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2498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试题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后人称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建立了库仑定律,并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D、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15. 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 x t 图象如图所示,图象 c 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

2、向相反C在 05 s 内,当 t5 s 时, a、 b 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物体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16、2013 年 10 月 25 日我国成功将“实践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 “实践十六号”卫星的发射过程可简化为:卫星发射后,先在椭圆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再稳定在对应的圆轨道上稳定后若“实践十六号”卫星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高度为 h.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地心是其运行的焦点地球半径为 R,质量为 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践十六号”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加速度是gR2h2B “实践十六号”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是 RgRC “实践十六号”在椭圆轨道上从

3、A 到 B 的运行时间是 2R h 38gR2D “实践十六号”进入圆轨道前需减速17取空间中两等量点电荷间的连线为 x 轴,已知线上各点电势 -x 如图所示,x 轴上B、C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是 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产生 B.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C.EBx 的大小大于 ECx 的大小 D.负电荷沿 轴从 B 移到 C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x18、.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从 O 点同时分别向 x 轴正、负方向水平抛出,它们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 y x2,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kBCxA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

4、为 kg2B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2kgC两个物体抛出后,经时间 t 二者相距为 t 2kgD两个物体抛出后,经时间 t 二者与 O 点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gt32kg219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 t1时刻突然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 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则在 t1 t2时间内A汽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B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汽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20、如图甲所示,Q1、Q2 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 Q1 带负电,a、b 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

5、a 点开始经 b 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 ,粒子经过 a、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va、vb,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Q2 一定带负电 BQ2 的电量一定大于 Q1 的电量C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D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21、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杆左端固定的斜杆与竖直方向成 角,斜杆下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轻质细线悬挂一相同的小铁球,当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 角( ) ,设斜杆对小铁球的作用力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沿斜杆向下, F B F 沿斜杆向上, Fmgco

6、s mgcosC F 平行于细线向下, F D F 平行于细线向上, Fmgcos mgcos22(4 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小车,装有砂的砂桶通过细绳给小车施加一水平拉力,小车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保持小车的质量 M 不变,第一次实验中小车在质量为 m1的砂和砂桶带动下由静止前进了一段距离 s;第二次实验中小车在质量为 m2的砂和砂桶带动下由静止前进了相同的距离 s,其中 m1m2M。两次实验中,绳对小车的拉力分别为 T1 和 T2,小车、0 va vb v t 图 乙 砂桶小车砂和砂桶系统的机械能变化量分别为 E1和 E2,若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大小保持不变,不计绳、滑轮的质量,则下

7、列分析正确的是()A( m1g-T1)(m2g-T2), E1= E2B( m1g-T1)=(m2g-T2), E1= E2C( m1g-T1)(m2g-T2), E1 E2D( m1g-T1)=(m2g-T2), E1 E223 (10 分)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学习小组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由于没有打点计时器,该小组让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发生位移 ,记录时间 ,则小xt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_。a(2) 指出该实验中的一个明显疏漏:_ 。(3)纠正了疏漏之处后,保持小车的质量 不变,改变砂桶与砂的总重力 ,多次实验,根MF据得到的数据,在 图象中描点(如图所

8、示) 。结果发现右侧若干个点明显偏离直线,aF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轨道倾斜不够 B轨道倾斜过度C砂桶与砂的总重力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4)若不断增加砂桶中砂的质量, 图象中各点连成的曲线将不断延伸,那么加速度的趋aF向值为_ ,绳子拉力的趋向值为_ 。24 (15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从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上与圆心等高的 A 处由静止释放,经过轨道最低点 B 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为 2mg,此后小物块水平飞出,恰好垂直于斜面击中倾角为 =30的斜面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物块到达 B 点瞬间的速度大小 v;(2)小物块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9、Wf;(3)小物块从 B 点飞出到击中斜面过程经历的时间 t25、 (18 分)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水平传送带,可以把沿斜面滑下的工件用水平传送带进行传送,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图所示,一倾角 的光滑斜面下端与水平传送带相03连,一工件从 高处的 A 点由静止滑下后到达 B 点的速度为 ,接着以 滑上水平mh20. 11放置的传送带。已知:传送带长 ,向右保持 的运行速度不变,工件与L15smv/0.4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空气阻力不计,工件可看成质点。求:.2/0sg(1)求工件从 A 点由静止下滑到离开传送带 C 点所用的时间。(2)假设传送带是白色的,工件为一煤块,则工件从 B 滑

10、到 C 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黑色痕迹的长度 S=?33.略34物理选修 34(15 分)(1) (6 分)某横波在介质中沿 x 轴传播,图甲是 t=ls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 x=2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沿 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 1m/sL1 0hA25 题图B CBt=2s 时,x=2m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为 y 轴负向C在 t=ls 到 t=2s 的时间内,x=0,5m 处的质点运动速度一直增大D在 1s 的时间内,波动图象上任意质点通过的路程都是 l0cmEx=lm 处质点和 x=2m 处质点振动步调总相反(2) (9 分)某种光学元件由两种不同透明物质和透

11、明物质制成,其横截面如图所示,O 为 AB 中点, =30o,半圆形透明物质的折射率为 n1= ,透明物质的折射率为BAC3n2。一束光线在纸面内沿 O 点方向射入元件,光线与 AB 面垂线间的夹角为 ,通过观察发现此时从 AC 面恰好无光线射出,在 BC 面有光线垂直射出。求:该透明物质的折射率 n2;光线在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光线与 AB 面垂线间的夹角 的正弦值。35(选修 3-5)(15 分)(1) (6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9412260BeHCn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2、D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照射光的频率必须超过某一数值E一群氢原子从 n =3 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可能放出 2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2) (9 分)如图,木块 A、 B 的质量均为 m,放在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 B 间夹有一小块炸药(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让 A、 B 以初速度 v0一起从 O 点滑出,滑行一段距离后到达 P 点,速度变为 ,此时炸药爆炸使木块 A、 B 脱离,发现木块 B 立即02v停在原位置,木块 A 继续沿水平方向前进。已知 O、 P 两点间的距离为 s,设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木块的动能,爆炸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求:(1)、木块与水平地

13、面的动摩擦因数 ;(2) 、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物理答案:14A 15BD 16C 17ACD 18AC 19B 20C 21D22 A 解析:设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合力为 f,因小车与砂桶具有相等的加速度,对小车与砂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11gmfaM,因 12m ,所以 12a ,进而12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次实验中,绳对砂桶的拉力也分别为 T1 和 T2,方向竖直向上,再对砂桶单独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1gT= 1a, 22ga,所以( m1g-T1)(m2g-T2)。两次实验中,小车和砂桶的位移均为 s,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做的功相同,机械能的变化相等。23 (1) (2)

14、没有倾斜轨道,平衡摩擦力(3)C(4) ,xt gM24、解:(1)小物块在 B 点在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题意可知:N=2mg,解得: ;-(5 分)(2)A 到 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0,解得: ;-(5 分)(3)物块垂直于斜面击中斜面,说明末速度与竖直成 30,因此: ,而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v y=gt,解得: ;-(5 分)25、24.(1)4.4s (2)1.0m【解析】 (1)匀加速下滑时: 1sinmagsin21hav得: smg/0.1从 A-B 用时 : 得: t1atvst40.1从 B-C 先匀加速后匀速:加速时: 得: 2g22/.sm匀加速时间 : 得: t10tavt01在 内 :2ttx.321匀速时: 得: 301tvLst0.3从 A-C 总时间: 42(2)在 传送带位移为: 内2t mtvx.20黑色痕迹长度: s.1211评分细则:(1)12 分;(2)6 分;其中:各 2 分,各 1 分 ,各112 分共 18 分。34、 (1)BDE(2)2.【答案】 32nsmv8106.31in【解析】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向 AC 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于 BC 面从棱镜射出,光路图如下图。设该透明物质的临界角为 C,由几何关系可知1 分oC60211 分2sin得: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