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1130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陵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对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不断改善民生、确保“ 十二五” 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健全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才能优质高效地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才能够满足新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新期

2、待。一、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为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依法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分,各级政府投入了许多时间、精力和财力,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应该由政府管的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的公共服务却不到位。解决这一2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依法划清政企之间、政资之间、政事之间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

3、,割断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脐带,实现政府责权的法定化,用法律的刚性手段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政企、政资、政事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界限划清了,利益脐带割断了,政府职责明确了,各级政府才能自觉地把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也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来。(二)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明确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才能切实克服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的现象,促使各级政府优质高效地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满足

4、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 本理念落到实处。 调整政府职能结构,依法确立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精神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 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三)健全政府职责体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依法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各级3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权明确了,公共服务职责体系健全了,才能够尽快完善符

5、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推进和完善大部制改革。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是我国政府机构历次改革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是解决机构庞大、职责分散、效能低下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明确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减少职责交叉,权责利相互统一,运转协调的行政机制。2,在推进大部制改革中,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严格执行政府组织法,严格控制编制和领导职数,不能

6、随意更改,突破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3,既要给予地方政府改革的自主权,尊重地方改革的创造精神,又要注意改革的上下衔接,避免管理链条的断裂。(二)减少行政层级,积极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1982 年推行市管县体制以来,我国政府层级已经由四级制为主转变成五级制为主。政府层级过多,不符合当今世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不利于调动县(市)和基层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解决政府层级过多严格按照宪法规定,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41,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市(地级)、县分治。市是城市型的行政建制,县是广域型的行政建制。市作为城市型的行政建制,主要管理市区和郊区,管不了

7、农村区域;县作为广域型的行政建制,直接管理县属的乡镇。实行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市管县体制,解除市(地级)与县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市(地级)、县分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型政区的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克服虚假城市化现象,又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2,依法明确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必须依法重新界定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以便理顺市县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加强政府机构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依法行政,实现服务型政府

8、的法治化,不仅需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同时还需要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法定化,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使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以保持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相对稳定性。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一)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解决决策与执行不分、监督不力的问题。51,建立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健全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对重大决策要按照调查研究、确定目标、制订方案、咨询论证、提出决策、实施反馈的程序要求去做,防止决策失误。健全决策

9、的咨询机制,对重大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充分发挥各种决策等研究班子及咨询组织的“外脑” 和智慧团作用。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向社会公布,实行听证制度。健全决策的问责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 的原则,建立效能问责体系,明确问责事由、问责对象、问责程序、问责行为,对领导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及其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因盲目决策、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实行效能问责制度。2,建立快速有效的行政执行机制。建立行政机关职能执行机制,形成行为规范、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事管人” 的执行制度,通过明确行政执行责任、简化行政程序,使上级的方针、政策得到准确快速执行。

10、建立快速有效的办事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优化办事流程,杜绝人情风、关系网,一切以法律纪律、规章制度为准则,尽可能地简化手续、量化标准,使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建立科学的行政执行力考核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不断改善执行手段、提高执行效能。3,建立全方位参与的监督机制。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监督予以制约和规范。为加大监督机构的整体合力,建立具有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和指挥工作的独立行政效能监督机构,实施多元联合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包括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行政机关的日常监督、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

11、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人民群众6的广泛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共享、职能衔接和联合督查的协调机制,加强各种权力之间的制约和平衡,切实履行机关职能的监督作用,共同为改进与完善行政管理这个大目标努力。此外,还应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全员接受的教育机制,全天候通畅的反馈机制。4,构建以扩大民主为基础的考评体系。把与考核对象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知情度较高的上级、同级、下级和基层群众作为评价主体,形成一个评价立体群。构建以实绩为核心的考评内容体系,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考评的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

12、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主要尺度,构建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为手段的考评方法体系。(二)创新管理方式,降低基本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效能。1,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民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基本环境和公共安全等对公民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三个目标:一是广覆盖,使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公民;二是促均等,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消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三是上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

13、共服务的三项目标或任务,都直接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问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评估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实行行政7问责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组织等参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门槛,因此,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迫在眉睫。2,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行政问责制。政府绩效评估是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政府工作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将 GDP 的增长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以 GDP 论英雄、定升降,导致各地想方设法追求 GDP,造成了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与这种错误的政绩观不无关系。将基本公共服务作

14、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大力推行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不仅能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认真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能够促使各级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3,积极探索政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虽然是政府责任,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不应统包统揽。政府垄断式的供给,不仅难以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公民社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扩大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市场和社8会力量,通过合同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高效率。总之,只有通过健全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大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 十二五 ”规划目 标提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