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39878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1. 文明是文化现代化。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C)A.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B.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D)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C.社会公平D.公平和正义3.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C. 实现充分就业 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核心问题就是 (

2、B)A.企业应拥有资产所有权B.企业应拥有法人财产权C.企业应拥有宏观调控权D.企业应拥有行业管理权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D.实现共同富裕6. “十一五”规划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A.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B.不断推进共同富裕C.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D.不断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多项选择1. 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 (ABCD)A.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B.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把促进入的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D.把促进人的

3、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2. 全面的发展观主要是指 (ABCD)A.人的全面发展B.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C.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D.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3. 协调发展主要是指 (ABCD)A.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B.人与入的全面协调发展C.人与社会及社会各阶层的协调发展D.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4.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 (ABCD)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

4、利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5. 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 (ABC)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C.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D.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6. 建设和谐社会,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BCD)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C.创造才能得到发挥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7. 建设和谐社会,诚信友爱是指 (AB)A.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C.全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D.全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5、和管理,要建立的社会管理格局是 (ABCD)A. 党委领导 B. 政府负责 C. 社会协同 D. 公众参与9. 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包括 (ABC)A、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B、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C、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的完善D、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最终建成的社会管理网络是 (BCD)A政府服务能力同社会监督能力互促 B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C政府行政能力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 D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

6、11.在社会建设方面,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要求包括_ABCF_。A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B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 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D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E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三、辨析题1. 坚持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修正和调整。答案要点(1)所渭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依赖于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同

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因为要比较充分地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新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惟一目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健康需要。同时,以人为本与经济发展又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才能得到充分实现;也只有以人为本,依靠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什么“经济至上主义” , “经济至上主义”是见物不见人,为经济增长而增长,既与以人为本相对立,也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和宗旨。2. 以人为本是与以物为本相对立

8、的发展观。答案要点(1)要注意克服以物为本的发展偏向,所渭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依赖于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宗旨,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相对立的,后者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把人作为物来对待,甚至凌驾在人的价值以上,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如马克思批判过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等。(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但是也出现过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偏向,如为政绩只追求经济增长指标,为生产而不顾人的安危健康,为赚钱而不择

9、手段等,都是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相背离的。四、简答题1.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什么?答: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有:(1)社会稳定功能。 (2)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 (3)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4)经济调节功能。五、论述题1. 怎样理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答案要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0、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的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

11、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同实现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也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证。2003 年以来抗击非典的斗争,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应当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不仅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各种服务部门的发展。我们过去常说,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1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对的,但这个提法还不全面,实际上还应包括满足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包括使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些方面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精神,全面认识发展的目的和内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13、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特别是医疗卫生、全民健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与东部地区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过去长期物资短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因而特别重视经济发展神茧开放以来。我旧纤济高速发肤,亿淌足人民物质:活的需要方向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特别是医疗卫生,全民健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与东部地区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协调的矛

14、盾越来越突出,过去长期物资短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因而特别重视经济发展,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我国发展阶段有了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同时有必要也有条件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要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和

15、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在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答案要点:(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

16、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六、分析题1.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材料 1从 1978 年到 2004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从 133.6 元提高到 2936 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从 316 元提高到 9422 元。城乡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