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24372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在国计民生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对于农业和农业发展史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集中在农业的物质层面,而对于它的价值层面,对于它的内在精神和特质,对于它与国家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对民众价值观念的影响,则缺乏应有的重视。陈文华教授所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 ,恰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可谓有筚路蓝缕之功。 既然是以农业立国,农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又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因此,对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的研究,又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所叙述的,实为中国古代文明史,其意义又不限于

2、农业文明本身。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从历史学中已经分离出思想史、法制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专门学科,而对于中国古代立国之本的农业及其文明史的研究,虽然已有大量成果问世,却尚未建立起独立的专门学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作为第一部全面描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历史的专著,对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学科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作者对于“ 农业文明” 即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了科学定位:“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农业技术形成一定的体系、生产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并开始上升到更高的认识,才能称之为农业文明。 ”同时,将农业文明细分为物态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从各

3、个方面、各个层次丰富了其内涵;又将研究重点放在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上,以区别与一般的农业研究。其次,作者对于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进行了富有创见的判断,认为“一部中国农业文明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围绕这个中心,本书对农业文明的发展线索、内在理路和主要贡献等进行了系统探讨,把宏观研究和微观探索结合起来,做到了融会贯通、重点突出。其三,在坚持历史学本位的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作者灵活运用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和剖析。这些,都为本学科的建立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可操作性理论体系。 因为对文化和文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理解不一,一

4、般通论性的文化史和文明史著作总不易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不是与思想史、哲学史混淆不分,便是对各种文明成果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描述,因此,这些著作就不免流于琐碎,缺乏宏观统览和融会贯通。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的作者显然关注了这些弊端并力求予以克服。作者在绪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其理论假说:农业塑造了中华文明,农业对中华民族的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家庭结构和价值体系也即文明的四个层次都起着决定作用,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一种农业文明。在这样一种宏观的理论视野指导下,作者再从饮食、文学艺术、茶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微观地分析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两个层次,以充实的史料对其理论假说进行了严密论证,言之有理,颇有说服力。与

5、之相辅相成的是,这种宏观的理论关怀也为微观的文化成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如唐宋以下,咏诵花卉的诗词视前大增,以往我们只是对这些诗词的创作特点、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进行分析。但作者在本书中却指出,这些吟咏花卉的诗词之所以兴盛,是与花卉种植业的发达分不开的。宋代以下,赏花和种花逐渐在民间形成风气,促进花卉种植成为专门行业,许多人以种花为业,也有人以卖花为生。在这种背景下,花卉自然成为了文人雅士们的创作题材。再如宋元时期农事诗的繁荣,作者指出这与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当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混乱,一般的知识分子因躲避战乱而流离颠沛,辗转于社会底层,流落乡村,从而有机会接近农民,有的甚至直接参加农业劳

6、动,过起农村生活。有些上层官吏也因企图改革政治以挽救垂亡的政权,需要掌握农村实际情况,因而在他们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农事的诗歌。像这种例子书中随处可见,这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和文化现象的一个独特视角。作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既具整体眼光,又不乏细致描述;既有理论视野,又有史料基础,实可为今后撰写文明史者借鉴。 本书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同时也是对农业文明的创造主体的关注也值得称道。底层民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农业文明的创造主体,其群体性的欲望、信仰、价值观念等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历史的走向。自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传统的政治史模式结束了其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史大行其道,底层民众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社

7、会史学者将关注底层奉为圭臬,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其中许多成果可被划入文明史的范畴,但至今尚未进入文明史研究者的视野。由于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文明,这为关注底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底层民众,研究农业文明,自然绕不开底层民众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念。故本书作者很自觉地将农业文明的范围确定为“既包括诸子百家、文人雅士、宫廷贵族等精英文化,又涵盖大众文化的民间风俗、信仰、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在行文中二者兼顾,在某些地方甚至对大众文化有所偏爱。作者通过对农谚、农事诗、饮食风尚、耕织图的叙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底层民众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也使读者对底层民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迁

8、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农事节日为例,作者在叙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农事节日时,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各式各样的节日习俗,而是进一步指出,与秦汉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节日有明显的变化:一是更趋向生活化,二是宗教性加强,三是全国性的统一节日形成,四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再如唐代中期后,饮茶之风普及全国,茶在广大农村日常生活中已经与米盐并重,一天都不能缺少。而作者指出,唐代饮茶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佛教的盛行有关。僧人坐禅修定须持“过午不食” 之斋戒,故丛林不作夕食,但许饮茶以助修。故将坐禅饮茶列为宗门规式。茶会成为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佛门如此重视饮茶,信佛的善男信女自然仿效。这些论

9、断,都直指底层民众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在宏观史学者看来显得琐碎博杂,但却是民众实实在在的生活和真真切切的情感,而这就是历史。本书对底层的关注还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底层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视野,是将过去所忽视的底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纳入史学研究的范围,但并非一定要做区域社会史才可关注底层,通史性著作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底层取向固然需要大量收集地方志、家乘族谱,但正史、政书、农书等全国性资料同样可以用来做底层研究,而且更具普遍性和针对性。 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对资料的选择和运用尤为重要。中国古籍汗牛充栋,考古成果日新月异,但如何获取真正有价值的资料并摒弃一些学术著作通常采用“举例子” 的

10、办法,却是检测学术成果品质高下的重要标准。本书在全面搜集和整理大量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考古材料、文献记载等有关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广泛关注学术前沿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和成果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辨,使每一知识点的判断均有可靠的资料作实证铺垫,避免了“拿来主义”,坚持了原则性,提升了科学性,这既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是研究方法上的重要贡献。 除了以上所举学术价值外,本书还寄托了作者深切的现实关怀。中国正在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在此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使原来农业文明中一些优秀传统和遗产被忽视、遗忘甚至破坏,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提到的:“不要说 文化大革命 期间以破四旧名义,破掉了多少优秀文化遗产,即

11、以农业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事节日来说,过去有一些地方政府以移风易俗为名,轻易地将一些祭祀祖先的民间习俗视为封建迷信的陋俗而强行废除,并没有认识到民间风俗是历史遗传下来的文化行为,只能因势利导,而不能用行政手段去禁止,更何况,这种禁止的理论根据并不怎么正确又如这些年来,在类似的情况误导下,许多青年已经淡忘了祖国的传统节日而热衷过西方的洋节。传统的春节味越来越淡,圣诞节却热闹非凡;不知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却陶醉于西方的情人节。 ”怀着这种深深的忧虑,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对传统社会中的农谚、农事节日、宗教习俗、饮食风尚等优秀文化成果进行细致描述和热情歌颂。而且,在追求学术价值的同时,力求使行文通俗易懂

12、、生动流畅,将甲骨文、 诗经等艰深难懂的文字翻译成通俗易晓的白话文,使这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既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普及传统文化精粹的易懂读物,对于推进学术与普及学术之间的有机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 ”虽然此前也不乏有关于农业文明史的研究成果,但像中国农业文明史这样专门讨论农业文明的煌煌巨制,却还是第一部。但这个第一次无疑是成功的,其视野之开阔,行文之流畅,以及处处可见的思辩性与实证性,均显示了作者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深厚的专业功力及内在的智慧。而作者长期从事农业史特别是农业科技史研究,又以一人之力开创并支撑农业考古刊物二十几年,无疑为这一部著作的

13、推出奠定了学术基础。 当然,以一人之力完成如此巨制,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某些局部性及可商榷的问题。比如,将农业文明分为萌芽、产生、成熟、发展、发达几个阶段,自然是一种巧妙的办法,从文明的物质层次和制度层次来说,也使人一目了然,但仍不免落入一般通史著作的俗套,况且难以体现出各个阶段的真正特点,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也未必是沿着这条主线前进。再如一些章节内容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或者说作者没有交待出其间的内在关系,有些内容只是将材料进行了排列和描述,但缺乏深入的讨论。又因为作者曾经出版过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 ,为了避免重复,故将研究重点放在行为文明和心态文明上,但作为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史著作,又不能不对物态文明和制度文明进行阐述,这就免不了处理上的困难,使读者产生畸轻畸重的感觉。作者在后记中坦言,当日这一课师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之时,远远没有认识到这一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之巨大,而在有关部门的催促之下,四十天中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写作。上述问题以及本书存在的其他一些问题,是否也应与这种工作状态有关?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6 年 1 月 20 日 11 版,题目为第一部关于中国农业文明的专著评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