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11616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生物组 必修 第一单元第一章 教案 编号11第一节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该要求在课标的水平要求中属于应用水平。针对课标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概述细胞发现的历程,阐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2.分析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3.概述生物的分界,并能列举出代表种类。4.举例说明细胞和有机体的关系5.简述病毒的组成与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重温细胞的发现历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出生物科学研究的深入与技术进步的密切关系。2.通过讨论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培养学生收集、

2、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重温细胞发现的历程,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持之以恒的精神。2.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细胞的发现过程2.细胞学说的形成过程,内容和意义。 难点分析探究细胞的发现过程,得出科学研究的深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 2.分小组讨论 3.学生自学 4.谈话教学四、教具准备课件、课堂检测试题卷五、教学过程1引言方法 1:大屏幕展示细菌、放线菌、草履虫等微生物以及动物和植物的图片,提出问题:“以上各个生物在结构组成上有什么共

3、同之处?”学生们根据已有知识能够回答出“他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老师接着问“我们人类是怎么发现和认识细胞的呢?”引出课题。 (引入方法简单,主题明确,图片和问题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方法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询 H1N1 流感病原体,肺结核病原体,疟疾病原体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比较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按照已经分好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后班内交流。区分出 H1N1 流感病原体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后两种病原体都是由细胞构成。老师进行总结, “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中绝大多数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引出课题。(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

4、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交流分享的意识。 ) 2.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a 探究活动对于探究活动的处理,先请学生阅读课本第 3 页上的资料 1、2、3,由每一个学习小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生物组 必修 第一单元第一章 教案 编号12组分析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 第一个引领生物学研究进入微观领域的是谁?2 第一次引领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的是谁?3 第一个发现活细胞的是谁?然后结合教材中给出的三个对应的讨论题,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给与补充。同时把“巩固提高”的第一题“显微镜技术的发明和进步对人类认识细胞有什么意义?”放在这个位置由学生来共同讨论。对于

5、资料 1、2、3 中的内容小组之间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互相提问,或是把每个小组的同学课前从网上搜集到的相关信息拿出来共同分享。这一部分工作一定要在课前把任务布置给每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各有分工,有的小组搜集关于詹森的资料,有的小组搜集关于罗伯特胡克的相关资料,有的小组则搜集列文虎克的相关资料。由小组长整理,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和解释给与明确的点评和肯定。 (通过这种小组讨论探究的模式,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使同学们能够重温细胞发现的艰辛历程,并简述细胞发现的过程。这种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

6、得相应知识信息的能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们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分享的快乐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注:对于相关链接“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相关内容,因与第二节中“显微镜的使用”是一个整体,所以把本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节处理。b.细胞学说的创立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 4 页后两段文字,由师生共同梳理细胞发现的历程年代 人名 成就1604 年 詹森 发明显微镜1665 年 罗伯特胡克 观察木栓薄片1674 年 列文虎克 观察到活细胞1838 年 施莱登 植物细胞学说1839 年 施旺 动物细胞学说总结出细胞学说的三点内容,并分析讨论“巩固提高”第 3 题

7、“从人类对细胞的发现和研究的科学进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对细胞学说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尤其是对第 2 点内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做解释。说明当时的细胞学说是不完善的,后人完善后应该是“除病毒外,细胞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使学生们清楚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细胞学说的意义,了解后人对细胞学说的评说。3.细胞和有机体a.五界说自然界中的生物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类根据生物不同的特征人为把他们分为五界。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五页内容,结合表 1-1-1,完成大屏幕上的图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五界说 细胞数量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8、真菌界 植物界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生物组 必修 第一单元第一章 教案 编号13动物界 (由于本部分知识相对较简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资料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填表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当堂的巩固和落实。 )教师对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要给学生加以区分。我们可以把原核生物总结为两句话:“立克、衣、支原, 放线、细菌、蓝。 ”帮助学生记忆。b.病毒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因无细胞结构,所以有人建议再单设一个病毒界。对于本部分内容的处理,先由学生自学相关链接“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内容,然后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层层深入,让学生在问题中把知识掌握。问题

9、 1.病毒的物质组成是什么?2根据物质组成的不同病毒可以分哪几类?3.病毒单独存在时有没有生命活动?它的生活方式是什么?4.病毒的基本特征有哪些?问题解决后,教师给学生简单介绍病毒的生活史。4.小结假如你是老师,会从哪些方面考查课本的内容?请设计 3 道问题。请按事先分好的小组交换你们所出的题目并作出答案。请组长代表全组交流题目教师再以填空的方式和学生共同归纳:细胞是有机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现象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通过小结,教师把知识进一步升华、拔高,并能够使学生构建起本节的知识框架,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5.板书设计人类对细胞的认识一 细胞的发现和细

10、胞学说的创立A 细胞的发现詹森:罗伯特胡克:列文虎克:B 细胞学说人物及贡献:内容:意义:二 细胞和有机体五界说:小结:1、细胞是有机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现象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生物组 必修 第一单元第一章 教案 编号14随堂练习1、首次观察到真正的活细胞的科学家是( ). 詹森 罗伯特胡克 列文胡克 施莱登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荷兰人詹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B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薄片中真正的细胞。 C罗伯特胡克的发现开创了细胞研究的新领域。D列文胡克首次观察到了真正的活细胞,对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做出

11、了重要贡献。3、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的细胞来源于( ).先前存在的细胞的分裂 各种化学元素重新合成的.各种化合物重新合成的 培养皿中培养 4、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哪一项除外( )A变形虫 B水稻 C细菌 D乙脑病毒5、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的。B细胞是所有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D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6、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事实说明(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生物界的统一性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A. B. C. D

12、. 7、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近年来发现的类病毒和朊病毒结构更简单,类病毒只有一个分子构成,朊病毒只有蛋白质分子构成。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由有机物构成 B能使其他生物致病能够进行增殖具有细胞结构8、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它是生物_、_和_等生命现象的基础。9、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有:()_;()_;()_。答案:1、C 列文胡克首次发现了活细胞。 2、B 罗伯特胡克发现的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3、A 细胞只有细胞分裂而来。4、D5、 B 细胞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等除外)6、C7、D 病毒无细胞结构8、细胞 生殖 发育 遗传9、答:(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生物组 必修 第一单元第一章 教案 编号15(3)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