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4683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40小题,每题 1.5分,共 60分)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当前我国人口增长处在图中所示的哪个阶段A. B. C. D. 2.关于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高-高-低模式 B.世代更替快,人口增长快C.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下图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 34 题。3.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A 1% B 2% C 3% D 4%4.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 “高低高”模式C.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 “低低低”模式5.目前发展中国家人

2、口迁移的方向是A. 由农村到城市迁移 B. 由城市到农村迁移C. 由城市到城市迁移 D. 由农村到农村迁移6.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 B国家政策的影响C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读图,回答 78 题。7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 8 000 B. 10 000 C. 6 000 D. 4 5008.下列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

3、桶短板的是A. 四川水力资源 B. 山东气候资源C. 黑龙江矿产资源 D. 内蒙古水资源9.许多旅外华人喜欢聚居在一起,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国家政策的影响 B民族文化的影响 C交通条件的影响 D地形气候的影响人口死亡率(%)0 1.02.03.03.02.01.04.04.0 人口出生率(%)甲乙下表是我国 1981年 35岁到 45岁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情况,依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回答 10题。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以上农村 478 399 352 317 222城市 397 314 260 221 19210.能正确反映出农村、城市妇女生育子女与文化素质关系的描述是A文化

4、素质与生育子女数在农村呈正比例关系B文化素质与生育子女数在城市呈正比例关系C. 文化素质越高,妇女生育的子女数相应减少D文化素质越高,一般会降低妇女的生育能力下图为我国 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西部省份 B江苏城市化水平高于辽宁C南部省份城市化水平总体高于北部省份D山西城市化水平最低12广东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知名度高 C经济水平高 D矿产资源丰富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14 题。13.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

5、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交通便捷 D传统工业集聚14.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低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右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16 题。15.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状,地质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16.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据此完成 1718 题。17.温室大棚能种植反季节蔬菜,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改变大棚内的A水分条件 B

6、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 D光照条件18.在自然条件下,我国冬季能种植西红柿、黄瓜的地区位于A海南岛 B东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黄河三角洲19.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形条件差异 B政策导向影响 C水热条件差异 D饮食习惯影响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区域示意图” ,该区域人多地少。读图完成 2021 题。20.图示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21.依据该区域的条件,甲村不适宜发展A.淡水养殖 B.农家一日游 C.商品

7、稻生产基地 D.柑橘、茶叶生产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回答 2223 题。2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比重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最大,潜力最大的是A. 玉米 B. 大豆 C. 水稻 D. 粮食23.上题正确选项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 B.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C.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 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较大2009年 3月 18日,国家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结合右图,回答 2425 题。24.汇源果汁、可口可乐生产厂的区位

8、选择分别属于A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C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25.可口可乐公司欲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原因是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右 图 为 某 区 域 五 个 村 落 的 分 布 示 意 图 。 读图 , 回 答 26 27题 。26.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A. B. C. D.27.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热带岛屿。2010 年国务院提出建立海南国际旅

9、游岛。下图为其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 2829 题。28海南铁路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保护中部生态区 B便于旅游观光 C受地形因素影响 D加强区域间联系29海南南部未来的开发方向是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B开发热带海岛观光C大力发展造船工业 D发展水产养殖业贵州省贵糖集团推行的循环经济模式使产生的废弃物利用率达 95%以上,占总产值的 67%,超过蔗糖主业。下图为该集团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读图完成 3031 题。30.右图中,与制糖工业投入结构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31.有关该集团生产工艺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B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了所有的污染C是一种清洁生产方

10、式 D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32.如果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原油,最佳的运输方式应是 A管道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铁路运输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右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完成 33题。33.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偷猎 B栖息地的丧失 C外来物种入侵 D其他原因34.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A粮食产量高 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读右图“再不行动,自由女神就要淹入大海了!”宣传画,据此回答3536题。 35.这幅画所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

11、灾 B.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C.全球性干旱造成水资源供给不平衡 D.经济全球化的工业发展使海水污染严重36.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减少含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量 大力植树造林 停止一切小汽车的生产A. B. C. D.37.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的人地关系是A “人定胜天”思想 B “地理环境决定”思想C “恐惧依赖”思想 D “天人相关”思想38.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的时间是A人类社会发展早期 B农业革命以后 C工业革命以后 D现代39.下列行为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是A.毁林开荒

12、 B.滥捕滥猎 C.控制人口 D.过度消费40.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是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二、双项选择题(共 15小题,计 30分。每小题有两个答案正确,选对一个得 1分,全选对得 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城市按功能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区、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等。回答 4142 题。4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A自然地理条件 B产业结构特征 C经济发展水平 D人口分布密度4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点有A批发活动频

13、繁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商贸活动集中 D以工业生产为主读下图,回答 4344 题。43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20 世纪 7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十分缓慢B1995 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C2000 年,我国城镇人口的数量超过农村人口D2010 年,我国城市化已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44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其解决的有效措施是A鼓励使用私家车 B建设城市新区 C综合治理“三废” D禁止农民进城45.城市是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般由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街道、医院、学校、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组成。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强烈的地区,高楼林立,地面硬化,绿地较少。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的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要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