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38856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的教师到底应拥有什么样的有效教学理念,掌握哪些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格外的迫切与重要了.一,关于有效教学理念的界定关于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源于 20 世纪初的教学科学运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同仁的关注.其中教学是艺术的教学观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随着 20 世纪后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有人提出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的观点.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

2、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的 教学是一个由外部的实在世界,内部的心理世界以及行为世界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结构系统.外部世界指客观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以及物化了的精神活动产品,如教科书,教学软件等.内心世界指师生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状态的过程.行为世界指课堂内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等具体可感知的师生活动方式与操作系统,它既离不开一定的教学设施,手段为载体,又集中反映出一定教学思想,内在素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比其它两个层面

3、更直接.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进步,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二,国外关于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自 20 世纪初,国外开始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研究出了很多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1,关注教师特征20 世纪上半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 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

4、主要研究了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是斯蒂文思,弗洛伊德,卡特尔,赖安等人的研究.斯蒂文思的研究发现,教师们课堂上所提的 66%的问题属于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的.弗洛伊德的研究发现,教师们所提的问题中 77%的答案要求的是具体的事实.卡特尔的研究发现,描述好教师品质的词依次为:个性与意志,才智,同情与机智,思想开放,幽默感.由此可以发现,20 世纪初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而在近来的研究中,已不只是

5、从教师人格特征来看问题,更加注意了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就,学生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2,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活跃而丰富的,已经由研究单一的教师因素,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研究表明,有效教学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心理学家加涅就提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此外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布鲁纳指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提倡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去思 考,去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

6、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自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 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奥苏贝尔则按照学习的内容 ,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按照学习所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既包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教学有效性已经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上,并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师生的交往在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中,良好的师生交往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

7、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更强调了合作,交流,共同体 对教与学的作用,强调文化 ,社交,活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习被看作是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师生交往永远是教学的核心.所要指出的是,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将面临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以便使学生学得更好,与能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两难问题.由此势必将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如:通过相互对话学生们能学多少 对话很重要,但如何使对话更有效 教师掌握提问的方法有哪些 全班性的讨论值得吗 什么是最好的组织小组讨论的方法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师生之间的交往.健康的,富有创建性的,既能体现教师权威与纪律,又能体现平等与关爱给予的交往形式是当前较为倡导的.关注教师教

8、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都提出了教学策略的问题,可以说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策略.对教师而言,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已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到底有多少种教学策略,这难以统计,比如数不尽的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等都是以专著或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对学生而言,则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除听,说,读,写,算这些的基本技能外,更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等等.3,关注环境的影响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

9、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教学情境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外又一影响教学成败的因素.沃勒芮等人研究认为,把握环境的影响或者为所有学生设计有效的环境应遵守以下几条原则:环境轻松舒适.如灯光的亮度(阅读区的灯光可以亮一些,而讨论区的光线可柔和一些 )温度,空气,色彩,学习用具和家具等都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班级人数的多少.环境有益于教与学.有明显区分的学习区,不拥挤,不互相干扰,易于教师指导与监控.整个环境要组织得整齐有序,便于拿取和放回学习的材料.环境宽畅,有足够的学习材料 .研究表明,摆放宽松的座位,不容易造成偏离任务的行为;学习材料和用具投放充足,不容易造成争强或等候.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丰富的

10、物质环境,有助于学习.4,关注微格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微格教学发端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是为培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而设计的.通过选取短小精湛的教学片断,在导师(老教师) 的指导下,一般 34 名学员(青年教师)一组,同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共同备课,施教时一位成员执教,其他学员扮演学生,让受训对象就某一教学片断施行 510 分钟的教学,并将教学实况录像.结束后,导师与学员一起对教学进行总结,反复观看录像,评议教学情况,多次反复,达到提高受训者教学能力的目的.微格教学技术不仅提供了在控制条件下的练习,避免了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由于新手经验不足而带来的教学失误,而且为教学反馈提供了技

11、术上的支持微格教学缩短了新教师成长的周期.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一个是以模型,图表及基于视听技术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视听媒体及其组合(复合媒体) 为特征的视听教学;另一个是在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无论是微格教学技术,还是多媒体信息技术都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但那种机器可以替代教师的预言始终还是难以实现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年 6 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自 2001 年下半年开始实验以来,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四年的时间,广大教育工作者已

12、经逐步树立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也试图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框架.钟启泉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进行了解读,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 ,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1,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强调教师要有对象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强调教师要有全人 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 (即新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

13、同于生产效益 ,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2,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过程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依据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对纲要进行了解读,并将有效的教学过程分为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

14、,教学的评价三个阶段.教学准备策略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 ,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并规定了教学目标的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如过去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应具体为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

15、能写出三种解题方案.由教学准备的结果所引发的是对教案的管理.教案应根据课堂情境进行调整,它对新教师和欠胜任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但对合格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却弊大于利.教案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专家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教学实施策略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类.主要教学行为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或需要处理的内容,行为类别包括呈示行为(如语言,文字,声像,动作), 对话行为(如问答,讨论),指导行为( 阅读指导,练习指导,活动指导). 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质量,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事先准备程度是主要教学行为的决定因素.辅助教学行为指向课堂中的

16、学生或情境中的问题,行为类别包括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效的课堂交流,课堂强化技术,积极的教师期望.辅助教学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课堂经验与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学机智.课堂管理行为指向课堂中的学生所发生的破坏性行为或偶发事件,教学效率,行为类别包括课堂规则,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课堂规律模式,课堂时间管理.教师的课堂经验与专业技能,人格素养是决定课堂管理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教学评价策略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习结果评价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四,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及建议1,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学目标的整齐划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舍简求繁;过分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无关信息提供的较多;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人灌走向机灌;过分依赖课件,教师被机器所控制;课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课件.课堂讨论流于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