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村落 格蹦村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1634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洞村落 格蹦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洞村落 格蹦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洞村落 格蹦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洞村落 格蹦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洞村落 格蹦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洞村落 格蹦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洞村落 格蹦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洞村落 格蹦村人类是从洞穴里走出来的。在今天的格凸河伏流出口的附近峡谷上方的山顶上,仍有一个村寨居住在洞中,由于都是苗族,人们常称它为中洞苗寨。女作家杜虹在她的中洞苗寨一文中曾有如下描述:这个巨大的洞穴,像大山睁开的一只巨大的眼睛,洞前的修竹绿树是美丽的睫毛。站在洞口,恍惚觉得站在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贵州逢山必有洞。 “中洞苗寨” 就隐藏在这片茫茫的大山之中。 “中洞苗寨 ”距贵阳 161 公里,位于离安顺市 76 公里的紫云格凸河畔。女作家杜虹在她的中洞苗寨一文中曾有如下的描述: “在这里,走路就是地地道道的爬 ,两脚加上两手,扯着枝条,攀着岩石,才敢往上挪步。爬了不一会儿,心就跳得好像要

2、蹦出来,两腿越来越沉重。站定往上看,陡峭的绝壁似乎要压过来,脚边怪石嶙峋张牙舞爪,令人头晕目眩攀登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眼前突然一亮,一个洞口在树木掩映中显现出来,我以为中洞到了,鼓起最后的力气,沿一条岩石组成的通道快步上去,看见的却是一个巨大的天生桥。抬头望,一个溶洞挂在云雾缭绕的山尖,我问那里面是不是洞中苗寨,回答说这里有一组洞,那是上洞,刚才经过的天生桥是下洞,要去的地方在两者之间,所以叫中洞。这个巨大的洞穴,像大山睁开的一只巨大的眼睛,洞前的修竹绿树是美丽的睫毛。洞口宽 115 米,深215 米,洞高 50 米,站在洞口,恍惚觉得站在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 我们在水塘镇租了一辆摩托车,让车

3、主把我们送到山下。为了体验杜虹曾经走过的道路,也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走那条稍微好走点的羊肠山路,而是从变电站方向上山,阳光非常灼热,正如杜虹描写的那样,路道非常难走,远比我想像的艰难,上到中洞的脚下,阳光恣肆地照着,像捧着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我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有鸡鸣鸟叫之声传来,一种战胜自我的兴奋油然而升。走了约两个小时山路后,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中洞苗寨。刚到洞口,迎面扑来一阵清凉,登山时的酷热顿时全消。 洞内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阴森,倒是炊烟袅袅,农家人都在煮中午饭呢。阳光从竹林的顶端照进洞里,洞里的万物显得特别明快。洞中人家一家挨一家分居在洞身前的两边,基本不用顶盖,岩洞就是一个天然遮

4、风挡雨又蔽日的大屋顶。户与户之间用结实的竹篱笆隔开。地上有鸡鸭觅食,屋椽下有家养的小蜜蜂飞舞,有画眉在歌唱。川枋上挂着收获的玉米、小米之类的作物。家门口有正在纺纱的妇女,楼上有正在织布的姑娘。男子汉在编竹匡,小孩子跳皮筋、捉迷藏。 洞外的山坳下,稀稀拉拉地盖有十间八间白色的小平房。据说这是政府为帮助这里的人们告别洞穴生活,特意建造的。但直到现在都无人去住。当我站在屋边门前拍照时,主人迎出来,招呼我进屋里喝杯水。我想,和睦相处,邻里相依,待客如宾,这才是山洞里的人真正割舍不下的情结吧。 有人说贵州的历史是写在山洞里的,洞是贵州的心灵。中洞苗寨,也可以看作贵州“十里不同风” 而形成的“文化孤岛”。

5、洞中住有王、吴、梁、罗四姓苗族。见有客人进洞,几位老人忙起身热情招呼。聊起在洞中生活的历史,老人们说, “部落” 是解放初为躲土匪逃进来的人家,后来太平了,当地政府曾劝洞中居民搬出去,但他们还是觉得洞中好,冬暖夏凉。洞里的媳妇多是洞外按照周代的“纳采、问名、纳吉、请期、迎亲”六礼从外村接来的、也有洞内相互通婚的。洞中人过逝,有鬼师,唱着我从东方来的苗族古歌送他东去回家。 我突然发现站在洞口可以听见洞中人说话的回声,可走进去回声却消失无踪。静,静得出奇。这一现象我想也许与顶板密布的“漩涡” 有关系。有专家说这洞穴在早期的发育阶段,由于地下水动力处于半充满洞空间,水势及流速很大,汹涌澎湃,掏蚀顶板

6、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刻蚀“漩涡” 。洞内声音清晰,推磨、舂碓也互不影响。但在洞外,洞内的鸡鸣、鸟叫,以及一点轻微的响动,都会以雷鸣般的声音传出,犹如巨大立体声音箱,在播放一曲远古的歌谣。 在这里生活的中洞人传承了祖先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他们深居简出,与世无争,享受着都市人梦寐以求的宁静与安祥;他们自给自足地过着的生活,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的桃花源吗? 然而,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桃花源美则美矣,但它的贫穷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各个民族的迁徙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犹太民族往城市迁徙,迁往世界各大城市,而中国的苗族则是往农村特别是边远落后的农村迁徙。苗族这种迁徙走向在

7、环境上给他们造成了物质上的落后。据说当地政府现在已经不打算再把他们迁出来住了,而是利用地理优势,利用好“穴居部落” 、 “山洞里的神奇苗寨”等招牌,打造一个对山里的人民带来经济收入的旅游胜地。然而,由于和山外世界的隔绝,再加上经济条件的滞后,苗族优秀的文化在这里散失严重,在中洞苗寨,没有几个人会唱苗歌,没有一个人会跳芦笙舞,婚俗丧葬等各种礼节都无法开展。 ” 虽然和外界接触不多,但洞中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偶像一户人家的竹墙上贴着两张孩子得的奖状,下面是一排刘德华的明星照。 在中洞接近洞底的地方,有一所远近闻名的“中洞小学” 。每日书声朗朗,使洞厅里显得生机无限。球场边有一个高约三米的蛙形钟乳石,

8、尤如张着大口的青蛙,接着从洞顶雨丝般下来的泉水。泉水顺着小竹槽流入小水池里,这水清洌爽口,足够洞里人畜饮用。 走进中洞小学,大山里的苗家孩子们正在接受教育,外来的自愿者老师和短期在这里支教的大学生们正在教他们识字、算数,汉语、英语一样不少的同时,来自贵州民族学院的苗族大学生们没有忘记自身的民族使命,教完苗文就教苗歌,跳了板凳迎宾舞继续跳芦笙团圆舞,小家伙们学得很带劲,和外来人打招呼时胆子比他们的父母还大。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也没有忘记帮助他们,在捐资五万多元给他们修建了教学楼后,又为他们送来了三台电脑,一套远程教育设备。 在离别中洞苗寨那天,我再次去了中洞小学,再一次看了看孩子们干净而又渴

9、望的目光。 相关链接: 中洞苗寨位于离贵州省安顺市 76 公里的紫云格凸河畔,经国家旅游局考证,是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后的洞穴部落。云南广南县的峰岩洞也是全村住在一个一平方公里的溶洞里,但那里的居民已经搬出了。 中洞苗寨有两个名字。一个叫格蹦村;一个叫格井村,准确的写法是“井” 字中间多一点,那是苗语,意为井中的水桶,读“蹦” 音,汉字的电脑上出不了这字,因此两字皆通) 。 交通:在贵阳枣山路的客运站坐车到安顺市,再从那儿坐车到紫云县城松山镇。从紫云县城每半个小时有班车发往水塘镇。先路过进入中洞的岔路,再往前走约一公里即水塘镇。从水塘镇至格井村没有班车,只能租农民的摩托车进去,也只能到山下。 上山有两条路:一条从格凸河方向进来,那是稍微好走点的羊肠山路,但时间约三四个小时。另一条从变电站方向上来,时间短一半,但路陡坡滑,杂草丛生,鲜有人走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