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5590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康乐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乐一中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年级:高二级(文科) 科目:历史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注意:第 I 卷(选择题)答案全部涂到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小题 6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D忠孝有道,人

2、际关系要和谐2.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Axial Age) ,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3.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

3、并作,各引一端” ,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其原因有(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采纳有利于各自统治的学说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改变了学在官府局面,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A B C D5.汉初,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6.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 )有利于加强君权 包含了儒学的“仁政”思想使儒

4、学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完全继承了先秦“民贵君轻”的思想A B C D7.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地继承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8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9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 。但在

5、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10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以上观点反映了 (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11智者学派是公元前 5 世纪出现在希腊的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

6、“哲学之父” B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C主张知识即美德 D创立了逻辑学12下列思想或观点反映了人文精神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A B C D13.普罗泰戈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B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C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 D重视人而怀疑神14苏格拉底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把智慧和感觉区别开来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7、C开创了精神治疗术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进程中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两者的相同点是( )A.都反对宗教信仰 B.都提倡理性王国 C.都反对专制王权 D.都批判封建主义16.孟德斯鸠和卢梭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共同的政治主张是( )A君主立宪 B民主自由 C信仰得救 D三权分立17右图是 1581 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 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 产生巨大错误的原因是( )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 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 D.天文地

8、理知识匮乏18. 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 “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A.天斌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19.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

9、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20.在某地发现一座古墓,经考古专家初步推断,它可能是一位具有一定身份地位者的墓,墓中有大量的随葬品,其中有青铜剑、手抄本的离骚 、唐三彩、雕版印刷的唐诗、活字印刷的唐诗等。请你根据自己所具有的历史知识,判断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可能是A.战国 B.唐代 C.宋代 D.元代21.元朝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订了授时历 ,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基本相同。 授时历其名称取意于“敬授民时” 。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的特色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 “重农”政策的体现中国古代很早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世界A B

10、 C D22.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 、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既注意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又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验。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极为强调实用科学技术 B注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C重视理论的概括和抽象 D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2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25.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

11、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材料描述的书法形式是 ( )26.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具有“书画同源”的重要特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书法艺术起源于绘画艺术 B.绘画艺术起源于书法艺术C.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具有相近性 D.书法艺术就是绘画艺术27. 2004 年 8 月 29 日,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张艺谋选择了以京剧为主轴的八分钟中国表演,让在场的观众大开眼界。张艺谋选择京剧的理由是(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12、2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B C D2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制度30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可能发生在A古代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

13、启蒙运动时期第卷(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材料三 奴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 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材料五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美德即知识,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

14、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8 分)(2)概括指出材料五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 分)(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3 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6 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材料三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鲁迅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得当之处) ;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