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3760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电影的法则精华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好电影的法则尼尔蓝道-著/吴莉君-译台版繁体书,摘一些精华。 #书摘 13.12.14-12.22# 肖雷作者序:“没有任何细节是随意放置的武断决定。高炉牌香烟盒变成其他更邪恶的事件的象征;公寓墙面上的埃及象形文字意味着坟墓;镜头拉往窗台,提高了不祥的感觉;吱吱作响的地板和呻吟的管线,呼应着主角的精神分裂。虽然我有点害怕这种巨细靡遗的检视可能会扼杀电影的自发性、娱乐性和神秘性,但我也发现到,这种做法的确能让电影变得更丰富,更完足。自此之后,我就踏入另一个境界,开始用深刻而持久的方式欣赏电影制作。 ”1.你就是自己的主角。一部电影的观众可能有几百万人,但制作电影却是一个人的努力,是直接取自某位

2、电影工作者的人生,并对他产生最直接的触动。我们创造故事是为了映照我们自己的生命,想知道当我们的人生投射成电影里的情境时,我们会做何反应。这就是电影工作者很难创造出有瑕疵的主角的最大原因,因为这么做,等于是要说故事的人把自己的缺点公开展示出来。讲述你最害怕讲述的故事:采用亲身经历过的危机,用戏剧化手法来描述禁忌事件,把主角逼到疯狂边缘,把对观众而言似乎太过冲撞或太过撕裂的事物呈现出来,这些内容最有可能转化成撼动人心、永远难忘的观影经验。2.高潮之后,尽快走人。当电影情节发展到最高潮,几乎就没剩下多少空间,这时演太多,只会给人拖戏累赘的感觉。高潮过后,只要把主线和重要的副线情节收漂亮就可以,不必非

3、要把每个线头都收紧。让观众意犹未尽。通常,暗示角色最后会如何发展,要比一五一十把那些发展全部演出来更有力量。不过,当你想营造模糊不明的结尾时,你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只是观众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3.净化。紧接在高潮和收场之后,角色和观众应该都会经历所谓的净化 ,亚里士多德将这种情感的释放定义为:因怜悯和恐惧而得到的洗涤或澄净。 净化可能会引发忧伤、愤怒、悲戚、欢笑或其他情绪反应;而它的终极作用,是重新恢复一个人的情感或领会,让它们再度成为核心所在。唯有当主角勇敢去面对他或她最深沉的恐惧,并将它释放出来,观众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净化。4.真我就是高潮。高潮不只是行动的最高点或揭穿阴谋的时候;高潮

4、指的是主角体认到他或她的存在价值的那一刻。主角先前用秘密、谎言、害羞或恐惧支撑的自我伪装,此时终于可以卸除,展露出更真实、更完整的自我。英雄在面对真实的自我时,会接受进而演化,唯一的例外是悲剧,悲剧里的主角因为无法演化而导致悲剧产生。5.别滥用观众的好意。观众走近电影院是为了娱乐、去笑、去哭,或是去害怕。当第一个公式化情节或夸张的巧合出现时,为了继续看下去,观众通常愿意一笑置之。不过,如果你实在塞太多公式化情节给他们,这种愿意暂时收起怀疑的心情也可能瞬间蒸发。太多陈腔老梗会让观众翻白眼,巧合得过于离谱他们会发出抱怨,等他们看到纯真少女竟然走到黑暗地下室去调查闯入者时,他们简直要开骂了。碰到这种

5、情节,观众通常会认为,这名演员的演技和名气根本不成比例。6.碰巧 VS.不巧。让主角的每一场胜利和每一分讯息都是他辛苦赢来的;千万别用不小心偷听到或意外发现关键资料这种取巧手法,来帮助主角解决他的难题。如果要在片中制造巧合情节,就要让巧合加深而非减轻主角的麻烦,这样观众比较能够接受。7.短一点。不管你觉得某一场戏,或某个布景、镜头角度和对话内容有多精彩、多精辟,都还要再三思量。这对故事情节真的不可或缺吗?可以帮助观众进入下一幕吗?有透露或强化角色的性格吗?如果你的答案不够肯定,就表示它没那么必要。说到底,每样东西都必须能够推动情节,描绘角色。凡是无法满足这两项目的的台词和动作,不论多聪明,多好

6、笑或多有洞见,都必须忍痛割舍。8.和别人打成一片。A.在电影学校建立的关系可能会持续一辈子。好好珍惜。你的同学可能是你未来的老板。B.对自己的艺术眼光要有勇气和自信,但如果遇到严词批评,要想说,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把想法有效传达给对方。C.小心你的 TVC:即毫不遮掩的藐视(Thinly Veiled Contempt) 。要展现自信和能力,而不是傲慢或没把握。每个人的生涯对他们而言都很重要,就跟你的情况一样。D.面对别人的剧本或粗剪时,如果你回应的态度很糟,那么风水轮流转,等到他们看你的剧本或粗剪时,你害怕的几率就会很高。E.导演绝对不能因为害怕别人看不起而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工作人员会尊重心胸开

7、放、广纳建议的导演,也会乐于为他工作,而且会更加卖力。9.过去就让它过去。每个人都有一个剧本在抽屉躺了五年,等待有眼光的伯乐出现。别等待,往前走。真正的创意天才不会只创作一次;他们会不断有新点子涌出。一生的杰作很少只有一件。10.埋头挖壕沟。伟大的导演和制片并不是天生好手,而是经年累月的研究、学习、建立关系、尝试错误以及抢先开跑培养出来的。好的导演和制片会愿意去:A.上表演课。学习演员习惯的表演方式,可以让电影工作者更加了解情况。B.学习相关科技。摄影、灯光、特效、剪接设备,和其他许许多多瞬息万变的技术。能和先进科技齐头并进的导演,就能找到更多说故事的机会。C.学习做生意。给我看生意,别给我看

8、艺术:这虽然是陈腔滥调,但还真是管用。导演制片是艺术家没错,但还是得面对娱乐圈的讨价还价和政治协商。D.推销。如果你有东西想卖给别人,关系就是一切。不要害怕建立关系网,让你的想法在关系网中流通。主动跟陌生人打交道,即便对方看起来不是什么大咖人物。因为要交上好运可能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今日的无名小卒到时很可能已经变成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了。E.做乏味的工作。好运气可能会在好几年的霉运之后降临。所以,要务实一点。有些临时性演出是为了糊口,有些则可以滋养灵魂。大多数都是介于两者之间。11.行为比话语更响亮。你是什么样的人,主要是看你做了什么而非说了什么;的确,我们经常言不由衷。人类举止的种种矛盾表现,可

9、以用来强化故事的张力,例如长得高头大马肢体语言却很闭缩, 亲切和善却习惯双手交叉,讲述事情却眼睛猛眨,这些都能在无形之中泄露许多言外之意。12.排练不只是为了演员。由于在前制阶段舞台场景通常都还无法使用,初步的排练必须在其他地方进行。这类早期排练应该把焦点锁定在性格描述、肢体表现、声音、时间点,以及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等到场景搭设完成,就要启动舞台调度程序,决定演员和摄影机的准确走位。在地板上粘贴不同颜色的胶带,标出每个演员必须站定的位置。这可避免演员跑出景框、偏离焦点、漏失光纤或超出麦克风的收音范围。等你确定一切就绪,都能按照计划进行时,才让演员穿上全套戏服排练,这当然是最好的方式,可以看出

10、哪里还有问题。13.选角不能只看长相。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某个试镜者看起来很适合某个角色,就认定他是最佳选择。最好的选角往往都是相反的类型,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塑造出经典角色。不要因为某个试镜者一开始读剧本时表现不好就拒绝他。因为拍片时并不是要由他或她自导自演。可以给试镜者一些提示,再评估他的调整状况。试镜者的临场反应,也是试镜内容的一部分。14.大声读出来。编写剧本时,千万别一个人在脑中默念。要把剧本大声读、录下来,再放给自己听。或是找专业或半专业的演员、朋友、家人大声念出。指定某人负责陈述镜头动线和舞台方位,让你,也就是编剧或导演,可以站在挑剔的立场仔细聆听。把剧本从头读到尾,不要中断,

11、这样就能判断故事哪里很顺,哪里卡卡。念完后,请参与者提供意见。演员对于饰演的角色有何感觉?哪些听起来很真实,哪些有点假?有哪些段落高不清楚,或举得无聊?有没有哪些地方需要整段删掉?15.拍片时在你脑中响起的音乐,十之八九不会是好配乐。如果你在一部电影编剧、准备或拍摄阶段,心中浮现了一首完美贴合的歌曲或是配乐,等你真的把它配到你想要的剪接段落时,通常都会以失望收场。影像和故事有它们自己想要的音乐,而不是你喜欢的旋律。#注:选音乐主观触动第一,客观站位第二,找到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平衡点很难,现成、符合影片气质、似曾相识而又完全陌生的音乐难上加难。#16.用剪接说故事。厉害的人通常会用椭圆形或斜线方式

12、讲故事;并不是每一次都得把角色如何从 A 到 B 到 C一五一十交代清楚。17.把退件视为一种过程。在艺术领域,批评总是免不了的,而且很难不针对个人。不过,如果制片讨厌你的剧本调性或剧本草稿,并不表示他讨厌你。事实上,你们拥有共同的目标:想要让片厂老板点头。要虚心采纳所有的批评;每个批评里面通常都含有一粒真理的种子。就算是立论很弱,或是提不出具体的改善建议,那表示你的作品里确实有某样东西让他感到困扰,你应该回头检视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浪费力气去辩解防卫。当你试着把批评者的建议考虑进去,往往就能得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当经纪人或制片厂老板把你的提案退回时,记得一定要寄一封感谢函过去。这可以提高机会,把

13、他们这次的拒绝变成未来合作的起点,下一次当你提出更可行的计划时,他们也会乐于与你合作。18.好剧本都是令人满意的改写本。电影剧本通常需要十次以上的全面改写才有办法进入市场。完成剧本初稿后,先放在一边,等个几天或几个礼拜。利用这段时间,找几个值得信赖并且对电影和写作都有见识的顾问,请他们审问,取得一些诚实且具建设性的意见。草稿修完之后,再找一些新的读者,以全新、客观的方式重新阅读。如果每一次都请同一批读者审问,他们就会跟你一样,因为对优点都太过习惯而无法提供新的见解。19.挖深一点。好电影经常或几乎总是和简单的主题有关,但会用深刻、细腻的方式去挖掘,还会特别关注细节与意义。要按捺行动,千万别用一

14、堆和主叙述无关的阴谋事件、秘密任务、漫天扫射、非法行动和怪胎角色,把电影搞成没必要的大杂烩。正确的做法是,锁定故事中提到的事件、主题和情感,深入挖掘其中的灰色地带。事情少做一点,但要做好。20.确认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在做同一部电影。拍电影不止需要艺术眼光,还得具备实务远见。制片团队必须准时到场,辛苦工作,然后遵照规定时间休息。团队成员不能目标不一,各做各的,而是必须理解每个人的工作都为成就大局。当工作内容需要你发挥诠释的能力时,也一定要从更大的愿景脉络切入。如果愿景没有界定清楚,千万别以为你可以跳过它继续进行;请回头找出作品企图回答的更大主题、故事或理由。21.电影是三度空间。自我设限,把景框想

15、象成二度空间,是一种常犯的错误。框景时要把前景和背景元素包含进去,包括树叶、围篱、吊灯、雨篷、后门廊等,这些元素可以为景框中央的动作提供空间和叙述上的深度。就算是直截了当的室内戏,如果能在北京中加上一扇窗户,总是会比对着空荡荡的墙面拍摄来得好。不过,千万不要弄出不必要的忙乱场景。假设和两名角色要在熙来攘往的都市街头交谈,试着用柔焦方式处理背景,或是在对话的高潮部分让角色从银幕前方走过。前景打光,同时让背景模糊,有助于减轻背景的嘈杂凌乱。22.电影新手的几个特征。A.对白精准,角色会在对白中把他们的想法或感觉分毫不差的陈述出来,而不是用隐约微妙的方式阐述。B.滥用巧合情节。C.用倒述法中断情节往

16、前推展的动力,把观众带离当下。D.用旁白去解释可以在银幕上完整呈现的东西。E.完美无缺的正派主角或十恶不赦的反派对手。F.不会主动选择行动目标的被动性主角。G.画面单调,不懂得利用前景和背景烘托强化。H.太多场次采用同样的距离拍摄。I.演员不够有感情,只会念对白,但没融入剧情。J.灯光打得不平均。K.音效品质很差。L.没注意到连贯性问题,出现愚蠢的跳接错误。M.结局太过突兀,和前面的剧情接不起来。23.要有计划但请享受意外。拍电影是一件复杂万端的工作,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大纲(outline) 、画面分镜(storyboard) 、分镜表(shot list) 、勘景(location scouting) 、排演(rehearsal)等等。但电影实在太过复杂,就算是思虑最周密的计划,也无法控制整个拍摄过程。也就是说,要随机应变。多多尝试错误。要保留空间,让演员和工作人员有机会提出意想不到的诠释。把意外化为可能。24.再拍一次。就算第一个镜头(take)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