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23292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学结合背景下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不仅拓宽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思路,提升了学校专业化发展水平,也为企业“量体裁衣” 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起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利用有利契机,与企业进行深度的交流与沟通,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与希望,以此来促进职业教育的更快发展。现代企业普遍的的用人标准是人品、能力,所以数学校本教材的编写也应该注重学生这几个方面的培养。例如增加自学材料、合作实验、项目研究性课题等环节。另外,数学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开发数学校本教材时,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使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学习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现代企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生活的需求中职学生既是未来的“企业人” 又是 “社会人”,他们既要努力工作,也要懂得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也应及时地进入教学内容。现在商场上实行换季打折,有的商家就标高产品的价格再来打折,它的实际折扣是多少?利润率如何计算?标高率如何计算?如何结合这些商业行为来分析成本、标价、售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弄清怎样来计算标高率、盈亏率、折扣率

3、。又如,社会上各种贷款方式与还款方式的组合及选择,学生们能对它们作出理性的认识和鉴别吗?这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数学确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把数学融入生活,提高民族的数学素养。五、设计根据经验,学生的数学成绩优劣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们专业课学习。在中职学生培养目标里,教育部明确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现代职业教育的观念要求,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求每个专业在每一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要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把各个教学单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因而适应工学

4、结合需求的中职数学教材在编排上应该在兼顾数学体系系统性的前提下,淡化理论,减少技巧,以实用性为度,以一种直观的知识体系的态势呈现出来。因此,进行数学校本教材编写的教师可尝试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要的编写形式,以宽、浅、新、用为基础,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教材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任务内容按照工作流程线性排列,减少重复内容,节省教学时间。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原则,淡化数学的概念体系,重视应用,联系实际;教材要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特点,增强数学知识与各专业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此外,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明确编写的是“教” 材还是“学”材。长

5、久以来,中职数学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公式、法则等等都是直接给出来的。完成课程后,许多学生的数学课本还是崭然一新的。不以学生为主体编写教材,学生使用起来没有足够的参与度,缺乏认同感;教材未能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理念。而经验告诉我们:自己渴望了解的东西最能引起我们的注意,相反如果是已知的或不想知道的东西就很难激发我们的兴趣。故此,教师要以学定教的观念,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做到“要学会,先体会”。对于学校的内部环境,校本教材的开发者也不能忽视。具体地说,一个是物的环境,一个是人的环境。物的环境是指学校的场地、实验实习的设备;人的因素包括教师的素质,对应专业班级的个数及总人数等等。通过最大化地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发出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体现本校特色,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技能,快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六、结语本文对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进行前期的研究工作,教材的进一步开发、实施与检验还有待继续研究。基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在规律,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十分必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开发和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助于教改的实施,并最终增强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预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