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3200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以往的救国主张相比,进步之处是A、要求推翻帝国主义统治 B、提出了打倒军阀的主张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要求 D、代表了工农阶级的利益2、一首汉口竹枝词唱道:“横沟界限任安排,划出华洋两便街,莫向雷池轻移步,须防巡捕捉官差。”近代中国人民通过革命斗争最早改变了这种状况是在 A、太平天国农民军攻占武昌 B、辛亥革命中攻克武昌C、国民革命中收回汉口、九江 D、抗日战争中收回治外法权 3、2007

2、 年 9 月 27 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 15 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 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C、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D、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4、“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策及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该宣言的发表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促成了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5、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 ”下列符合该评论的解读是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家天下取代天下为公 C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变化 D私学取代官学6、某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 几位同学对此发表议论,其中正确的是A英国据此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B表明英商势力已经深入中国内地C导致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7、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

4、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苏联,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 年 7 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 年 2 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 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 年 5 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1 处错误 B. 2 处错误 C. 4 处错误 D. 3 处错误8、下列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是A. 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

5、. 九国条约 D. 凡尔赛和约9、200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A B C D10、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戈林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A 洛加诺公约 B 国联盟约 C 联合国家宣言 D 非战公约11、下列哪些事件是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严重挑战? 九一八事变 1929 1933

6、年经济危机 希特勒出任总理 德国扩军备战,建立庞大军队 A B C. D12、右图反映的事件产生的重大意义是A.使战争局势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B.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D.标志着德意志帝国统治的结束13、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以下各项不能体现该结论的是 A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B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地位C遏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势头 D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14、1925 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调整 它缓解了欧洲的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A B C D15、促使战争突破地域

7、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的指挥战争的发明是 A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 B新交通手段的出现 C新通讯工具的出现 D传统武器的改进16、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青年大量参军,母送子、妻送郎的场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日本人爱国热情高涨 B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 C日本本国利益受到威胁,保家卫国的需要 D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17、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反映了 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 弱国无外交 中国代表团的软弱 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 A B C D18、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 ,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 ,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些现象说明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

8、央集权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19、“雍正七年(1729 年) ,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 ”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事决策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 B C D20、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突出展现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

9、B. C. D. 21、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上海守军抗击日军 百团大战纪念碑 民兵大摆地雷阵 回民支队在训练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C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D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2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3、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

10、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C、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24、第三帝国装甲兵之歌 “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

11、,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 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个战役中 A 凡尔登战役 B库尔斯克会战 C马恩河战役 D索姆河战役25、19291933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 “牛奶面包的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的平静” D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四小题。第 26 题 13 分;第 27 题 14 分;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11 分,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13 分)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

12、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摘自 1919年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1)、材料一中的“伪说”和“罢学风潮”各指什么? “近因”和 “远因”各指什么?(8 分)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 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启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

13、1920 年 l 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原因是什么?(4 分)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于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五四运动”的大事爆发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这个方面是不够的,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群众。中国的知识青年的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4分)(4)

1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的看法和主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分)27、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13 分)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