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09681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院:经济学院 班 级:农林经济管理 2 班 姓 名:魏 铭 学 号:200840821201课程论文题目:浅谈生态观光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课程名称:农林经济管理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浅谈生态观光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学 生:魏铭(经济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二班,学号 200840821201)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的日益恶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追求一种释放压力,娱乐身心的既经济又自然的旅行方式。而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我国农村建设的基本政策。因此生态观光农业的应运而生正满足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生态观光

2、农业;都市休闲;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渴求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现代农业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渗透型产业。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农业生产、农业传播和休闲观光 3 个部分,每个部分又由相互包含的若干个功能区组成。采用的技术方法以生态农业和观赏农园为中心,以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品种及进行农业科普教育为出发点,并且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招揽游客提供休闲观光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效益。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是我国基本国策,是国民立足之本。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3、人忽视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而生态观光农业的建设,首先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更多的人接触、认识农业,领略先进技术在农业中的贡献,开放农业发展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建立高效生态农业,同时与旅游观光、经营管理相结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其次使市民领略农村风情,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而减少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社会效益。再次,生态观光农业主要是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置身其中,无不有利于我们体验和认识自然,进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空间,减少对自然无限制的破坏甚至树立保护环境,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达到环境效益。因此,生

4、态观光农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体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长短兼顾、滚动发展。一、生态观光农业的现状(一) 生态观光农业的概况休闲观光农业最初于 20 世纪 3040 年代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以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到 20 世纪 7080年代,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省陆续成为开发热点。20 世纪 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开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开发。在中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迄今虽仅仅只有 2030 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十分良好。20 世纪 70 年代首先在台湾出现,在的大力扶持下,休闲观光农业逐步程序化和规模化。80 年代末,随着我国内地农业、旅

5、游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 观光也逐渐发展起来,内地最早的观光农业出现在深圳,当时为了招商引资而举办了荔枝节,成功创办了荔枝园,取得良好经济效益。90 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绿色环保的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园在许多大中城市迅速兴起,“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为一道农村风景。我国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以珠江三角洲最为发达,广州省发展的 80 多个生态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大 400 多万人次,收入达 10 多亿元,有力的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民发家致富,改善和规划了农村建设,和谐城乡居民的生活,促进了当地的环境保护,

6、宣传了农普知识,娱乐身心,享受自然。(二) 生态观光农业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主要类型生态观光农业主要由以下四种类型组成:观光渔业、观光农园、观光畜牧、观光园艺等,其主要开发形式为:渔业捕捞垂钓、生态农业观赏、农业生产模拟、农业科学教育、畜牧养殖模拟、畜牧产业观赏、森林野营度假、野生植物观赏、休闲生态农业等多种生态农业观光形式。按游者活动形式可分为:游赏型农业园、自助型农业园及休闲型农业园。按其功能可分为:游赏型、科技型、休闲型、示范型、产业型等。2、特点(1)生态观光农业的可塑性:生态观光农业有其广泛的发展空间,且形式多样,可根据开发地区的不同地域特点,自然植被、季节变化及资金运转情况进行因地

7、制宜的规划、开发、建设,从而形成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功能要求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另外,在同一园区内,还可根据游客的不同要求、季节的循环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形式及观光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以取得不同程度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例如:我国上海、北京、苏州、无锡、秦皇岛等地现有的各种观光果园、渔业垂钓园、观光农园等,均根据其不同的地域特征,形成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观光游客。(2)生态观光农业的实用性:生态观光农业是当今“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它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可观性、休闲性、教育性、研究性、人类参与性等方面。人类在喧嚣的闹市中穿梭,身心在不同时刻,接受不

8、同程度的创伤,远离自然的意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生态观光农业的兴起为逐渐脱离自然的人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回归自然的环境,在这里,疲惫的人们可以放松心情,睁大眼睛,去听,去看,去亲身感受田园的气息,从而重新掀起对自然的认识,人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历史进程的感受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研究的冲动。(3)生态观光农业的季节局限性:由干观光农业是一种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新形式,因此,在其建设、发展上必然要或多或少地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观光农业园时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环境特点、气候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协调好各功能园区的关系,避免由

9、于季节变化而引起的园区停业,限定游客等不良结果。(4)生态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生态环保与生物、食品安全的重要,而生态观光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也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教、环保和经济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很好的谐调了各方面的关系,它所具有的生态效益是近年来专家及学者研究全球生态环境所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城市居民向往的自然王国的缩影,因此,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支持与认可。(三)生态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生态观光农业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既是一种值得欣喜的好现象,但也有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概括起来,中国在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

10、8 个方面的问题:1、盲目建设,遍地开花:很多地方的投资者为当地农民,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急于求成。为了降低成本,许多人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审查。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及市场定位,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2、政府包办,作秀道具:不少农业高科技园区,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或由政府出面将土地以很便宜的价格承包给企业,或建成后由政府直接养着,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个作秀道具,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这一方面是因为干部的考核制度和“业绩观”使然,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领导对休闲观光农业理解不透,或决策脱离实际。3、管理不善,环境超载:大多数地方没

11、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布局不尽合理。一些地方政府希望借助开发当地农业观光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出台了一些低价租赁土地、减免税费等系列政策,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但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4、特色不足,缺乏精品:目前,中国许多休闲观光农业所在的地方都是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经营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中国疆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同一区域内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5、良莠不一,效益迥异:目前在

12、一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比较早的地方,如广东,已出现两极分化,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管理规范的企业效益不错,反之则有的刚好能维持,有的则已关门大吉,自行退出。市场是十分残酷的,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定是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6、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国外研究表明,当休闲观光农业的半径达到 29.5km 时,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中国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大多规模较小,活动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如有的观光果园、垂钓园除供游人观光、采摘、垂钓之外,缺乏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致使游客在园区逗留时间短,观光农业的旅游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7

13、、发展无序,缺乏规划:政府有必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制定。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地不同农事特点、民风民俗,建立相应咨询服务机构,加强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有关的调查研究与经验总结,形成一整套休闲观光农业政策信息服务体系。8、规范不够,缺乏规章与管理:总体上来说,中国生态观光农业还处于 步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还没有出台或还不够完善。在一个地区,如果政府部门不对其进行很好的规范,让其自由发展,势必潜力不足,来去一阵风,几家高兴几家愁。9、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

14、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生态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二、生态观光农业的前景(一) 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环境优势:我国地大物博,地质分布广泛,从南至北,自然资源及

15、气候变化丰富,这就为我们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我国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主要是利用大中城市近郊、远郊或城市附近乡村地带特有农业和自然优势,提供浓郁风情的休闲观光环境。而旅游业的开发也为其提供良好基础设施,两者相互促进,良性发展。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自然资源的被利用率逐年升高,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城市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相继出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在享受人类文明的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被噪声、烟尘、交通阻塞等不良现象所困扰,生活的压抑,环境的恶劣,促使人们向往自然。因此,它的发展必会受到城市居民的充分认可与喜爱。2、政策优势:从 9

16、0 年代起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开始大力扶持绿色、环保的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1998 年推出“华夏城乡游” 的旅游主题,观光农业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2001 年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农业旅游作为当年旅游重点。制定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划且公布旅游示范点名单。2004、2005 年为了推进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评选旅游示范点。胡锦涛视察上海市时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收入。”国务院副总理在会议上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与三农问题联系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农业旅游。而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构思的提出更为观光农业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历史契机。3、产品优势:相对于传统农业旅游,生态观光旅游因其浓郁地理位置、自然风情和娱乐教育,生产研究等功能的多样性,一年四季都对游客产生诱惑力。即使在旅游淡季,从业人员也可以转移工作重心,从旅游服务转移到农事生产与监管或新产品研制。从而不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季节闲忙不均现象。4、效益优势:生态观光农业一般建立在原有的农业较好的地区,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