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22595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它的存在既饱受诟病,也为人所称道。从 19 世纪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而必将走向灭亡,到 20 世纪后期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人类将“ 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再到现今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不断,福山在自己最近出版的新书中又修正了自己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如此看来,资本主义这一话题可谓是久谈不衰,相信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可谓是一部杰作。在该书中,作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从另外一个视角对资本主义展开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一、 本质与逻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资本主义是什么

2、?本质与逻辑给出了一个答案。在作者看来,社会形态作为抽象的概念,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概括,具体到各个特定的社会形态,它们相互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共性通过社会秩序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性。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包含外部运动和内在动力机制。 “商业世界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外部现实商业企业和商业实践的存在构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资本主义。 ”1外部运动表现为商业制度,内在动力机制表现为“看不见的手或制度的运行规律或市场机制。 ”2而且作者提出,资本作为核心要素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扮演着参照物和指向标的角色。在资本主义时期, “财富正不断从外围和弱势区域流向中心和强大的区域,但是,确定其汇聚点

3、的是资本聚集的出现首要是货币资本。 ”3资本是居于核心地位。1、资本积累资本主义最重要的一种因素“是从以资本的形式进行的生产性社会活动中榨取财富的强烈需要。 ”4即资本积累的欲望。在作者看来,资本积累的欲望的渊源在于:一方面,人们对声望和荣誉的渴望,可以归纳为对情感的普遍需求。这种情感需求是由所有生命的遗传禀赋所决定的。但是这只是说资本积累的欲望产生的前提条件,并非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因为财富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权力,即财富所有者可能没有什么道德权威,但是他能够发号施令资本的统治者通过拒绝其他人使用构成财富的商品的权利来实现。所以说,资本积累的欲望实质上是积累权力的欲望。这种联盟

4、权力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的权力,一种软权力,即每月直接的惩罚权利。“权力通过资本的积累得以行使” ,5并且得到增强。我们传统的认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是贪得无厌的,他们尽可能多的掠夺财富,使得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日益贫困。但是,在作者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渴望财富的欲望,并不仅仅表现为资本家阶级,而是包括所有资本主义的社会成员,更确切的说,是所有被纳入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内的人。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资本家本身也受制于资本。正如, “在国家内部出现并且最初仅按国家意愿存在的资本,变得越来越公然反抗甚至凌驾于国家之上了。 ”6资本是市场力量的必然延伸。而且市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动力机制,对

5、资本主义的逻辑变迁起着决定性作用。2、资本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本质上是一种资本制度。 “资本将所有形式的财富都简化为货币。 ”7资本的主导地位。财富既包括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财富,也有抽象的声望、权力形态的财富。这样,就使得计算利益成为可能,从而对个人行为倾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资本家积累权力的欲望,工人积累生存条件的活动都可以通过利益计算的方式得到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看似财富是被动的接受资本家和工人的追逐。但实质上,财富通过资本的形式取得了主动的地位,引导着社会主体的活动。这也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但是,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阶级是处于主动地位,而工

6、人阶级处于被动地位。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是资本家的主观为之,即资本的统治就代表资本家的统治。正如作者再书中指出, “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的本质是其对劳动的统治。 ”8在海尔布隆纳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并不是像马克思所理解的那么干脆。这只是资本本质的一部分内容,另一部分内容则表现为“资本确定了权力的形式。 ”9而这种权力具体表现为财富的控制力。资本是凌驾于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上的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尔布隆纳提出, “竞争不会直接让资本家和工人陷入对抗之中,而是让资本家和资本家陷入对抗之中。 ”10资本制度的核心工资劳动制度。在作者看来,资本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而工资劳

7、动制度则是资本制度的核心。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体现为资本引导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资本家阶级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生产资料的使用享有决定权;而工人阶级一无所有。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就会陷入动荡之中,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先天的不公平,工人阶级必然会起来争取自己的生存权。而资本制度,更确切的说,工资劳动制度就改变了这种尖锐对立的情况。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资本家阶级,这是既成事实,具有法律效力的。在这个基础上,在工资劳动制度条件下, “工人可以使用资源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确立或者终止工作关系。 ”11在工资劳动制度下, “产品本身属于生产中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接受工资的劳动者,而且,劳动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没有合法的所有权。 ”12这样, “工资关系本身就变成了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方式。 ”13劳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首次完全确立下来。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