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1417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日本爱碧斯小南瓜、紫皮慈姑无公害生产基地培训教材来安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二七年元月目 录(1)前言(2)日本爱碧斯小南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3)日本紫皮慈姑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4)编者简介日本爱碧斯小南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产地条件生产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不受污染源影响或其污染含量限制在允许值内,生产基地5km(公里)以内及灌溉水源无污染存在,与当地南瓜至少保持1km(公里)隔离带,以防品种混杂。土壤要求肥沃疏松,PH值在5.56.8之间,农田基础设施完备,三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规定的要求,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

2、07.1规定。2、品种特性日本爱碧斯小南瓜为一代杂交种,皮色呈默绿色,为扁园形。全生育期120天,其中育苗期2025天,大田生长期100天。单瓜重1.52.5公斤,每667m 2(亩)产量15002500公斤。3、育苗3.1育苗时间与育苗方式3月25日前后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小弓棚保护营养钵育苗。3.2壮苗标准日历 苗龄2025天,苗高1215cm(厘米),真叶23片,茎粗0.50.7cm(厘米),根系粗壮,叶子完好,无病虫害。3.3营养土配制以年前深耕的大田表土,加适量草木灰(土灰比8:2)和复合肥(按每方土添加45%的复合肥1.25公斤)喷适量的水均匀混合,营养土温度以手握成团,1.2m(米

3、)高度落地即散为宜。调匀的营养土含水量为7080%。制成的营养土用农膜覆盖后备用。每立方米营养土一般可制10cm(厘米)口径的营养钵33003500个。3.4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凉晒12天,再用5055的温开水浸种15分钟边浸边搅拌,后用冷水继续浸泡45小时,捞出晾干种子表皮水分,即可播种。3.5播种选用口径为10cm(厘米)的营养钵,先向钵内加2/3的营养土压实摆放在苗床上,苗床宽度1.21.5m(米)。将晒干的种子平放在营养钵中心,再将种子用营养土覆盖,厚度略低于钵口,约覆盖1cm(厘米)厚土。喷一次小水后,营养钵本上平盖一层地膜,再加盖小拱棚。3.6苗期管理播种45天后,出苗50%时揭去小弓

4、棚内的地膜。齐苗后苗床要喷一次水。苗期水份管理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如营养土蓄水能力差,或在生长期遇到持续高温天气要适时补水。爱碧期小南瓜喜温、不耐寒、高温高湿生长速度快。育苗前期要做好保温,如夜间气温过低小弓棚加盖草帘。中期小弓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超过28时要放风降温。定植前57天,根据天气情况逐渐揭去水弓棚四周的薄膜进行炼苗,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幼苗生长前期持续低温,易形成僵苗,中后期如温度过高生长过快,定植后形成雌花的节位远。4、大田栽植4.1整地施基肥12月份前要深耕冻垡,定植前结合整地重施基肥。基肥以施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每667m 2(亩)施农家肥15002500 kg

5、(公斤),每667m 2(亩)施尿素1520 kg(公斤)磷肥4050kg(公斤)或每667m 2(亩)施20%优质有机无机复合肥4050 kg(公斤)或每667m 2(亩)施45%复合肥3040kg(公斤)。农家肥,大田面上施肥量占1/3,垄底施肥易2/3。化学肥施垄底。垄宽0.7m(米),垄高0.3m(米),沟宽30cm(厘米)垄中心中距2.7m(米)。4.2定植当幼苗达2叶1心时,约在4月15号前后,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定植。定植时要浇足定根水。株距0.5m(米),每667m 2(亩)栽培500株左右。定植后垄面覆盖地膜,划“丁字口”使瓜苗露出地膜,并用土封实垄边和瓜苗周围的地膜。也可

6、先在垄面上覆盖地膜,后破膜定根瓜苗。4.3枝蔓管理在瓜苗长到4片真叶时,选晴天摘心,促使侧蔓即早萌生。当侧蔓生长到10cm15cm(厘米)时进行定蔓,每株选留2条生长均匀的健壮侧蔓,其余侧蔓从基部摘除,以后侧蔓上萌发的子蔓也应摘除。当侧蔓生长到0.50.6m(米)长度时,将两条侧蔓按相反方向进行第一次压蔓,株与株的侧蔓成平行状。以后每隔0.4m(米)压1次蔓,共压蔓23次。4.4花果管理开花期如遇阴雨天气,每天上午69时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及时套袋,当幼瓜长到0.25kg(公斤),约有拳头大小时定瓜。每条蔓留1个瓜,每株留2个瓜。其余雌花或幼瓜及时摘除。定瓜后侧蔓要及时摘心。并用秸杆将瓜垫起,

7、采收前1015天要转换南瓜着地位置,翻动瓜的手势要轻以免摘掉南瓜。瓜转动后可保持整个瓜的成色一致。4.5中耕除草与肥水管理定蔓后,结合追肥全面进行中耕除草。在垄两边开沟施催蔓肥每667m2(亩)45%。优质复合肥1520kg。施肥后全园翻耕一次,深埋杂草。结果前如遇持续高温天气旱情严重时,可沟灌跑马水。定瓜后施催果肥每667m 2(亩)在垄面穴施45%优质复合肥1015 kg(公斤)。座果后要做好抗旱排涝工作。6、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化学农药使用严格执行日本食品农残肯定列表制度。6.1病害防治6

8、.1.1根腐病 为真菌性瓜类腐皮镰饱菌所引起的病害。主要侵染瓜根及瓜苗的基部。瓜苗定植后如遇长期高温、高湿天气或连作地、低洼地、粘土易发生该病。初呈水侵状,后腐烂。茎缢缩不明显,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别于枯萎病。后期病部往往变槽状,留下丝状维管束。病株地上部初期症状不明显,后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的则多数不恢复而枯死。防治方法 避免重茬,有条件的与十字花科、百合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高畦栽培,认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苗期发病要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根腐灵3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

9、剂1500倍液。6.1.2细菌性缘枯病病原菌为边缘假单胞菌。叶部染病,初呈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为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周围有晕圈;严重的产生大型水浸状病斑,由叶缘向叶中间扩展,呈楔形;叶柄、茎、卷须上病斑呈水浸状,褐色。5月中旬,田间湿度过大时易发生该病。防治方法 用50温开水浸种15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预防缘枯病,在发病初期选用2%春雷霉素液剂30004000倍液,或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或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6.

10、1.3白粉病病原菌为瓜类单囊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6月上旬遇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时易发生该病。防治方法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喷雾2%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或3%多氧清水剂600900倍液预防白粉病。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硐(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6.2虫害6.2.1地老虎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均属鳞翅目夜蛾科,其中以小地老虎危害最重。南瓜幼苗定植后的2个星期内,地老虎幼早常咬食近地面的茎部,致使整株死亡,造缺棵断垄

11、。防治方法 瓜苗定植后投放毒饵诱杀地老虎幼虫。秕谷、麦麸、豆饼、棉耔饼、玉米碎粒等5kg(公斤)炒香,拌90%敌百虫30倍液0.15kg(公斤)制成麦饵,每667m 2(亩)施用1.52.5kg(公斤)在傍晚撒施诱杀地老虎幼虫。设置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也可在瓜苗定植后2周内用2.5%溴氰菊脂(敌杀死)20002500倍液。2.5%联苯菊脂(天王星)乳油1500倍交替灌根。6.2.2红蜘蛛主要为朱砂叶螨,属蛛形纲,蜱螨叶科,以成、若螨在叶背面吸食营养。5-7月份遇干旱年份易大发生,先是点片发生,而后是扩散全田。防治方法 南瓜定后,要清洁田园灭除田间杂草,5月中旬检查瓜田,如发现叶背面有红蜘

12、蛛,可0.5%藜芦碱醇(虫螨灵)溶液8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或喷洒2.5%联苯菊脂(天王星)乳油15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6.2.3蚜虫主要为棉蚜,属同翅目蚜科,以成、若蚜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作物叶液,年发生2030代。南瓜定植后有翅蚜迁飞到瓜田繁殖危害。高温高湿和降雨冲刷不利于生长发育,危害程度也轻,通常窝风地受害重于通风地。防治方法 蚜虫点片发生时喷0.2%苦参碱5001000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800倍液,或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日本紫皮慈姑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产地条件生产基础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农田基础设施完备。不受工业“三

13、废”以及城市垃圾等污染源影响,生产基地5km(公里)及灌溉水源无污染存在。土壤软细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以PH值67壤土或黏壤土为好,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规定的要求,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规定。2、育苗选用从日本引进的紫皮慈姑。该品种属性晚熟,全生育期210天左右,其中秧田苗生长期在90天左右,大田苗生长期120天左右。平均单株结慈姑1216个,慈姑似径3.0cm(厘米)左右。平均单株结慈姑0.25kg(公斤),一般每667m 2(亩)产里750kg(公斤)。该品种肉质坚实、香味较浓微苦,富含维生素、淀粉、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属优质品种。易作慈姑晚水栽培。通常

14、我县日本紫皮慈姑在4月中旬育苗,育苗前先建立秧田。每667m2(亩)撒施45%优质复合肥30kg(公斤)后,带水耕耙23次,做成宽1.31.6m(米)的秧田,秧田之间留30cm(厘米)的操作道。将预先在室内贮藏的顶芽中茎0.40.8cm(厘米)的球茎或折芽,栽于秧田中,株行距为1013cm(厘米),每667m 2(亩)秧田用种量5075kg(公斤)。秧田与大田苗移栽面积比为1:810。育苗前期浅水勤灌,一般保持水层深度为35cm(厘米),中后期水层逐渐加深至810cm(厘米),一般在幼苗三叶期和割叶后各追施肥1次,每667m 2(亩)每次施尿素7.5kg(公斤)。幼苗移栽前1个月左右时间,约在

15、6月中旬前后割叶蹲苗。移栽苗壮苗标准为日历苗龄90天左右,株高80cm(厘米)左右,叶片肥厚,叶色浓绿。短缩径粗在1.21.5cm(厘米)。在慈姑育苗期主要病害为黑粉斑点病,播种前种球用77%可杀得1000倍液或用粉锈宁1000倍液浸种1530分钟,在发病初期可用3%多氧清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53.8%,可杀得2000乳剂1200倍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5月底6月初注意防治一代二化螟和大螟,可用青虫菌(苏云金杆菌)6号液剂500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发生蚜虫,可用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3、大田栽植晚水慈姑的移

16、栽时间为7月中旬8月上旬,移栽时间宜早不宜迟通常以7月20号前后移栽为宜。幼苗移栽前大田深耕晒垡后,每667m2(亩)施农家肥15002500kg(公斤),磷肥4060kg(公斤),尿素25kg(公斤),或每667m 2(亩)施25%有机无机复合肥(N:P:K为9:5:11含有机质为20)5060kg(公斤)。带水旋耕,耕层深度20cm(厘米)左右。整地质量要求做到田平、泥碎、杂草净。幼苗栽植前,去除秧苗叶片,化保留叶柄长35cm(厘米),田间水层保持23(厘米)。栽植密度,行株距为4040cm(厘米),每4行间距50cm(厘米),每667m 2(亩)约栽植38004000株。秧苗插入土中深度为10cm(厘米)。栽后保持大田5cm(厘米)深水层,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水层可加深到1520cm(厘米)。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植株封行前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