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务集中征收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2607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税务集中征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税务集中征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税务集中征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税务集中征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税务集中征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税务集中征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税务集中征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税务的集中征收国家税务总局在进行“十五规划”时,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的新一轮征收改革目标。提出“加速信息化建设,建立专业化征收、管理、稽查体系,逐步形成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征管格局”的征管改革规划。此轮征管改革是一项革命性的改革,其中精髓有两个方面,一是征、管、查从机构上分离,并相互制约,二是体现专业化的集中征收。本文主要探讨集中征收。集中征收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供参考,笔者根据经验和理论,做一下探讨。一、集中征收的含义集中征收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 1995 年左右,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 。对于国家税务总局提

2、出的集中征收,行业内有不同的理解,主流看法有:一是,征收场所的相对集中,主要表现在 1995 年到 1996 年,国税系统把 3-5 个乡镇的税务所撤消,按分局标准建立国税分局,对所辖乡镇的纳税人进行管理,承担管理服务、申报征收和稽查等职能;二是,数据的集中,主要表现在 2000 年左右,一些税务系统实行的以县或地市为单位的征管数据的集中,有些地方也设立专门的征收局,实现以征收场所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征收。对集中征收,税务系统不断在探讨和实践,也有不少文章在论述,为便于探讨,首先定义集中征收的概念。笔者认为集中征收应包涵着两层含义:一是征管数据的高度集中;与传统模式不同,在县、市以上国税局建立税收

3、征管数据库,各级税务机关的个人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该数据库进行连接,进行业务处理,纳税人的各种涉税数据,集中存储在,各级国税机关利用统一的数据库输入、存储、加工、传递、分析各种数据,并依靠信息实施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形成闭合的监控体系;二是申报征收、会计核算的集中处理;具体表现在按一定的行政区划,成立计划征收局,集中处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会计核算业务,所谓专业化征收,也就体现在这一点。二、实行集中征收的必要性1、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国家在“十五”规划时,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向,在可能的情况下实行跳跃式发展。2002 年,又提出信息化建设政府先行的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电

4、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对税务而言,内部管理很重要,集中征收是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政府信息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国外证明行之有效的征管模式。2、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需要1996 年前后开始的税务征管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征管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局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化征管改革的目标:“加速信息化,提高征收集中度,强化管理” 。3、加强税收管理的需要长期以来,征收单位集征、管、查于一体,执法透明度低;征收单位与专业稽查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取消专管员制度后,对纳税人经营情况的掌握有所淡化,对税源的监控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实行集中征收、专业化管

5、理、重点稽查的模式,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4、计算机在管理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税务系统从 80 年代就开始把计算机应用于税收管理的统计领域,90 年代又广泛应用于征收管理。随着计算机应用面的逐步拓宽,税务的征管业务逐步统一规范,各级税务干部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理念、使用水平已经具备,相应的硬件、网络也具备条件,计算机应用必然朝着网络化、集中处理的方向发展。5、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税收成本的要求税收管理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税收成本,实行集中征收,将事务性工作交由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处理,并借助于现代化的设备,必然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人、财、物都大大减少,达到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

6、二、集中征收的主要模式实现集中征收,必要要有相应的申报手段和缴纳手段支撑,目前国内申报的手段主要有,Internet 网络申报、电话语音申报、银行网点申报、点对点通讯申报,邮寄申报作为补充和备份。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Internet 申报和语音申报是主流,银行网点申报做为一种新的申报方式,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税款的缴纳一般采用税银联网来实现。下面是一典型的集中征收示意图: 纳税人电脑 纳税人电话Internet 网 电信电话网Internet 申报平台 电话语音申报平台 电子申报数据库 税银联网数据交换平台数据转入征管系统(CTAIS) 电子缴款书数据征管数据库 自动上解销号 纳税人开户银行中间

7、业务平台 (如:CTAIS) (划转税款)接收扣款数据、税票数据入库销号 电子税票税务广域网 金库业务处理平台 管理分局 稽查局 计划征收局集 中 征 收 示 意 图集中征收流程如图所示:一般纳税人通过 Internet 申报纳税客户端软件录入申报数据和缴纳数据,利用 Internet 网,与市局 Internet 申报纳税平台进行通讯,发送申报数据和缴纳数据,Internet 申报纳税平台自动对申报数据进行校验,正确后,通过接口向征管系统(如:CTAIS)数据库写入申报数据;Internet 申报纳税平台对缴纳数据进行校验,正确后,调用征管系统(如:CTAIS)生成银行扣款数据和电子缴款书数

8、据,通过与银行联网的主机,向纳税人开户银行发送扣款数据和缴款书数据,银行返回成功信息后,平台通过接口向征管系统(CTAIS )数据库中写入征收数据和税票数据,并自动进行上解销号。银行负责打印缴款书,用于税款解库,银行在解库的同时向金库传递一份与纸质缴款书对应的电子缴款书,金库入库业务处理完后将纸质缴款书和对应的电子缴款书传递给计征局,计征局利用电子缴款书数据通过自动销号功能进行自动入库销号。银行同时通过纳税人开户分支机构将纳税人缴款书联传递给纳税人。定额户和小规模纳税人通过电话网与税务电话申报语音平台通讯,根据语音提示,进行申报,申报正确后,申报主机通过与银行联网的主机向银行发送扣款数据的税票

9、数据(定额户发送税收转帐完税凭证,小规模纳税人发送缴款书数据) ,银行扣款成功后,纳税人申报缴纳完成。税务局接口程序将申报缴纳的纳税人数据自动转入征管系统(CTAIS)数据库;银行负责税票的打印和传递。计征局负责电子申报数据的后续处理和会计核算。四、实行集中征收的条件实现集中征收,必须具备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流程再造,同时在申报方式和缴库方式也必须达到进行改革,如申报不受地域限制:包括纳税人将数据送达税务征收机关、纸质文件的传递;征收不受地域限制:包括开具税票、税款上解、税款入库、缴款书传递给纳税人。(一)技术条件1、稳定、可靠的计算机网络集中征收,数据集中存放在地市局,省局乃至大区机构,各级

10、机关通过网络存取数据,网络必须可靠、稳定。按照关键任务处理的要求,建立一套主线路,作为平常业务处理的主线路,同时要再建立一套备份线路,当主线路出现故障时,自动通过备份线路进行申报征收等。目前,根据“金税工程”的要求,国税系统都建立了总局、省、地市、县的帧中继广域网,但县区以下一般没有联网,根据集中征收的需要,要建立县到乡镇分局的网络。目前,电信以光纤为媒质的城域网逐步成熟,费用也逐步降低,根据实践,采用光纤为媒质建立覆盖整个税务系统各级机关的广域网,做为主线路,可更充分满足集中征收的需要。光纤网,速率高,稳定,不容易受干扰。原来的帧中继可以用于备份,县区以下,可采用拨号、ISDN 等低成本线路

11、做备份。2、功能强大的硬件实行集中征收,数据量十分巨大,需要高处理能力的主机和存储。考虑关键任务,应选用两台主机,双机热备,用于申报征收的事务处理;同时要充分考虑税务征收的业务特点,就是每月 1-10 号是征期,并且纳税人习惯 8、9、10号申报,数据存取峰值很高。集中征收,数据的安全很重要,要选用专业的存储设备,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同时选用光盘库作为备份设备。3、适合的征收管理软件实行集中征收,需要有相应的征收管理软件做支撑。长期以来,税务征管软件的开发都是以征收分局为基础的,主要考虑在局域网上运行的,实行集中征收以后,软件要充分考虑,数据集中模式下的纳税人识别、会计核算、满足其他政府部门要求

12、、人员权限、并行处理以及征、管、查从机构上分开等很多因素。90 年代中期流行的 C/S 结构的软件开发有很多优点,但实践证明在集中征收模式下,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网络带宽要求高,维护成本高,对并发的处理不够好等。国家税务总局在“中国税务管理信息一体化规划”和“金税三期”中充分考虑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以应用服务器为基础的 3 层(N 层)结构的软件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 C/S 结构的缺陷,同时,由于该体系结构屏蔽了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差异性,本身具有负载均衡和流量控制的功能,对整合税务的其他软件有很大的好处。吸收以往经验,采用最新技术成果,开发合适的集中征收管理软件,是集中征收顺利开展的必要物

13、理条件。4、申报方式的改革实现集中征收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纳税人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行申报纳税,可采用的办法一是电子化远程申报,一是邮寄申报。美国一直采用邮寄申报,从而实现征收的大集中,根据最新资料,美国现在全国只有 4 个征税中心。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发展集中征收应已开发电子远程申报应该为首选。目前流行的电子申报有电话语音申报、Internet 申报、银行网点申报和点对点远程申报纳税。Internet 申报一般适用于企业,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电话语音申报纳税适应于定期定额户和小规模的申报征收,银行网点申报纳税也适应于定期定额户和小规模的申报征收。电子申报的实行,不但使纳税人可

14、以足不出户完成申报纳税,同时,也使税务机关不必再进行手工录入申报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数据质量,以便腾出更多的精力用以加强管理。国税在实行“金税工程”过程中,推行防伪税控系统,为实现电子申报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要求,2003 年的 10 月 1 号,全部取消手工增值税发票,换言之,防伪税控要全面推广。5、电子化税款流转改革税款征收方式,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关键。所谓电子化税款流转,基本特征是,税务机关、商业银行和国库,以电子税票为纽带,完成税款的征收、上解、入库、退库、对帐。对于必须打印纸张凭证的,如给纳税人的完税凭证,在简化的基础上,通过商业银行完成打印和传递给纳税人。(二

15、)业务条件1、规范统一的表证单书集中征收打破了业务、管理、软件各自为政的局面,所有税务干部在统一的软件界面、统一的数据库中处理业务,要求每项税收业务处理涉及的各种表证单书必须统一,以保证征管原始数据表述的规范,也保证后续数据分析的正确。2、统一、规范的征管业务流程集中征收是全新的事物,必然带来征管业务流程的再造。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征管业务规程,将征管工作划分为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法制和税务执行五个系列,对管理权限进行重新调整,按照精简、规范、效能的原则重新构建新的岗责体系。按系列设岗,按岗位定责,按职责定人,从工作职责、征管流程、工作标准、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立征管工作运行保障体系,确保集中征收的高效运行。三、制约集中征收实现的问题1、观念的转变实行集中征收,要改变几个观念,一是害怕暴露数据的想法,在以往的征管模式中,大量征管数据是保存在本地的计算机中,实行数据集中后,很多基层的领导,害怕数据暴露在上级和其他同级税务机关面前,担心失去权利,首先要改变这种观念,实行集中征收,除了专业化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