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10944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怀化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十二五”(2011-2015 年)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重大战略性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二方阵的关键时期。本纲要主要阐述 2011-2015 年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发展背景和奋斗目标第一节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

2、商、富民强市”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 年全市 GDP 达到 674.92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13.36%,超出预期目标 2.4 个百分点,分别比“九五”、“十五”年均增速提高 3.86 和 3.36 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人均 GDP 突破 2000 美元(现价),超出预期目标 14.2 个百分点,全市已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正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财政总收入达到 58.02 亿元,年均

3、增长 27.5%,图一: 怀化市 GDP 总量及增速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35.67 亿元,年均增长 26.03%;收入质量明显改善,财政总收入占 GDP 的比重由“十五”末的5.8%提高到 8.6%,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 78.6%提高到 82.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114 亿元,年均增长 35%,超出预期目标 10 个百分点,图二: 怀化市财政总收入单位:亿元是“十五”时期 4.02 倍,其中 2010 年完成 382 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6.2%,超出预期目标3.2 个百分点,其中 2010 年完成 233.86 亿元,超出预期目标 16.8 个百分点

4、。产业建设成绩斐然。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 19.6:32.1:48.3 调整为14.4:42.8:42.8。工业化迈出新步伐。已形成电力、林木、食品加工、矿冶等八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培育了泰格林纸、湘维、辰州矿业、汇源果汁等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615 家,其中主营业收入过亿元的 170 余家,过 10 亿元 5家。园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新加坡(怀化)生态工业园于 2010 年 4 月破土动工,成为落户我国的第二家新加坡工业园;怀化工业园成为国际生态工业园示范基地和“湖南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2010 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 256.27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2

5、6.6%,超出预期目标 18.9 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化率达到 38%,我市工业化已进入初级阶段的中期。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2010 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 163.06 亿元,增加值 97.07 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 42%和 40.68%,初步形成竹木、粮油、果蔬、中药材、畜禽等五大优势农产品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 100 亿元;农业效益全面提升,农村面貌出现新变化。商贸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不断壮大,已初步建成副食、家电、建材、农产品、汽车贸易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 380 个,辐射 5 省(市、区)周边 44 个县、9 万平方公里、1500 多万人的广大区域。图四: 怀

6、化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十一五”末,全市铁路、高速公路(含在建)、国省干线公路分别达到 566 公里、680公里、1658 公里;完成县乡公路改造 1974 公里,实施农村通畅工程 10343 公里、通达工程 2563 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 543 个;芷江机场顺利恢复通航,2010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5 万人次。电力、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75 万千瓦,完成堤防加固 270 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393 座,集中解决了 89.1 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太平溪综合治理、舞水河综合治理、城区主干道路改造、市民服务中心等一批城市

7、基础设施先后启动或完工,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怀化建城区面积拓展到 53.8 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38%,比“十五”末提高 9.5 个百分点。图五: 怀化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商业企业改制稳步推进。“十一五”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 55%。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了城建投、交建投等融资平台,积极探索发行企业债券、增资扩股、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积极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呈现良好态势,林改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通

8、过实施“一流转五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成立了全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公司。成品油税费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面取消。同时,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医疗卫生体制等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利用外资 1.93 亿美元、内资 545.86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23.7%和 23.45%;2010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4680.79 万美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取得各类科技成果 147 项、专

9、利 980 件,2010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52 亿元,年均增长 32.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45%,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前进两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启动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和城区教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累计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 75.5 万平方米,基本消除 D 级危房,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91 所、合格学校 164 所。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施了 12 家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改造项目,支持改造了乡镇卫生院 174 家。文化、体育、计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有新发展,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乡镇计划生育

10、服务站(所)和村级体育场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以内,全市总人口达 513 万。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8.56%,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3%,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20%;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61.7%、34.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 50%、93%。军民共建成效显著,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指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 2010 年GDP(亿元) 550 674

11、.92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00 1114工业增加值 200 256.27财政总收入(亿元) 30 58.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00 233.86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0000 4680.79三次产业结构 15:40:45 14.4:42.8:42.8城镇化率( %) 35 38人口自然增长率() 9 8全市总人口(万人) 516 513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人) 20 16.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000 以上 125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000 以上 3520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 以内 4.1 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 8

12、0 92.2耕地保有量(千公顷) 306 总体平衡万元 GDP 能耗降低(%) 20 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0 5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60 61.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0 34.5森林覆盖率( %) 70 68.56研发经费占 GDP 比重(%) 1 1人民生活稳步提升。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252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20 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 8.6%。“十一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存款余额 13172 元,比“十五”末增加 7658 元。物价总水平控制在每年3.5%左右。就业、养老、住房、

13、医疗、汽车、农机、家电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新增 288 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1%以内;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 144 所、农村五保之家 78 所;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 31.1 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 367.8 万人,参合率提高到 92.2%。“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实践经验弥足珍贵,值得认真总结。一是始终抓住解放思想这条主线,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一切工作的“总阀门”,积极顺应形势变化,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合力,加快发展步伐。二是始终抓

14、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速度与质量并重、发展与环境并重、改革与稳定并重、城市与农村并重,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始终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坚持打改革牌,走开放路,立足怀化,放眼世界,破除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利用一切国际国内有利因素,整合一切有利发展的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发展阻力,激发发展活力,壮大发展实力。四是始终抓住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推进富民

15、强市的强大合力。五是始终抓住党的建设这个核心,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诸多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重大机遇。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需求结构变动明显,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绿色发展蓬勃兴起,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加快发展。从国内

16、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必将为怀化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从省内看,随着“四化两型”战略实施和湘西地区开发向纵深推进,全省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加速增长期,经济结构、增长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从市内看,通过近几年的加速发展,我市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大的提升,基础设施得到了大的改善,城市面貌实现了大的改变,改革开放取得了大的突破,社会事业得到了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提出的“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要求,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怀化将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启动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为我市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提供了良好机遇。主要挑战。从外部看,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利益日益多元化,围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