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中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06027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工子弟学校德育工作中养成教育的体会民工子弟学校的生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比较偏僻、落后的小乡村,语言、生活、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安全意识、行为举止以及心理素质都比较薄弱。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认为在德育工作中,首先要渗透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讲普通话;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养成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养成文明礼貌、热情待人等。对于我们民工子女学生的养成教育则是一个复杂的、日积月累、反复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在具体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唤醒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化与研究,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实践与探究,取

2、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就德育工作中的养成教育,谈几点体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播下行为的种子,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德育工作中是多么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去做呢?首先,我们每一位教师,自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突出师德的核心作用,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做到“四个对得起”: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其次,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坚持五个“一” 。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抽查一次班主任工作手册;每学期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每学期进行一次“常规管理优胜班级”

3、、 “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评比。每月、每学期检查、评比后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以考核促进步。促使我们的班主任兢兢业业、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引导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行为习惯。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我校的学生来自十八个比较偏僻落后省的农村,地方语言差异很大,又因为他们所在的乡村教育比较落后,教师教学语言要求不严格,普通话中家乡音很重,有的根本就讲不好普通话,比如三年级有一个男同学,在语文课上,用河南话背课文,引得班级里的同学哄堂大笑,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我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每一学期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新生

4、,每一学期开学,我校都要开展讲普通话的活动,首先让学生学会讲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我们还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栏,创设讲普通话的氛围,校园里随处都能听见“请您讲普通话”的声音。校长利用国旗下讲话;少先队大队部利用“小小之音”红领巾广播;班主任利用晨会、周会课,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介绍自己的家乡演讲竞赛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渐渐地要求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讲普通话,使新生逐渐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显著成效。二、引导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校的学生,都是跟随父母背井离乡,来苏州打工的民工子弟,父母挣钱不容易,整天在外拼搏,

5、无瑕顾及孩子的生活,加之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孩子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意识较差,例如:随地大小便,饭前饭后不洗手,早晚不刷牙;一个星期不洗头、洗澡,衣服脏了不及时更换,随地吐痰,扔垃圾,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见着校园里的花草或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木,自己喜欢的就随意采摘等。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我校开展了“人人争当小卫士”的活动,把学校的卫生包干区责任到每一个中队,由少先队组建的红领巾值日岗和护导值日老师一起,每天督促检查每个中队队员的个人卫生,班级里和包干区的环境卫生,并进行评比,做得好的中队给予表扬奖励。我们还充分利用班级里的卫生角、黑板报(每一期必须有健康卫生小常识) 、红领巾广播站,向学生宣传健康卫

6、生知识,使每一个学生懂得讲卫生、爱护环境的益处。经过全校老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转变,意识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不良行为有了一定的好转,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三、引导学生养成自我保护、小事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校的的学生都是来自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他们随父母来到美丽的苏州,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可居住条件十分不乐观,为了省钱,一家几口都挤在一、二十平米的房里,父母为了生计每天早出晚归,根本顾及不到孩子的生活,像洗衣、做饭、照顾兄弟姐妹的活都由孩子自己承担,加之孩子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的能力,安全隐患随处可见。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

7、护的能力,我校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在方校长领导下,主持编辑了学生安全教育手册校园篇、家庭篇、户外篇、警醒篇。新学期一开学就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我校德育处、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结合学校德育课题,开展了以“自我保护、小事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如:怎样安全使用煤气;安全使用家用电器;遇到陌生人和小偷时该怎么办等。把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去。用现实的例子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充分利用思品课,社会实践课,主题班会、中队活动等。促进自我保护,安全意识的形成,例如六(3)班举行的主题班会安全记

8、心间 ,在班主任周老师的指导下,自编自演反映现实生活中有关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等节目。聘请高新区交警中队的民警担任辅导员,来校向全校师生讲课,以及交通安全图片展,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珍爱生命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民工子弟的孩子,由于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悬殊,大多数孩子的心里都有一种自卑感,在他们中还由于品德差异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有不稳定性、随意性,有很多的不理解,对家长、家庭的不理解;对老师、学校的不理解;对社会、生活的不理解等,见于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民工子弟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有一般学校德育工作的共性,又

9、要有我们自己学校的特殊性。因此,我校建立了“师生聊天室” ,周一至周五从早上 8:00下午 17:00 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由德育处三位老师兼职,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情况,我校还对六至九年级开设了青春期知识讲著,让学生了解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促心交谈,解除学生的顾虑,帮助学生平衡心态,极力帮助学生解决家庭、学校,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例如,初二(2)班的一位女生,因在家被母亲打了一顿,对母亲不理解,就离家出走,没来上学,班主任马上与德育处联系,德育处立即和班主任一起找孩子,在与家长联系时,由于孩子多,家长对孩子的出走一点也不重视,这时我们的老师一边找孩子,一

10、边耐心细致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认识到了孩子出走的危险和后果,通过我们老师的努力,使女孩再次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再次回到母亲的身边,一家又团聚。为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我校还建立了“家长学校” ,由一位副校长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定期召开各年级家长会。在高新区妇联的帮助下,聘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为我校的学生家长讲课,通过互动,解决一些家教中存在的问题,为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指点迷经。五、加强礼仪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是实施新苏州人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加强学生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少先队大队部

11、,为了切实抓好学生的礼仪教育,在学校的墙报上设立了礼仪歌 、 学生理解歌 、 八荣八耻歌等,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并张贴宣传语,从环境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由各中队干部带头建立“红领巾”值日岗,少先队大队部抽查督促。在校园里随处可听到“您好” “早上好” 、 “对不起” 、 “没关系”等文明语;随处可见帮助小同学,搀扶病弱同学的身影。有一次一位新生的家长跑来告诉我们,他一进校门,就有两位同学用英语问候他,当他把孩子送到教室转身离开时,又有孩子向他道“再见” 。他非常高兴,第一天就受到这样的待遇,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是正确的选择。这使学校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地推动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前发展,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当然,要使养成教育在我们民工子弟学校德育教育中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一主阵地并紧密结合社会、家庭教育,有目的地去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拓宽养成教育的领域,通过各种途径,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苏州高新区新浒学校2006 年 11 月 15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