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欧洲联盟学案 岳麓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2232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欧洲联盟学案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欧洲联盟学案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欧洲联盟学案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欧洲联盟学案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欧洲联盟学案 岳麓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0 课 欧洲同盟课题:第 10 课欧洲同盟课标内容:知道欧洲联盟学习纲要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大战对西欧的破坏 2.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3.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二.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2.欧洲共同体经济的发展三.欧洲联盟的建立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2.欧盟的建立及其影响学习重点欧洲的联合学习难点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和联邦德国的崛起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提示: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欧洲国家普遍受到严重破坏。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被摧垮,英、法虽然是战胜国却受到

2、严重削弱,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战后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而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百废待兴。2.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加上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大量“美援”涌入欧洲。这一切为西欧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条件。3.20 世纪 50 年代初,西欧经济基

3、本恢复,各国工业生产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联邦德国。4.5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等条约。在此基础上,1965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 ,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1967 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其成员国后来扩大到 12 个。5.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扩大,促进了成员国相互交易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增强了成员国之间的企业竞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79 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

4、国。6.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1 年,欧共体十二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召开会议,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决定成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简称欧洲联盟条约 。7.1993 年 11 月,欧洲联盟正式建立。它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现在,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与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与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

5、美国、苏联的竞争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走向联合。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共同体在其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首要内容是经济共同体,即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高。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它们要求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和占有海外市场。欧共体和欧盟不能相混,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时代,内涵也有不同。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西欧经济恢复

6、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最重要是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劳动者的素质,所以科教兴国是许多国家的基本要策。2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各国的竞争力。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温故知新20 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了哪几次大规模战争?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两次世界大战。因素有:一是战后欧洲地位的下降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是西欧国家为了提高国际地位需要联合;三是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

7、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其中第三是最根本的原因。畅想天地1979 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对欧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70 年代以来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同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发生了激烈的竞争,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同时在政治上,西欧国家逐渐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这就逐渐形成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疑难点拨战后到 70 年代初,是西欧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阶段,其共同原因主要有:1.西欧各国进行社会发行和政策调整。一是社会改革,推行福利制度,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二是政策调整,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并建立和控

8、制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这些政策的推行,促进了西欧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地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解决了西欧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启动资金,西欧的重工业在短期内更新了设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原料。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出口贸易稳步发展,有利于西欧的复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防止了社会动荡和革命的发生。3.战后西欧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调整发展。战后,联邦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较稳定;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投入经济建设;美国的扶植政策使德国保留了较好

9、的工业基础,并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政府在宏观管理经济的同时,强调市场规律的作用;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劳动者素质高。60 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自己动手了解近期欧元与美元、日元和人民币汇兑的比率。 (2012 年 2 月 22 日 11 时 24 分)100 EUR = 132.2100 USD 100 EUR = 10558.3000 JPY 100 EUR = 832.5100 CNY课堂检测1.下列对二战后西欧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苦百废待兴经济发展迅速A. B. C. D.2.二战后西欧经济得以恢复的外部原因是 ( A )A.马歇尔计

10、划的援助 B.经济 技术基础好C.杜鲁门主义的实施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3.下图是欧洲联盟的通用货币欧元,它正式启用于 ( D )A.1991 年元旦 B.1993 年元旦C.1995 年元旦 D.1999 年元旦4.下列对二战给英国带来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有 41 万人在战争中丧生 B.1/4 的财富毁于战火C.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 70% D.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5.填空: 从 1948 年到 1952 年期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 17 个国家提供了共 130 亿 美元的援助,其中 90% 是赠予, 10% 是贷款。6.填空:在 20 世 5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建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 “经济共同体” 和 “原子能共同体” 等条约。收获与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