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10948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活动情境 体验学习过程摘 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在课堂中,创设活动情境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萌发和培养。关键词:活动情境;实践探索;数形结合;学有所用 创设活动情境,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目标、陈旧的教学方法、单调的课堂交流、枯燥的教学训练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用数学的机会很少。本文将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活动情境,感悟实践探索、领会数形结合思想和体会学有所

2、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设置活动情景,感悟实践探索的过程 对实际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探索得出结论,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数学课堂中可安排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活动,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亲自实践,然后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得出数学结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可安排的探索性活动有很多,如提供不同长度的小木条搭三角形,有的可搭成,有的则不行,以此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例如,探索正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时,由于学生都有折飞机的经验,在上完初二数学的四边形这章后,设计如下活动: 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 16K 的白纸,分四人一小组按下列的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沿虚线 AC 边相对折,B 、D 重

3、合。 步骤:沿虚线 OD 对折,A、C 重合。 步骤:展开后,再折,使 A、B 重合,C、D 重合成图 1 的形状。 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折叠,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融合,结果小组学生完成以下的活动报告单: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你能用图 1 的纸折出平行四边形、菱形或其他的图形吗? 二、设置活动情景,领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 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准备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 教师任意写出一个关于 a 和 b 的二次三项式,此二次三项式需能分

4、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且各项系数都是正整数,如 a2+2ab+b2,a2+4ab+4b2,2a2+5ab+2b2 等;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二次式,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卡片,尝试拼成一个矩形;讨论该矩形的代数意义;由学生随意选取适当种类的卡片,拼接成不同尺寸的矩形,回答该矩形表达的代数公式。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体会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设置活动情景,体会学有所用的过程 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境,完成了一次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为之用” 的道理。例如,在上概率与统计时,模拟了“转盘” 小游戏。 活动工具:一块圆形纸板,一根带剑头的竹条,一颗小铁钉。

5、在圆形纸板上画 12 个扇形格子,顺次编上号,做成一圆盘;竹条不带剑头的用小铁钉固定在圆盘中心,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指针。学生课前根据教师的提示也作了相应的道具,课堂上学生心存悬念,充满热情。 游戏:假设在圆盘的 1 号、3 号、5 号、7 号、9 号、11 号格子里放上价值 10 元的物品,在 2 号、4 号、6 号、8 号、10 号、12 号格子里放上价值 5 角钱的物品。谁交上1 元钱,就可转一下圆盘,等指针停转后,指到哪一格,便根据那格的数,从下一格起,按格往下数这个数,数到哪一格,放在格里的物品就归谁。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游戏规则,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心想:盘子上,奇数和偶数格子各占

6、一半。数到偶数亏“5 角钱 ”;数到奇数得 “10 元钱”,可就赚了。 “1 元钱”不多,可以碰碰运气。全班学生根据规则都在积极的进行游戏,几次尝试后谁都没得到“10 元” 大奖,都赔了。这时就有同学对这个游戏产生了怀疑,是不是老师在做什么假啊?或者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实际上这个游戏不管做多少次永远也得不到“10 元钱 ”大奖,原因是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 =偶数。这就是说,不管指针指在奇数还是偶数格了,最后数到的总是偶数格,赚的可能性是零。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学到奇偶性原理,同时让他们学了数学,要会用数学才行,否则不就“上当” 了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与学生密切合作,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个学生可参与的学习情境、学习时间、学习空间、一个良好的氛围等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把数学学习成为自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