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123008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源逆变的应用实例材料 0906 田鹏 200912010615摘要 逆变是把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实现这种功能的装置叫做逆变器。无源逆变是指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直接供给负载而不松往交流电网。关键词 逆变 无源逆变 应用正文 视应用场合的不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的差异会很大。有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低于交流市电电源频率,如交流电动调速系统;有时又会达到几 KHz到几十 KHz 甚至更高,如感应加热系统。无源逆变电路多与其它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组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如无源逆变器与整流器组合为交-直-交变频器,来自交流电源的恒定幅度和频率的电能先经整流变为直流电,然后经无源逆变器输出可调频

2、率的交流电供给负载。一、概论1.无缘逆变器的概念及其作用 1逆变是把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实现这种功能的装置叫做逆变器。无源逆变是指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直接供给负载而不松往交流电网。其工作原理可用图3-1 描述。图 3-1 无源逆变框图 2前面已讨论过有源逆变的概念,有源逆变是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回送到交流电网,因此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的幅度、频率以及相位都必须与电网电压相统一。而无源逆变输出电压的上述参数一般与电网电压都不相同,而许多应用场合正是需要与交流电网不同的交流电压时才使用无源逆变器。视应用场合的不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的差异会很大。有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低于交流市电电源频率,如交流电

3、动调速系统;有时又会达到几KHz到几十KHz 甚至更高,如感应加热系统。无源逆变电路多与其它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组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如无源逆变器与整流器组合为交-直-交变频器,来自交流电源的恒定幅度和频率的电能先经整流变为直流电,然后经无源逆变器输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给负载。其框图如图3-2 所示。图 3-2 交-直-交变频器框图整流和无源逆变的另一种组合是开关电源,其框图如图3-3 所示。来自交流电网的电压先经整流器A 整流,得到与市电电压幅度相当的直流电压,这一电压又经其中的无源逆变电路变成高频交流电压,然后经高频变压器将电压的幅度变成适合负载要求的电压等级,最后通过整流器B

4、变成直流供给负载。开关电源省去了传统电源设备中的工频变压器,使电源设备体积和重量都大大地减小,同时电压的调节和稳定范围也大大地提高。图 3-3 开关电源框图二、辅助电源电路 3 。逆变器除了功率变换回路外,还包含了小信号部分的供电,例如PWM 信号芯片的12V 供电,运放的单电源或双电源供电,单片机的 5V 或3.3V 供电等。对上述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纯净的电源供电在逆变器中也显得很重要。1. 12V 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对于 12V 电池供电的逆变器,一般经过一级RC 滤波给PWM 芯片如TL494,SG3525 等供电即可。需要注意的是R 的压降控制在0.5V-1V 比较合适,因为一般P

5、WM 芯片最低工作电压在8V 左右,为了使电池在10V 电压时还能工作,R 上的压降不能过大。还有PWM 芯片供电电压过低容易引起不工作或对功率MOS 管驱动不足。在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先把 10-15V 的电池电压升压到15V,再用L7812 降压到稳定的12V 给PWM 芯片供电,电路如下:上图中 BT 为来自12V 电池,电压变动范围为10-15V.采用了MC34063 单片DCDC 芯片比较简单经济地实现了上述功能。2. 24V-48V 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在输入 24V 以上的逆变器中,要是用L7812,LM317 之类的线性降压会造成比较大的发热损耗,因此本人设计了一个自激开关

6、式降压电路,现在介绍给大家:在这个电路中,BT 输入电压范围可以达到 15-60V,而输出稳定在12V.Q6 也可以用P型的 MOS 管。下面来讲一下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起动的瞬间,电源通过R13 提供Q6 足够大的基极电流,Q6 饱和导通,其集电极电流一部分通过L1 给C15 充电供给负载,一部分储存在L1 里。当C15 两端的电压超过15V 时Q7 导通,Q5 也导通导致Q6 的基极电位上升,电流减小,C11 的上端的电位下降,由于 C11 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Q5 基极的电位继续迅速下降,Q6 的基极电位迅速上升直到快速关断,Q6 关断后L1 的储能通过续流二极管D2 释放给C15

7、和负载,然后开始下一个周期的循环。三、高频逆变器后级电路 4后级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把前级升压的高压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从结构来说全桥结构用得最多。下面以单相正弦波逆变器的后级电路为例讲解下,部分电路如下图:1.米勒电容 5对高压MOS 管安全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我们先来分析一下MOS 管GD 结电容,也叫米勒电容对半桥上下两管开关的影响。供分析的电路如下:图中C1,C2 分别是 Q1,Q2 的GD 结电容,左边上下两个波形分别是Q1,Q2 的栅极驱动波形。我们先从t1-t2 死区时刻开始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为死区时间,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两管都不导通,半桥中点电压为母线电压的一半,也就是

8、说C1,C2 充电也是母线电压的一半。当驱动信号运行到t2 时刻时,Q1 的栅极变为高电平,Q1 开始导通,半桥中点的电位急剧上升,C2 通过母线电压充电,充电电流通过驱动电阻Rg 和驱动电路放电管Q4 ,这个充电电流会在驱动电阻Rg 和驱动电路放电管Q4 上产生一个毛刺电压,请看图中 t2 时刻那条红色的竖线。如果这个毛刺电压的幅值超过了Q2 的开启电压Qth,半桥的上下两管就共通了。有时候上下两管轻微共通并不一定会炸管,但会造成功率管发热,在母线上用示波器观察也会看到很明显的干扰毛刺。只有共通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炸管。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母线电压越高毛刺电压也越高,也越会引起炸管。大家知道了这个

9、毛刺电压产生的原理,我想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提了,主要有三种解决办法:1) 采用栅极有源钳位电路 6。可以在MOS 管的栅极直接用一个低阻的MOS 管下拉,让它在死区时导通;2) 采用 RC 或RCD 吸收电路;3) 栅极加负压关断,这是效果最好的办法,它可以通过电平平移使毛刺电压平移到源极电平以下,但电路比较复杂。2. IR2110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IR2110 是IR 公司早期推出的半桥驱动器,具有功耗小,电路简单,开关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逆变器的全桥驱动中。对于DIP16 封装的IR2110 在正弦波逆变器的应用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1). 13 脚的逻辑地和2 脚的驱动地在布线时要

10、分开来走,逻辑地一般要接到5V 滤波电容的负端,再到高压滤波电容的负端,驱动地一般要接到 12-15V 驱动电源的滤波电容的负端,再到两个低端高压MOS 管中较远的那个MOS 的源极。如下图:2). 在正弦波逆变器中因为载波的频率较高,母线电压也较高,自举二极管要使用高频高压的二极管。因为载波占空比接近100%,自举电容的容量要按照基波计算,一般需要取到47-100uF,最好并一个小的高频电容。3. 正弦波逆变器LC 滤波器参数的计算 7要准确计算正弦波逆变器 LC 滤波器的参数确实是件繁琐的事,这里我介绍一套近似的简便计算方法,在实际的检验中也证明是可行的。我的想法是SPWM 的滤波电感和正

11、激类的开关电源的输出滤波电感类似,只是SPWM 的脉宽是变化的,滤波后的电压是正弦波不是直流电压。如果在半个正弦周期内我们按电感纹波电流最大的一点来计算我想是可行的。下面以输出 1000W220V 正弦波逆变器为例进行LC 滤波器的参数的计算,先引入以下几个物理量:Udc:输入逆变 H 桥的电压,变化范围约为320V-420V;Uo:输出电压,0-311V 变化,有效值为220V;D:SPWM 载波的占空比,是按正弦规律不断变化的;fsw: SPWM 的开关频率,以 20kHz 为例;Io:输出电流,电感的峰值电流约为1.4 Io;Ton: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实际是按正弦规律不断变化的;L: L

12、C 滤波器所需的电感量;R:逆变器的负载电阻。于是有:L=( Udc- Uo) Ton/(1.4 Io) (1)D= Uo/ Udc (2)Ton=D/ fsw= Uo/(Udc* fsw) ( 3)Io=Uo/R (4)综合(1),(3),(4) 有:L=(Udc- Uo)* Uo/(1.4 Io* Udc* fsw)=R(1-Uo/Udc)/(1.4 fsw)例如,一台输出功率1000W 的逆变器,假设最小负载为满载的15%则,R=220*220/(1000*15%)=323从 L= R(1-Uo/Udc)/(1.4 fsw)可以看出,Uo=Udc 的瞬间 L=0,不需要电感;Uo 越小需

13、要的L 越大我们可以折中取当Uo=0.5Udc 时的L=323*(1-0.5)/(1.4 *20000)=5.8 mH这个值是按照输出15% Io 时电感电流依然连续计算的,所以比较大,可以根据逆变器的最小负载修正,如最小负载是半载500W,L 只要1.7 mH 了。确定了滤波电感我们就可以确定滤波电容 C 了,滤波电容C 的确定相对就比较容易,基本就按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基波的5-10 倍计算就可以了。其计算公式为f =1/ 2 LC四、逆变器的部分保护电路1. 防反接保护电路:如果逆变器没有防反接电路,在输入电池接反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轻则烧毁保险丝,重则烧毁大部分电路。在逆变器

14、中防反接保护电路主要有三种:1). 反并肖特基二极管组成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基本电路如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当电池接反时,肖特基二极管 D 导通,F 被烧毁。如果后面是推挽结构的主变换电路,两推挽开关MOS 管的寄生二极管的也相当于和D 并联,但压降比肖特基大得多,耐瞬间电流的冲击能力也低于肖特基二极管D,这样就避免了大电流通过MOS管的寄生二极管,从而保护了两推挽开关MOS 管。这种防反接保护电路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效率,但保护后会烧毁保险丝F,需要重新更换才能恢复正常工作。2)采用继电器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基本电路如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如果电池接反,D 反偏,继电器 K 的线圈没有电流通过,触点

15、不能吸合,逆变器供电被切断。这种防反接保护电路效果比较好,不会烧毁保险丝F,但体积比较大,继电器的触点的寿命有限。3)采用 MOS 管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基本电路如下图:图中 D 为防反接MOS 的寄生二极管,便于分析原理画出来了。当电池极性未接反时,D 正偏导通,Q 的GS 极由电池正极经过F,R1,D 回到电池负极得到正偏而导通。Q 导通后的压降比D 的压降小得多,所以Q 导通后会使D 得不到足够的正向电压而截至;当电池极性接反时,D 会由于反偏而截至,Q 也会由于GS 反偏而截至,逆变器不能启动。这种防反接保护电路由于没有采用机械触点开关而具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也不会像反并肖特基二极管组成

16、的防反接保护电路那样烧毁保险丝F.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缺点是MOS导通时具有一定的损耗。但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低导通内阻的MOS 管层出不穷,像我们锐骏半导体新出的RU4099,40V 的耐压,200A 的电流容量,低到2.8m的导通内阻,足够畅通无阻地通过比较大的电流还保持比较低的损耗。2. 电池欠压保护:为了防止电池过度放电而损坏电池,我们需要让电池在电压放电到一定电压的时候逆变器停止工作,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电池欠压保护太灵敏的话会在启动冲击性负载时保护。这样逆变器就难以起动这类负载了,尤其在电池电量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请看下面的电池欠压保护电路。可以看出这个电路由于加入了 D1,C1 能够使电池取样电压快速建立,延时保护。五、结论总的来说,无源逆变器与其他逆变器一样,用途可分为两大类,如下:逆变器是商业电网或地方电网的关键组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资源的紧缺及其价格的日益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