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26157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一)年级 班级 座号 姓名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想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例 1: 例 2: 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烟笼寒水月笔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

2、,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例 1: 例 2: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

3、言志才是真正的目的。)例 1: 例 2: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肯饮酒)(划线的四句,表面上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哪是“情”。)例 1: 2例 2: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的描写。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直慎行舟夜书所见)(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

4、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成,后两句写动态。)例 1: 例 2: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例 1: 例 2: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5、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例 1: 例 2: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此时征戌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

6、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3例 1: 例 2: 9、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廓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例 1: 例 2: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寺写作技法。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例

7、 1: 例 2: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要说的明明是想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例 1: 例 2: 12、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瓣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8、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回眸一笔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句点化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的诗句意境。例 1: 4例 2: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宁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昌险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

9、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例 1: 例 2: 14、实虚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情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例 1: 例 2: 15、抑扬 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