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28743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高考化学快速命中考点 81 我国知名企业比亚迪公司开发了具有多项专利的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能量密度远远高于其它材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 V2O4xLi LixV2O4 放 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充电时锂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B电池在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C该电池充电时阴极的反应为 LixV2O4xe=V2O4xLiD若放电时转移 0.2 mol 电子,则用去的锂为 1.4x g答案A解析B 项,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C 项,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xLixe=xLi,错误;D 项,xLixe=xLi,当转移 0.2 mol 电子时,则用去的锂为

2、7 gmol10.2 mol1.4 g,错误。2 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正确的是 ()AX 和 Y 与电流表连接,电子由 Cu 极流向 Zn 极BX 和 Y 与电流表连接,将 Zn 换成 Fe 测得电流更大CX 和 Y 分别与电源“” 、 “”极相连,Cu 极质量减轻DX 和 Y 分别与电源“” 、 “”极相连,Zn 极质量减轻答案C解析A 项,Zn 作负极,电子由 Zn 极流向 Cu 极,错误;B 项,Fe、Cu 的活动性相差小,测得电流也小,错误;C 项,X 为 Zn、Y 为 Cu,Cu 作阳极,Cu 被电解,质量减轻,C 正确,D错误。3 反应 A(g)

3、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 减小C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增大答案D解析A 项,反应物总能量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 项,加入催化剂,不影响焓变,错误;C 项,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错误;D 项,升温,平衡右移,A 的转化率增大,正确。4 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碱性锌锰电池图铅硫酸蓄电池图电解精炼铜图银锌纽扣电池A图所示电池中,MnO2 的作用是催化剂B图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

4、增大C图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 Cu2浓度始终不变D图所示电池中,Ag2O 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 Ag答案D解析A 项,在干电池中 MnO2 作氧化剂,错误;B 项,在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H2SO4 的浓度不断减小,错误;C 项,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 Cu2的浓度减小,错误;D 项正确。5 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下:pH 2 4 6 6.5 8 13.5 14腐蚀快慢 较快 慢 较快主要产物 Fe2 Fe3O4 Fe2O3 Fe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 pH4 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B在 pH6 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C在 p

5、H14 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 O24H4e=2H2O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答案C解析A 项,酸性较强条件下,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正确;B 项,在 pH6 的溶液中,酸性较弱,主要发生吸氧腐蚀,正确;C 项,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错误;D 项,除 O2 后,腐蚀速率减缓,正确。6 下图是将 SO2 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H2SO4 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催化剂 b 表面 O2 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C催化剂 a 表面的反应是 SO22H2O2e=SO 4H24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 49%

6、,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 SO2 与加入的 H2O 的质量比为 815答案B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负极(a)2SO24e4H2O=8H2SO 24正极(b)O24e4H=2H2O,A 项正确;B 项,酸性应减弱,错误;C 项正确;D 项,2SO2O22H2O=2H2SO4,n(H2SO4)0.5 mol,10049% g98 gmol 1 ,正确。m SO2m H2O 0.5 mol64 gmol 10.5 mol18 gmol 1 100 g 49 g 8157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做二次电池(如下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 KOH 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

7、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B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 H22e=2HD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2OH答案D解析A 项,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错误;B 项,碳电极为负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错误;C 项,放电时,碳电极(负极)反应为 H22e2OH=2H2O,错误;正极反应为 2NiO(OH)2H2O2e=2Ni(OH)22OH,D 正确。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众多的金属腐蚀现象。可以通过下列装置所示实验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图装置实验,为了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可采用下

8、列方法: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B图是图所示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的正极材料是铁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并发生电极反应:2Cl2e=Cl2D图装置的总反应为 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 Al(OH)3 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答案D解析A 项,加热更容易使 O2 逸出,不易发生吸氧腐蚀,错误;B 项,负极材料应为铁,错误;C 项,根据 Cl的趋向可判断,铝箔表面应为负极,活性炭区为正极,正极:O24e2H2O=4OH,负极:Al3e3OH=Al(OH) 3,错误;D 项正确。9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下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

9、上时,AgCl(s)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 = = = =光 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时,电流由 Y 流向 XB光照时,Pt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2Cl2e=Cl2C光照时,Cl向 Ag 电极移动D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 AgCl(s)Cu(aq) Ag(s)Cu2(aq)Cl= = = = =光 答案D解析由题意,光照时,Cl 原子在 Ag 极得到电子形成 Cl,Cl由 Ag 极向 Pt 极迁移,电子来源于 Pt 极上的 Cu失去的电子,经导线流入 Ag 极,

10、光照时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综上分析,A、B、C 错误,只有 D 项正确。10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无污染等特点,下图为 MgNaClO 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作 Y 电极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C废液的 pH 大于 NaClO 溶液的 pHDX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ClO2H2O4e=ClO 4H 3答案A解析由图中 OH向负极移动,那么 Y 为负极,故镁作 Y 电极,正确;电池工作时Na向正极移动,B 错;Y 电极发生的反应 ClO4OH4e=ClO 2H2O,废液的 pH 3小于 NaClO 溶液的 pH,故 C、D 错误。11固体电解质是具有与强电

11、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相当的一类无机固体。这类固体通过其中的离子迁移进行电荷传递,因此又称为固体离子导体。目前固体电解质在制造全固态电池及其他传感器、探测器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如 RbAg4I5 晶体,其中迁移的物种全是 Ag,室温导电率达 0. 27 1cm1。利用 RbAg4I5 晶体,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下图是一种测定 O2 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被分析的 O2 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由电池电动势变化可以得知 O2 的含量。在气体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下列变化肯定没有发生的是()AI22Rb2e=2RbIBI22Ag2e=2AgICAge=AgD4AlI33O2=2Al2O36I2答

12、案A解析电极反应式为负极:2Ag2e=2Ag,正极:2AgI22e=2AgI,O2 把AlI3 氧化,4AlI33O2=2Al2O36I2,A 项错误。12用 H2O2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Cu(s)2H(aq)=Cu2(aq)H2(g)H64.39 kJmol12H2O2(l)=2H2O(l)O2(g)H196.46 kJmol1H2(g) O2(g)=H2O(l)H285.84 kJmol112在 H2SO4 溶液中,Cu 与 H2O2 反应生成 Cu2(aq)和 H2O(l)的反应热 H 等于 ()A417.91 kJmol1 B319.68 kJ

13、mol1C546.69 kJmol1 D448.46 kJmol1答案B解析Cu(s)2H(aq)=Cu2(aq)H2(g)H64.39 kJmol1H2O2(l)=H2O(l) O2(g)12H98.23 kJmol1H2(g) O2(g)=H2O(l)12H285.84 kJmol1三式相加得:Cu(s)2H(aq)H2O2(l)=2H2O(l)Cu2(aq)H319.68 kJmol1,B 正确。1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H2O(g)=CO2(g)3H2(g)H49.0 kJmol1CH3OH(g) O2(g)=CO2(g)2H

14、2(g)12H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 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1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 转变成 H2 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CH3OH(l) O2(g)=CO2(g)2H2(g)的 H192.9 kJmol112答案D解析A 项,甲醇完全燃烧应生成 H2O(l),错误;B 项,图示为放热反应,而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C 项,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 项,CH3OH(l)=CH3OH(g)H0,该项正确。14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 NaBH4(B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和 H2O2 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 Pt/C,正极材料采用 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 Na从 b 极区移向 a 极区B每消耗 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 3 molC电极 a 采用 MnO2,MnO2 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BH 8OH8e=BO 6H2O 4 2答案D解析电极 a 为负极,电极 b 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负极:BH 8e8OH=BO 6H2O 4 2正极:4H2O28e=8OHA 项,阳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