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751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又到岁末年初 让我们对不恰当的农村礼俗说“不”吧编者按: 当前农村人情礼俗畸形发展,究其原因是,普遍存在趋众心理,对越来越重的礼金即使看不惯,心里不情愿,但为了顾“面子” ,也只有随波逐流。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想遏制农村“人情债” 的泛滥,首先应从培育新农民入手,提高农民素质,正确引导广大农民更新思想观念,做到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消费。在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之际,我们特推出这篇文章,希望广大读者能有新的认识。 在中国农村,农民历来对人情礼俗看得很重,注重婚丧大事以及其他礼俗上的你来我往,这种纯朴的礼尚往来,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又具有一定的经济互助意义。然而,现在的

2、农村,人们在人情礼俗上的往来,由过去的感情型向排场型和经济型快速演变,这使得许多农民不堪重负,也给农民的社会关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我们来看看王庄的调查结果。 发展特点: 一是名目越来越多。过去王庄在人情礼俗上的消费只限于婚丧嫁娶等少数项目,而现在仅一个小孩子,就有孩子出生七天、半月、满月、百天、周岁生日、十二岁生日等礼数。老人则有过寿、交木(儿女给父母备好寿木后,举行交付仪式)、丧事、五七、周年(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不等。此外,盖房则有打顶、乔迁新居,一般的生意开张,还有同学生日、老师生日等等,甚至有人连孩子升学、参军都要设席纳礼。 二是礼的份量越来越重。在

3、嫁娶喜事上,礼金由过去的几十元,发展到根据关系远近 10055 数百元不等;在老人丧事上,过去亲戚只是拿些香纸、酒、挂面等,而现在除了这些,还要根据不同的关系送花圈、送礼金,礼金几十元至 300 元不等;在孩子满月、老人过寿、交木、周年、盖房打顶、乔迁新居等方面,亲戚送礼在 100 元至数百元不等;所有的人情礼俗上,朋友熟人、街坊邻居的送礼由过去的 10 元上升到 50 元至 200 元不等。 三是范围越来越大。王庄过去人情礼俗的往来范围仅限于圈内的亲戚、好友和近邻。而现在,往来范围不断向外延伸,谁家有了事情,全村各家都要前去送礼,而较远的亲戚和一般的社会关系,或是接到事主通知,或是迫于某种原

4、因,也得前去送礼。 四是频率越来越高。人情礼俗的名目越来越多,往来范围越来越大,势必导致人们送礼频率增高。村民张海明说,前几年我每年接到送礼通知只有几次,而现在差不多每月都有,有时甚至一个月几次。 发展后果: 农村礼俗的畸形发展,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村民陈拴亮说,去年 3 月,他卖掉 500 多公斤玉米,准备购买化肥、种子在春播时用,可碰到两家亲戚有喜事就把这几百块钱用掉了。等到种地的时候没有钱,只得到处去借。村民梁立子说,前几天他有一份重礼要送,没备好钱,晚上愁得一夜没睡,没办法,第二天一早去借了几百块钱的高利贷。村民杨保成说,他一年花 1 分钱都记账,去年一家四口开支啥都算上,共花

5、了 9300 多元,其中仅送礼就花了 5200 多元,超过了全年开支的一半。 我们在王庄随机采访了 13 家农户(全村共计 63 人)。2005 年,这 13 家农户在人情礼俗上的礼金消费总计 35410元,人均 562 元。王庄在 2005 年人均纯收入为 1540 元,人情礼俗的礼金消费占到了纯收入的 36,49。农村礼俗的畸形发展,还恶化了农民的社会关系。农村人情礼俗活动,本来是以亲友走动、感情联络和社会互助为导向的感情型的社会行为,而现在因为名目繁多、礼金厚重,对没有经济能力的农民来说,这种人情礼俗实质上已成为以经济为主的社会活动。 村民许明明说,他结婚的时候,二舅说他困难,人没来,只

6、捎了 50 元钱过来,爸妈对此很有意见,现在舅舅不到他家来,他们也不到舅舅家去了。另一村民陈来兴说,他的姑舅姐妹现在都很少来往,就是因为送礼闹的,谁都想要面子,可你没钱送,有啥面子?送礼闹得亲戚都断了。 送礼时心存投机取巧引起矛盾。村民张彩弟说:“我表妹搬家的时候,我大姐一下就送了 300 块钱,因为她马上也要搬家,她给自己拉礼:结果亲戚都得给她一样送上300 块钱,大家对她很有意见。 ” 农村礼俗的畸形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村民杨保成说,去年他送礼花了 5000 多元,原计划承包一些土地种药材,这下不行了;他腰腿疼得厉害,原想好好看一下,这下也看不成了。村民杨三虎说,他一家平时生活一

7、分五厘地抠,猪肉舍不得吃,衣服该换时舍不得换,有了病也是硬扛。如果没有一年两三千元的送礼花销,肯定会对生活和种地都大有好处;再说,上门送礼不光是花钱,一年用去个把月的时间,要误多少农活! 问题成困: 农村人情礼俗畸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人情礼俗事情的办理上,农民在争“面子” 。在农民的眼里,在婚丧大事以及其他礼俗的办理上,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面子。来了多少宾客,开了多少桌酒席,收了多少钱的礼,这些都是人们极其看重的,都是很能反映事主面子的事情。这种情形,就必然造成互相攀比,也为人情礼俗的不良发展推波助澜。 其二,村民在人情礼俗方面非常认同社会行为的同质性、大众性。在同一社区,大家都在“

8、这样做” ,而你却不“这样做” ,这就显出了你的不对,就会遭到众人的非议。 其三,对人情礼俗的交往,村民在不同程度上把它当成了一种经济回收方式和生财方式。在过去,谁家有了事情,事主对亲朋邻里的期望只是人到就行;而现在,正像农民所说,人到不到不要紧,只要钱到。现在的农村,谁家有了事情,都会认真算计,把在这个方面花去的钱收回来。甚至有人把人情礼俗当成赤裸裸的生财方式:农民崔某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搬了三次家,收了三次礼。农民李某在镇上包子一间只有七平方米的门面,也举行开张仪式设席纳礼。 解决办法: 发挥政府的作用。各级政府应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要把它当做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对待。要发动各种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不良的人情礼俗活动的危害性。 农民自醒自救。解决农村人情礼俗畸形发展的根本途径,还是要依靠农民自身的醒悟,要依靠农民自己采取办法,采取行动。 第一,农民朋友不要在这些方面争“面子” 。在送礼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情况下,我们何必还要顾及所谓的面子呢? 第二,农民朋友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农村人情礼俗的畸形发展绝不会给自己带来生财的机会,只能使自己陷入无休止的人情旋涡中去,对谁都是很大的经济消耗、时间消耗、精神消耗。 第三,坚决拒绝有钱有势的人在人情礼俗方面的新花样、新规矩。 (北京 文天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