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4004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的现状。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思路:探讨我国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城郊游憩带空间配置原理和配置模式、城郊游憩系统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等。作者认为,应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系统规划,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各种旅游地类型,发挥配置模式的指导作用,以适应大都市城郊旅游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郊游憩带;城郊游憩系统结构 大都市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都市城郊游憩带系统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目前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状况看,城郊游憩带开发与建设还存在着缺乏统筹

2、规划、忽视生态环境效应、游憩系统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制约着都市旅游和城郊旅游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和揭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原因、配置模式与系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城郊旅游研究缘起及城郊游憩带概念的提出 国外对城市周边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前苏联地理学家对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已经有所注意,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过程的一种弥补。1987 年 Stephen L. J. Smith 在国家尺度上将旅游划分成城市旅游、户外游憩、度假/划船、城市边缘旅游 4 种类型。1991 年 Mullins

3、 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工业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Weaver 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提出了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外围 5 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McKenzie 也注意到城市郊区旅游发展问题,曾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提到了城郊旅游现象。Scott D 等人的研究反映了城市周边旅游的特征。日本学者铃木富治郎、山村顺次将目光投向城市周边

4、游憩空间的形成和变化问题,山村顺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在大伦敦的外围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国内关于城市周边旅游发展的研究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逐渐出现,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 1997;符全胜, 1998) 、 “郊野”、“环城游憩带” 、 “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与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带在景观生态学上称为边缘界面。吴必虎在对上海市郊区旅游开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的概念,认为环绕城市外围、处于近城

5、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游度假模式” 的游憩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并初步建立起大城市环城游憩带规范研究的框架。 二、 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 1. 市场需求因素 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对愉悦身心和短期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强。一般来说,城郊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出游的重要选择地。因此,城郊游憩带便在这样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应运而生了。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和“黄金周 ”休假制度,城市居民自由时间的增加

6、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于休闲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吴国清提出,周末旅游市场的兴起促进了现代旅游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的步伐,使城郊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由于“黄金周” 期间旅游景区超载、环境破坏、交通拥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旅游者不能真正享受到休闲的乐趣,于是居民开始理性地选择休闲时间,更多地选择周末休闲的方式,使自己不用远行就可以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游览主题公园等。刘汉洪认为从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首选。 2. 级差地租与旅游成本因素 吴必虎、石艳,何佳梅认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区位,往往是在旅游

7、成本和土地租金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商与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对于投资商来说,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级差地租越低,资金压力越少,而在城市中心则要付出高额的地租及其它费用,于是这种排斥性的内驱力使投资者的资金逐步投向郊区。对于旅游者来说,游憩目的地距离城市越远,游憩者的旅游成本越高,其出游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即存在所谓的距离衰减现象。吴必虎在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的研究中得出,上海市民以郊区为目的地的活动人数基本呈同心圆衰减,在距离上海180km 范围内的目的地,大约 30%的市民曾经光顾过,距离增加一倍出游率下降 5%。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吴必虎,唐俊雅等对中国

8、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 500km 以内的范围内。张安,丁登山等撰文对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进行分析,同样发现距离衰减规律。 3. 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城郊游憩项目吸引力逐渐增强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收益以及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近年来各地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纷纷把旅游业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很多城市把旅游业确立为当地支柱产业,并多方面给予政策引导与扶持,如旅游扶贫政策、旅游开发区政策、大旅游政策、旅游政府主导政策等,形成了支持城郊旅游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城郊地区

9、也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把那些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土地从农产品生产中解放出来,用来发展旅游业。王云才认为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大城市郊区应以城市极化为中心,建立合理的地域发展功能,以提供优质游憩地为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以此来加快大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于近距离城郊休闲游憩的需求以及城郊政府对于自身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共同促进了城郊休闲游憩景区的建设,使城郊游憩带逐步走向了成熟。 三、 城郊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理论模式 1. 基本理论依据 余晟在其著作中认为中心地理论、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城市边缘理论对城市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中心地的规模越大,它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的腹地面积越大。城市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的关系可以用于指导城郊游憩带的系统配置。城市中心地越大,到城郊游憩带旅游的城市居民就越多,对城郊腹地游憩设施的波及也越广。在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配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城市腹地大小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建立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游憩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