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14357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容并蓄:纳西文化的原始基因丽江纳西文化以多姿多彩而称著于世,其文化元素之多样性成为众多学者研究中国滇藏文化源流的重要样本。地处中国大陆的边缘地带,对外交流极为不便,因为,以东巴文化为中心的丽江文化多元的璀璨光芒更加让人钦佩。众所周知,丽江古城是中国唯一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据称这是因为统治丽江的土司姓木,建了围墙便成了“困 ”,因而形成了丽江古城四面敞开的格局。然而,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丽江文化自古以来的开放基因。事实上,纳西民族自古便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民族。由于丽江地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汉藏文化的交融区,又是高原畜牧民族与河谷坝区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并处在南丝绸之

2、路的口岸及茶马古道上,是滇藏贸易的集散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造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因此也成为了丽江本地文化、川藏文化、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汇集之地。从公元 1253 年,忽必烈驻军丽江带进了外来文化,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如藏传佛教、道教,直到 20 世纪初,又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加上纳西民族古老的东巴教、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绘画及被称为元人遗音的纳西洞经古乐等,凡此种种,都能兼收并蓄,共存发展。因此,丽江的文化以创造、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 东巴文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纳西族文化创造的集中体现。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主要记载符号“

3、东巴文” ,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 1600 个左右,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东巴经书、舞谱、绘画、祭祀仪式都充分展示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 与东巴文的创造过程不同,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则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结晶。纳西族历来能歌善舞,其音乐形成历史悠久,如纳西古乐热美蹉 ,便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音乐舞

4、蹈。而与此同时,纳西古乐从其成形起,便开始了对外的交流与吸收。东汉永平年间,纳西先民就把白狼歌献给汉王朝,这是集诗歌舞为一体的乐章,是有记载的纳西音乐与中原文化的第一次交流。从那时开始,纳西音乐的这种交流过程就从未间断。明洪武十五年,丽江土酋阿甲阿得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姓木,并为世袭土司,当时明朝实行边疆屯田制,有大批汉族移民入滇,这些移民就把中原文化、技艺传播给边民。其中,音乐的传入有道教等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中原音乐被酷爱音乐的纳西人所接受,被广为传承,同时把纳西族独特的乐器苏古笃、波泊以及冷资筚篥增加到乐队中,并溶进了纳西族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材。到了现代,以宣科等为代表的丽江文化人,更将现

5、代音乐的演奏技艺和歌词意识融入到纳西古乐中,成为广受世界人民欢迎的音乐形式。 而纳西族的文化核心,纳西东巴教也是多种文化艺术的汇合。从其文化内涵看,纳西族的东巴教明显是一种具有多元宗教因素的民族宗教,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单纯的自然宗教形态逐渐融汇百川,最终成为一种具有多元文化特质的宗教。纳西族是古羌人后裔,古羌人的宗教是东巴教的重要源头,其传统宗教中有一些与道教相似的观念,这在纳西的古代图腾崇拜中便可略勘一二。此外,从羌人和纳西人对一些神性动物的共同崇拜意识中,也可以追溯东巴教与古羌信仰之关系,如羊在羌人和纳西人文化中都是一种神性动物,相传纳西族民族保护神三多的属相是羊,而“羌” 之本义即

6、与羊有关,有的史籍记载古羌人信仰羊神。对老虎的崇拜意识也是羌人和纳西人共同的宗教现象。佛教和道教文化的不少因素也渗透到了东巴教中,使东巴教对纳西族社会的影响呈现一种混融着多元文化因素的形态。其中比较典型地表现在东巴教的丧葬仪式上。东巴文化“神路图” 中反映的鬼界和惩罚罪人便与汉族道教的十殿阎王和十八层地狱说有相似之处,如谗言害人者被割舌;杀人放火者抱热铁柱;杀生及亵渎神佛者使之裸体上剑山;通奸杀夫,叫人赌博者令其裸体坐冰;伤人杀生者,捆绑于柱,纵牛冲撞践踏;破戒僧道及放火烧山者,投入火山等,类似于佛教的“十恶” 。另外,纳西族和藏族自公元世纪初以来,就在丽江地区和迪庆地区广泛接触,在宗教、文化

7、、艺术、语言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从而促进了两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此外,作为藏滇茶马古道和盐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丽江连接了中原和藏区,数百年来,它一直是滇西北的商贸枢纽。这是一条商道,但同时更是一条文化之道。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以丽江为重要枢纽的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茶马古道异常繁荣,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一样,茶马古道也成为了丽江纳西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并影响着纳西族的生活。著名的丽江酥油茶便来自于藏区,如今已变成丽江人的经典美食。事实上,正是纳西族这种本民族原始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特性,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纳西文化变成最丰富多彩、生命力最顽强的少数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