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3993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组织结构发展趋势摘要 学校组织结构是教育管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学校组织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革。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材料分析,揭示了目前高校组织结构现状,并预测大数据影响下高校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即将向扁平化、虚拟化、弹性化、超文本组织混合化等方向发展。并通过高校相关案例作为说明进一步阐释其发展趋势。关键字:高校,组织结构,大数据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对教育的变革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在各种新兴技术中,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从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教育现状和教育问题。组织结构是高等

2、学校存在、发展的依托,组织结构的形式对高校功能的实现显得非常重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就必须同时进行变革。传统的高校组织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科层制组织结构的特点,科层制是一种将学校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学校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这种科层制组织结构下的学校,注重的是组织秩序的维持和稳定,而不是组织效率的改善与追求,注重的是上级主管部门指令的执行,而不是指向学校的自主发展。也就导致了“科层制与教育的专业化之间、科层制管理的目的与学校教育目的之间的矛盾”两大矛盾 1。科层制组织还存在机构重叠、管理层级过多、人治高于法治、教育应有

3、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教育目的难于实现的弊端。如今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已不再适应新的环境,高校的组织变革一方面随技术的进步和学校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同时变革的思想、理念、技术、过程、结构、文化、方法也随着管理的实践与研究的深入而日益丰富和深化。现代高校的使命、职能、规模、技术等正发生巨大变化,而大数据为高校组织结构的变革更是加了一把催化剂,高校组织结构创新便成为必然。2.当代高校组织结构现状2.1 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制观1 张新平. 中小学的组织结构及其变革:基于三所学校的个案研究J. 教育学报,2014,(01):101-108.最普遍认为学校的组织结构为科层制,科层

4、制最早出现是韦伯在其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构建的一种基于法理的、以实现高效率和合理化为目标的、理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其特征是:效率与合理化、分工与专门化、法规条例、权威的层级节制、非个人取向、终身事业取向等 2。科层制被很多学者看作是认真、精确而有效的行政管理的一种典范,具备了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保障。美国学者阿博特最早把科层制运用到学校管理中,认为“学校组织具有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学校内部具有明确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教职员工按照自己的职务、责任以及工作的质与量取得工资” 3。这种管理方式在当时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科层制成为各类学校组织的必然选择,并得到迅速普及,促进了学校管理

5、且取得显著效果。按照科层制组织原则,学校全部职位分成校长、副校长、处长、科室主任、教师、学生等若干等级,构成学校内部完备的层级节制系统。学校管理人员与教职员工、学生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完全建立在职位关系之上。 “学校的人员都绑定在自己有限的职位上,每个人都从自己完成任务的角度考虑,盲目追求高效,却不能达到组织的有机结合” 4。但是科层制过于严格的规章制度与权力划分,导致权力集中、等级森严、责任回避等问题,造成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冲突、教育内涵的偏离、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受到抑制,学校的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且这种组织结构“自身的权力扩张机制和目标置换功能,使其过

6、度干预学校内部管理,而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扭曲和不畅,使科层制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全方位了解学校的信息,造成管理不到位或管理错位现象,使学校组织运转低效 5。2.2 学校组织结构的多元管理观但是有学者指出 6,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管理不再仅仅是科层制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而呈现出了多元的管理。在组织理论中,一般把组织的整合机制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科层机制、文化机制和市场机制。任何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都是这三者的一种整合,只是根据组织不同性质每种的占比不同而已。在高校中,科层、文化和市场三种机制在中国大学组织中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但是,中国刚刚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 张新平. 对学校

7、科层制的批判与反思 J. 教育探索 2003(8).3 田恒平. 科层制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化 J. 教育管理 2007(1).4 栾曦. 科层制的层级结构对学校管理的负面影响及其改进J.现代教育科学 普教研究 2010(2).5 刘建强. 学校组织变革之“功能要素” 取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06):70-75.6 金顶兵,闵维方. 研究型大学组织整合机制的案例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2):86-92.体制转型,市场机制在大学中的运用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原有大学组织整合机制的主要差异是对科层机制和文化机制的运用程度不同。作者通过对 A 大学和 B 大学这两所比较著

8、名的研究型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学术人员工作的协调控制以文化机制为主,两所大学较少对学术人员的工作进行计划、监督和控制,并且大学中学术人员工作的协调更多地依赖文化机制。管理人员工作的协调控制也部分地依赖文化机制,但与学术人员相比,则较多地运用了科层机制。两所大学的组织决策中,学术人员分享一部分权力,但主要权力由校和院系的行政控制;学术机构以正规化的方式来行使学术权力。在宏观层次上,两所大学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科层机制。两所大学的组织决策都是由校和院系行政控制主要权力,组织中有明确的权力等级结构。同时两所大学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规章制度进行组织的控制和协调。而从微观层次上来看,大学组

9、织内部不同系统如学术系统和管理系统,其整合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学术领域特点不同,整合机制也有所不同。2.3 学校组织结构的混合型发展有学者 7从另一个方面来探讨了高校的组织结构,认为目前学校组织结构大多为紧密耦合型的结构,也就是类似于科层制的管理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学校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以明确规则为主线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这种结构束缚了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而松散耦合则为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 ,这种管理方式下,系统中的每一个部门可针对实际需要自行调适;如果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门发生困难或解组的现

10、象时,将不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系统中的每一成员或团体均拥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而目前学校组织结构的管理趋势应当构建一种混合型的学校组织,即在逻辑上将松散耦合型与紧密耦合型两种显性化的学校组织结构看作一个整体,既能抓住层级制所带来的集权和协调性的好处,根据各个层级对学校组织系统要求的不同,动态地对学校组织进行变革,同时又能尝试利用更加分权的组织结构的优点,较好地克服传统理性官僚组织机制在学校组织环境中的缺陷,对学校组织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2.4 小结当代学校组织结构大部分为科层制。这种制度最开始的适用是在工业化背景下,具备的特点是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等。在学校中,科层制能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但也存在

11、一定弊端,如过于官僚化,不够灵活变通等。有学者指出,高校的组织结构并不是单一的科层制结构,7 蒋园园. 对教育变革再思考:一种新的混合型学校组织结构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09,(02):44-48.是多元的管理结构。在学术方面为文化制,在行政管理方面则更多偏向于科层制。还有学者则提出学校组织结构应该向混合型结构发展,即松散耦合与紧密耦合的有机结合。3.大数据时代高校组织结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大量或海量的数据,2010 年 2 月它最早出现在经济学家杂志的篇题为The data deluge的文章中,被认为是“大数据”概念的起源。2

12、011 年 5 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表了一篇题为大数据:未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大数据”进行了界定,即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从此“大数据这个词汇开始出现并愈来愈流行。大数据的特点:总结“大数据”的特征,最广泛被人引用的是国际数据公司给大数据定义的四大特征,也称 4V,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ast) 、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 、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和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 8。对学校的组织结构的变革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讨:3.1 扁平化信息的

13、便捷获取使得组织结构越趋向于扁平化发展,减少了中间层。1965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教授最早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构想,也即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技术缩短了组织成员之间交流和联系的时间与空间,信息技术的这种特点与高校的组织管理相结合,引起高校管理组织规模缩减,使高校组织模式由金字塔型向凸型转变。执行层与决策层的直接联系与沟通,能够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扩大领导层的管理幅度和范围,从而逐步缩减中间科层组织机构 9。高校教学层次将拥有更多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减少了中间管理层,而校领导层仅有少数成员。另外,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组织所有部门和人员应充分了解、掌握各类信息,更直接地面对外部环境,这

14、也要求尽量减少中间层次。计算机网络使部门界限不再严格地按原来的部门、地域和层次划分,管理者可以管理更多的下属。下面以芝加哥大学的组织结构来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在大数据的影响下,组织结构逐渐趋于扁平化发展。下图为芝加哥大学的组织结构图:8 刘纬纬. 大数据给传统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6):43-44.9 王仕会,成文. 信息化时代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4):17-18.美国芝加哥大学是在董事会(TheBoardofTrustees)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芝加哥大学校长下设置了负责大学各项事务的主要的领导共有 16 个,其中包括了

15、1 个大学教务长和负责战略、招生、财务和学院事务等的 11 个副校长,此外还有大学秘书部、学生监察和两个实验室的主管。这就是说,芝加哥大学校长的管理幅度为 16。在大学教务长下设置了本科生院、研究生院,6 所专业研究学院,5 个行政事务 4 个研究、教学的教务长代表,东方研究所主管,城市学院改进中心,还有博物馆、出版社和图书馆的主管,一共有 25 个中层领导。所以大学教务长的管理幅度为 2510。我们可以看出,整个芝加哥大学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巨大的扁平型。按照古典组织的理论,一个领导者应该管理下属不超过 6 个,这样才能紧密的控制下属。而现代组织理论,管理幅度已经扩大了将近一倍,在像通用电气这样

16、的大企业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已经拓宽到 10-12 个。10 邵婷婷. 美国大学组织结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变的便捷且快速,这大大的削弱了中层管理者传达信息的作用。并且使得一个领导也可以向更多的下属传达信息,并且通过大数据的影响,对更多的下属进行数据化和网络化管理,为组织结构扁平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3.2 虚拟化信息共享的全球化使得学校逐渐趋向于无边界化,甚至出现虚拟学校。如开放大学中,远程教育,mooc 课程等。学校可以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将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等连接成网络,互享对方的学习资源。突破学校有形的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逐渐走向无边界组织形式 11。所谓虚拟化就是突破原有组织的有限界限,弱化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借用外部资源和力量,结成动态的联盟形式。基于网络的大学组织结构是在传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作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