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17411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期语文期中试题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场_上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你心境平静,只要你开动脑筋,你就会觉得试题并不难。请相信自己,成功将会属于你。你需要注意的是: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当然,你还必须注意保持试卷的书面整洁。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 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内。(3 分)zh shi gi bin mng yn, yu d fng f rn shng.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倔强 (qing) 怨恨(yun) 迸溅(bng) 茏罩(

2、lng) B贮蓄 (zh) 澄清(chng) 宛转(wn) 抖擞(su) C奥恼(o) 猝然(z) 厄运() 风韵(yn) D堕落(du) 丰硕(shu) 玲珑(lng) 剔透(t)3、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两题。班会上,班长() 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 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zhu” “根本没这个字! ”大家()地说。 “难怪大家不认识, ”班长说, “这是我选的字,它读作tu,是咱们班专用的 推门的 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 )(2 分) A煞有介事 异口同声 B装腔作势 议

3、论纷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分 数第 2 页 共 10 页C一言不发 众说纷纭 D郑重其事 七嘴八舌 (2)这次班会要讨论的问题是_。(1 分) 4、下边是一篇广播稿中的一段话,读后请按要求修改。 (2 分)期中考试快到了,我越来越感到时间不够用,一心只想多读点书。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语文水平太低,肚里没有几个词儿,于是拼命读小说、散文。然则,我看书只是从兴趣出发,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光看故事大意,不注意提高分析能力和积累词汇,所以收获很小。后来,我才发现这种做法并非有问题。(1)有一个词不符合口语表达的要求,这个词是 (写划线处的序号) ,应改为 。(2)有语病的一句是 (写划

4、线处的序号) ,应改为 。 5、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相同(2 分)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6默写。(4 分)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_,_。(2)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_ ,_ _;_ _,_ _。7、文学名著( 2 分)“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出自_的诗集_ 。二、综合性学习。 (2 分)生活处处有语文。而今让人眼花缭乱的电视广告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请写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则。 三.现代文

5、阅读。 (32 分)第 3 页 共 10 页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场_(一) (共 18 分) 座号: “( A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B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 C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

6、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 D )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8、按课文的内容填写文中的空格(4 分) 。 A ( ) B( ) C ( ) D( )9、第一段共四句话,从人的感觉中的三个角度写春风,请根据提示填表。 (7 分) 角度描写的句子(填序号)春风的特征触觉 嗅觉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听觉 10、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春雨的什么特征?(2 分)11、选文第二段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试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第 4 页 共

7、 10 页12、选文第二段对雨中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 (2 分)A 由上到下 B 由下到上 C 由远及近 D 由近及远(二) (共 14 分)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7 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家里没有碎花布。 ”妈妈平静地说。“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面

8、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好好学习。 ”她依然平静地说。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

9、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第 5 页 共 10 页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场_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 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 依然保 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13、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 分)固执( ) 倔( )强 愧疚( ) 安适( )14、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 (2 分)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

10、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D、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15、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不超过 15 个字) (2 分)答:16、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2 分) 答:17、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 分) 答:18、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 ”一句的理解?(2 分)答:19、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 (2 分) 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第 6 页 共 10 页四、文

11、言文阅读(8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

12、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20填空:(2分)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为什么说“学而不思第 7 页 共 10 页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场_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五、作文。 (40 分)从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1)我最想 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500 字。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会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会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会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会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要求: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或另外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填在横线上,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