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案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4139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8课《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 第7课改革开放的展开 导学案 备课教师:马 惠1八年级下 第8课改革开放的发展 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2、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学习,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3、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的位置。4、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了解,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学习过程:知识重点:一、对内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放

2、宽政策:率先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两省份:中共安徽、四川)意义: 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把责任、权利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2、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城市)时间: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首先在四川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1984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基本任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内容: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3、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岛地位: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加强对外贸易,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推进经济改革,加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有效的示范作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2、 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3、 农村是如何改革的?效果如何?4、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5、我国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6、为什么要建

4、立经济特区?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些?其中哪个城市发展最迅速?三、合作探讨;你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国策是否正确?请说明自己的理由。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八年级下 第7课改革开放的展开 导学案 备课教师:马 惠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C、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D、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最早在农村开始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两省是 ( )A、湖北、湖南 B、安徽、四川 C、广东、福建 D、江苏、浙江3、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5、( )A、平均分配 B、集体承包 C、包产到户 D、国家分配4、我国农村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是 ( )A、土地转归给个人所有 B、允许土地买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人民公社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体制改革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已经开始 B、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进行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所有的基础上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6、下列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措施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城市推行

6、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B、解放社会生产力 C、促进经济发展 D、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8、1980年、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措施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开放上海浦东9、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B、引用外资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实施的重大举措是 ( )A、开始引进外资 B、设置经济特区 C、开辟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经济开发区 D、正式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1、改革开放中被称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7、 )A、珠海经济特区 B、汕头经济特区 C、深圳经济特区 D、广州经济特区12、1980年我国设立了首批经济特区,特区数量最多的省是 ( )A、山东省 B、福建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1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内地 沿海经济开发区A、 B、 C、 D、1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 (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政企分开 C、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

8、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极性高涨。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材料三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期”流传于民间)材料四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什么措施,它开始的时间、主要文件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二说出所采取措施的历史意义。(3)造成材料三反映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4)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政策已初见成效?(5)结合四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八年级下 第7课改革开放的展开 导学案 备课教师:马 惠3拓展延伸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开始了对外开放,近代的开放和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两者有什么本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