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10507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3浅谈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家庭养老社会养老集体养老 论文摘要:城市化对农村养老保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削弱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集体养老、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政府应在制度建设上鼓励农村家庭养老,并有计划地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其他养老保障方式。 未来 20 年将是社会发生大变革大转型的时期,也是实现由农村化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根据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和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未来 20 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 60%左右。与 2001 年的最新统

2、计数据城市化率37.66%相比,这意味着今后 20 年将有 28%的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意味着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面临着城市化的挑战与机遇。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制的边缘,人们关注的重点也始终在城市。而事实上,农村社会同样存在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从总量来说,农村老龄人口远多于城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城镇老年人口约为 3180 万,农村则大约 5631 万,其绝对数是城镇的 1.7 倍。从增长速度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随着农村青壮年剩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

3、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3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将持续上升。从收入来看,城乡居民收/差别悬殊,两者的保障能力相差悬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这隐性的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明确的是,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养老就是家庭在代际之间从有生产力的中年家庭成员向老年人的转移,这种转移将促进家庭成员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平稳消费。在发展家,家庭养老一直是老年人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城市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主

4、要有:家庭内部是否有足够的人来提供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庭内部提供或从外部购买老年保障服务的经济能力的大小等等。 (一)城市化促进了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 34837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119839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4.4 人,比 1991)年人口普查的3.96 人减少了 0.52 人,家庭规模呈现出继续缩小的趋势。家庭小型化的原因之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结构简化,规模缩小,大部分家庭将以“421型为主;原因之二是城市化所导致的乡村人口流动。对于那些留在城市的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

5、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3们,由于观念的转变、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竞争压力加大,带来了父母与成年子女住房的分离,促进了小型家庭的出现。对于那些返回村庄的流动人口来说,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也在不同程度地改变移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极其有可能导致两代人分开居住。因此,不管他们最终是否在城市居住,都使得农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因为上述种种原因使家庭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规模上家庭人口和劳动力减少,意味着家庭收人减少,赡养老人的能力降低;结构上家庭趋向小型化和核心化,不论是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时间和精力,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

6、的发展,导致照料者结构的变化 根据调查,在农村流动人口中,最活跃的群体是中青年和未婚女性。国内外研究迁移的文献大多记录了迁移人口的性别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不同时间和地域的变化。乡村移民中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R0ZELLE 等 1988 年和 1995 年的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农村男性都比女性更经常的加人迁移劳工大军;内陆省份如四川、陕西移民的性别差异最大,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两倍还多。妇女在传统上是农村老人的主要照料者,在这种情况下,养老的重担进一步落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3了妇女尤其是中年妇女的肩上。她们不仅要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而

7、且要承担抚养下一代和照料老人的双重重担,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奔忙,很难给予老人细心的照料。而且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二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妇女的就业机会迅速增加了。在东部发达省份浙江,男性和女性的迁移机会只相差一个百分点。由于在家庭养老中,行使日常照料职责的主要是女性,在那些青年和中年妇女大量外流的村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养老带来极大的影响,并且会出现传统的照料者结构的再安排。 (三)教育水平提高的影响 城市化必然伴随着(全面)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中初级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的持续发展和家庭养老保障具有不同的影响。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无论是从全社会的意义

8、还是从家庭内部意义上最终都必将带来人均收人的增加,从而增加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BECKER 等建立的父母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模型认为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保障性转移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一个较强的增函数。发展家的家庭往往没有其他更好的老年保障的投资途径,父母只能依靠子女,所以他们愿意为子女提供教育投资。子女成年后的创收能力依赖于其青少年时期所收到的父母花在子女身上时间的多少以及父母对子女健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3康和教育投资的数量。另外,教育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将带来生育率的下降,潜在的减少了家庭养老保障提供者的数

9、量。 (四)农民收人增加,加强了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能力 持续的经济增长往往与城市化相伴而行。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了,非农收人也随之增加,从而收人水平也在提高。2001 年农民的人均纯收人是2366 元,目前的情况是,来自农业的和非农业的大概各占一半。1998 到 2000 年这三年,全国平均每个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比 1997 年的绝对额减少了 142 元。2001 年有所恢复.但 4 年结算,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纯收人还是比 1997年减少了 102 元。根据农业部测算,2001 年有 8800 万农村劳动力在流动就业,打工的总收人是 3000 亿,平均每个农民来自流

10、动打工的收人是 367 元,占到去年农民纯收人的15.9%。这些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靠非农收人的增加,而农民流动就业或打工收人是非农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得老年人的生活会因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而得到一定的改善。即使在家庭缺乏照料者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也有能力从外部购买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从而提高了家庭养老保障的水平。 (五)劳动力劳动寿命缩短与人口寿命延长所导致的养老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3求增加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第二三产业较之以前的第一产业知识更新加快、科技含量升高,从而需要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年轻

11、人来工作,因此劳动力的选择有年轻化的趋向。一方面劳动力劳动寿命缩短,使城镇中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城镇劳动者较之于以前的农民提前进人养老期,这势必增大养老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寿命会延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要远高于农村居民,因此,消费水平自然也会上升,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也将上升,养老资金需求也随之增加,使得个人及家庭养老的压力加大。 二、城市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影晌 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制度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原来由民政部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承包土地的转让制度、储蓄互助会、商业化与社会化运作的“托老所”或老年公寓等、独子女与双子女户保险、各地乡镇企业自

12、行办理的合作养老等。这里主要分析的是民政部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 1992 年在全国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受管理体制改革、利息持续下调及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方面的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人停顿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3态。农村城市化有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摆脱困境,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一)城市化有力地增强了社会各层次的保险意识在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在认识上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农民的社会保险意识还未真正

13、形成;二是在制度建设中,干部对在我国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市民化的过程,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受城市文明、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一方面伴随着农民收人的提高,他们的需求层次也会提高,开始比较自觉的有了要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在另一方面,政策的制定者也会逐渐的认识到,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农民离开土地进人城市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进人城市的农民与其他的城市居民一样,不仅有生活风险,也有就业风险及市场风险。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必须让农民有一个稳定的对未来的预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险。 (二)比较稳定

14、的较高收人来源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及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前提条件有:参加者有较高而且稳定的收人,能够保证他们可以按时足额缴费;参加者对保险基金的管理者充满信心,知道自己缴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3纳的钱能够在年老需要时得到更多的回报;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持续到农民老年获得回报之后,而不是中途解体。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过程中看,第一条就很难满足。因为农民的收入与自然气候和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相关性很大,收人时高时低,无法按时足额缴费应该是一种常态。但是,在农民比较稳定地转移到二三产业之后,他们能够有一个比

15、较稳定且比较高的收入,因此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将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缴费基础。 (三)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国家正式介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之中 目前农村社会保险停滞不前的一个制度设计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筹资原则: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要坚持“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是由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决定的。而资金来源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最大难题。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指标体现。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人每年以高于 GDP6%7%的速度为国家财政积累财力。国家不断增长的财力为社会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中央财政也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