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2781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 4 月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 44 题,每题 1.5 分,共 66 分)读右图,回答 1-3 题。1、图中和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2、图中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3、图中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所示山区:()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图 2 所示是我国某地区,读图回答第 4-5 题。4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北向南依次递增

2、B.该区 1 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年降水量大于 400mm5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土地荒漠化 B.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 6-7 题。6图中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7图中区域的区域特征是()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 100m 以下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 800mm 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2.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读图完成 8-9 题。8. 铜矿的品位一般都比较低(

3、多数在 1左右),故粗铜的冶炼基地应该布局在( )A铜矿产地 B. 能源基地 C大中城市 D消费市场9. 云南省长期向外输出粗铜,近年来加强了精炼(电解)铜的发展,实现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升级,能充分利用云南省的优势资源是( )A丰富的劳动力 B技术水平高 C市场大 D. 水能丰富读右图完成下列 10-12 题:10.有关图中两条河流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处在热带地区 B都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C都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D夏季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11.若某一冷锋面受地形阻挡,停滞在 AB 两地之间,则AA 处阴雨绵绵 BB 处多晴朗天气 CA 处海拔高于 B 处 DB 处处在丰水期

4、12.A 所在地区为解决农业用水、人畜用水问题,广泛采用“小水窖工程” ,其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少 B降水变率小 C蒸发旺盛 D地表径流少某地区与众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被其他地区的人们称为“怪” ,陕西和云南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云南十八怪:四季服装同穿戴,鲜花四季开不败,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十八怪:面条似腰带,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据此回答 13-14 题。13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与广东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水源B地形 C气候D劳动力14在传统的民居中,陕西的房子“半边盖” ,而云南却出现底层

5、空置的竹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陕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废弃的煤井便成了居民的房子B云南竹子多,且竹子可以驱蚊防虫C陕西人多地少,云南人少地多D陕西气候干燥,黄土具有直立性,适宜建窑洞读下图,回答 15-16 题15.有关 B 岛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 B.岛上多火山、地震 C.降水西多东少 D.岛上水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16.有关 B 岛屿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树种丰富,森林资源贫乏 B.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甜菜C.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D.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经济,主要出口海盐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 ,回答 17-18 题。 17.图中三条 28等温线将

6、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18.图中 M 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19.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径流量丰富 汛期短 流速缓慢 落差较大结冰期短含沙量较小 A. B. C. D.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 ,回答 20-21 题。20、图中甲地区土地(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C. 土地盐碱化较轻,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较好,肥力高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21、图中乙地区的经济

7、作物和林木主要( )A.甘庶、柑橘 B.甜菜、柑橘 C.花生、苹果 D.棉花、茶树14.图 1 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甲乙河流等高线(米)湖泊22.为保障农业稳产,该区域须改良的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土壤23.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下面 3 题。24对山东半岛上的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断流 B短小、湍急 C狭长、流速慢 D无冰期25青岛的家电业闻名全国,其优势条件有位于东部沿海地带,气候宜人 改革开放早,对外开放程度高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河流水运交

8、通便利 本地市场广阔 产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A B C D 26图示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中的湿地资源煤炭资源淡水资源土地资源A B C D27.华北平原和新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它们不同的生长条件是图 1A.春播期雨水少 B.夏季高温多雨 C.秋季晴朗少雨 D.沙质土壤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 2 题。28、松花江流量大、水质好的原因主要有( )降水量大 植被覆盖率高 人口稀少,工业少,污染小A. B. C. D.29 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 黑土肥力下降 农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 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A. B. C. D

9、.30、有利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全面发展核能C.重点发展轻型工业,实现产业转移 D.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以保护本地资源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 3 题。3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3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33A、B 两地是我国少

10、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资源短缺A B C D阅读我国新疆堆吾尔自治区的图文资料,回答 3 题。34众多国家与我国新疆接壤,它们分属亚洲分区中的A西亚、中亚地区 B东亚、南亚、西亚、中亚地区C东亚、西亚、北亚地区 D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地区35新疆地区主要地理特征是A平原和山地为主,森林广布 B山地和盆地为主,荒漠广布C高原和山地为主,冻土广布 D平原和高原为主,黄土广布36关于南疆和北疆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属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均属非季风区B分属我国热量带中的暖温带和中温

11、带,多荒漠C四周高山封闭多风蚀地貌和流动沙丘,地形崎岖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绿洲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右图示意 2010 年我国上海、北京、新疆和广西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用水构成。读图完成 3 题。37图中表示上海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8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是A甲 B 乙 C丙 D丁39据图可知A甲工农业生产落后 B乙第二产业产值高于第三产业C 丙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65% D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图 7 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读图回答 2830。40读右图 7,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该区域突出的优势是( )A 交通便利 B 水源充足 C 土壤肥沃 D 日照充足41

12、 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河谷绿洲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42 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下图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 45 题。43该地最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44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C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D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二、综合题45、了解区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

13、高线地形图和山西太原、海南海口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本题每小点一分共 12 分)(1)据图分析,与海口相比,太原的气温特征及原因。 (6 分)(2)简要说明太原、海口两地因气温影响产生的农业生产差异。 (4 分)(3)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请在下图中的线上画出岩层相对运动的方向,并说明该谷地的成因。 (2 分)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 分)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3 年经济总量(万亿元)23798 11335 13094 12957 61184(52.2%)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2002 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6:52.1:41.9 4.9:49.8: 45.3 10.0:45.7:44.3 12.8:49.7:37.52003 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5.1:54.6:40.3 4.1:52.4:43.5 9.5:47.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