学系专业论证报告57人文科学系简介57人文科学系 2015 年秋季开设专业57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可行性调研报告 57第五部分 汽车工程系“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论证报告65 第六部分 2015 年专业开设情况汇报68第七部分 2015 年专业开设所需师资、设备预算清单700前 言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改

2、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最突出的体现是专业设置,因为职业学校正是通过设置专业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的,并因之与社会分工的职业岗位相对应,满足不同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专业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是职业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职业学校办学能否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关系到能否适应学生的择业需要,能

3、否广泛吸引生源,从而影响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在中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我校专业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有的专业老化,内涵狭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材陈旧,致使毕业生适应性差,逐渐失去了对生源的吸引力;二是新开设专业没有进行认真调研和科学论证,什么热就上什么,结果学生招来了,设备和师资条件不具备,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流失大;三是有的专业与其它职业学校雷同,而我校特色并不明显,因而缺乏生机和活力。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如何保证和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面对这些问题,在新的一年,我们紧紧抓住咸阳市区域职教中心的有利契机,在专业设置上下功夫,在专业优化配置上做文章,与 12

4、月初抽调精兵强将,由学校领导带队,专业系负责人、骨干教师参与,分别对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护理、学前教育、社区服务及汽车制造、营销与维修等诸多行业领域进行了对口调研。利用半月时间奔赴省内外行业、企业共计 100 余家,其中煤炭、化工企业 40 余家;机械制造、电子类企业 20 余家;信息技术、平面广告类企业 15 家;护理、学前教育和社区服务类机构 15 家;汽车制造、营销与维修类企业 10 余家。通过走访,参观,座谈,研讨等形式,了解了与本专业相关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对本专业的发展要求及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信息,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报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我校专业设置、

5、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的策略与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1实践能力,促进就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奠定了扎实有效的基础。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教职成厅20109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doc

6、 教育部办公厅二一年九月十日3附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第三条 国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7、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第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可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第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第六条 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第七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制定并定期修订目录。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工作。第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市(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职

8、责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4第二章 设置条件第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二)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三)完成所开设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师队伍、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各地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明确上述基本条件的相关细化指标,使专业设置条件要求具体化。第十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

9、在审查、备案新设专业时,应优先考虑有相关专业建设基础的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注重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重点建设与学校分类属性相一致的专业,以利于办出特色,培育专业品牌。第三章 设置程序第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遵循以下程序:(一) 开展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二) 进行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三)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四) 经相关行业、企业、教学、课程专家论证;(五) 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目录内专业,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10、开设目录外专业,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试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第十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医药卫生、公安司法、教育类等国家控制专业,应严格审查其办学资质。开设“保安”、“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农村医学”、“中医”5等医学类专业,应当符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条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开设。第十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已开设专业的专业内涵、专业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办学实际停办已开设的专业,报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四章 指导与检查第十五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实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11、各地要定期对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试办的目录外专业要限期检查评估。新设目录外专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 3 月报教育部备案。第十六条 各地要建立由行业、企业、教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等组成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组织或机构,充分发挥其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定期对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审议。第十七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汇总,并向社会集中公布当年具有招生资格的学校和专业。对专业办学条件不达标、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12、应责令学校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暂停该专业招。第五章 附 则第十八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并报教育部备案。第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实施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8 号)同时废止。6第一部分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一 、专业调研指导思想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指导,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为依据。以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

13、,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纲领。 以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建设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二、专业调研背景依据 2014 年 7 月份,咸阳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咸阳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文件,市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市职业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构建具有咸阳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1234”体系。即,组建咸阳职业教育联盟 1 个联盟;共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 所院校;建立咸阳职教集团、陕西装备制造业职教

14、集团、咸阳能源化工职教集团 3 个集团;建设咸阳市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能源化工、先进制造业 4 个区域职教中心的总体部署。我校认真研究,对接市上的安排部署提升办学规模,学校在人力、物力、资金上大力支持紧紧把握:一是咸阳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并传达“职业教育区域职教中心会议精神,市政府把我校确定为“咸阳市能源化工区域职教中心”;二是我校国家示范专业项目建设省级验收通过。同时为加快我校专业建设示范引领作用,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三是意在紧跟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学校第三次升级。本次调研突出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思路。三、调研安排与实施(一)调研目的为了准确了解咸阳市对能源化工

15、人才的需求结构,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方向7和依据,我们能源化工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社会对能源化工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了解咸阳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及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了解专业的主要岗位需求,并通过调研找到现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来调整教学改革方向,从而制定出能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二)调研内容1.行业调研。采用学习相关文件及向相关部门查询的方式,向行业管理部门及技术专家咨询,了解掌握与能源化工专业相关的建设项目发展势态及分类,分析专业人才的供求关系及需求方向,作为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之一。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2.企业调研。从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行业从业人员情况;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等几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 3.从业人员及毕业生调研。通过调查问卷、网络、座谈等方式对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及毕业生进行调研,主要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