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3429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a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A)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Fe 56 O 16 H 1 第卷 (非选择题 共 44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氢元素有 lH(氕)、2H( 氘)、3H(氚) 三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H、2H、3H 为同素异形体 BlH、2H、3H 的中子数相同ClH、2H、3H 互为同位素 DlH、2H、3H 的质量数相同2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

2、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 HClO 可以类推出氟元索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F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4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 氧化性依次增强CC 、N、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5同周期的 X、Y、Z 三种元素,已知其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

3、 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 XYZ6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A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B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C氯化氢比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好D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7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 0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物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8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二、选择题:本

4、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 4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 0 分。1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 2 B x 4 Cx 8 D x 18 12.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SOError!2e=PbSO4 BPbO2 是电池的负极C电池放电

5、时,溶液酸性减弱DPbO2 得电子,被氧化13 M2+ 离子有 2 个电子层,则 M 在周期表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零族 B第二周期族 C第二周期A 族 D第三周期A 族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有共价键B所有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一定是同一元素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无离子键15已知反应 X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 和 Y

6、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16 A 和 B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离子 A 和 B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 B A B. 原子序数为 A B C. 离子半径 A- B2+ D. 原子半径 A B第卷 (非选择题 共 56 分)三、非选择题17 ( 16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给出的 5 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 )画出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 的原子结构图 ,元素、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为 。(2 )元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为 。(3 )元素的单质和元素 的单质在室温时反应的产物为 ,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

7、(4 )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5 )写出元素、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 ( 9 分)常见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 、等。下列各项分别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1 )硫在 O2 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_(2 )双氧水中加入 MnO2 反应更剧烈:_(3 )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与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后者先反应完:_(4 )镁粉在冷水中反应只有微量气泡逸出,但加热时则有大量气泡产生:_19 (16 分)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 “实验方案”与“实

8、验现象 ”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向新制得的 Na2S 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向 A1Cl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研究 性质递变规律。(2

9、 )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 Na2S 溶液,AlC13溶液,NaOH 溶液,酚酞溶液等。仪器: , ,烧杯,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3 )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各 1 分)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 AF )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此实验的结论: 。高一年级期中化学(A 卷)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C B B C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C D AD D AC17 (16 分,每空 2 分)(1 ) O2Na (2)NH3CH4(3 ) Na2O (4 )离子键 共价键 ( 5)Al(OH)3 OHAlO2 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