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2142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校在传统课间的操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改革了传统课间操以操为主的活动方式,创编了徒手操、健美操、器械操、游戏等丰富多彩、充满童趣的活动形式。师生在自创自编的一系列活动中,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实现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学校内涵的发展。关键词:大课间活动 改革 实践 创新 学校文化长期以来,大课间体育活动只限于学生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其内容单一、机械重复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2005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

2、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 10 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 20 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 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 31%、初中生为 58%、高中生为 67%、大学生为 82%。这一调研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我校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除了上好课程设置的体育课外,把群众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起来,以此作为切入口,促进学校的协调发展。一、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展现学校人文精神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群众性活动,强调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如何改革传统的课间操活动,让它的内容和形式

3、更科学更合理呢?学校是这样考虑的:以课间操为基础,以学生兴趣为依据,以科学规划为准则,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学校的想法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赞同,可是,怎样操作却成为了最现实的问题。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专家、行政、年级长、体艺科组、德育科组为核心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小组研究认为,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关键是要根据学校的原有的基础、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考虑,不追求形式,不搞花架子。(一)明确目的,统一思想。要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就要进行一次思想的革命。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工作条例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央 7 号文件)接着召开全校教师动员大会,明确

4、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和必2然性。会上,个别教师担心,开展大课间活动涉及面广,耗费时间多,对正常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教师的这些想法,学校进一步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使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开展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疲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美好的情操,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高度。(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识统一之后,还要有经验的储备。学别人之长弥补自己不足是改革的基础。于是,学校组织核心小组成员到中山、深圳、杭州等地考察和观摩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有经验的学校,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并就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切磋和交流,具体了解对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

5、理、运作流程、设施器材使用等方面的做法。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回来以后,我们根据本学校的场地、师资力量以及大课间原有的基础,重新布局、规划、编排,形成富有个性的大课间系列活动。(三)实事求是,合理规划。大课间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要将近 3000 人的活动组织好,就要对场地的利用、器材的分配、内容的搭配 、运动的指标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从 2005 年春季开始,我们积极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首先在时间上保证,在原先课间操只有 15 分钟时间的基础上,延长 15 分钟,整个活动 30 分钟。接着,对活动作科学安排。全程由音乐统一指挥,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列队进场,约 4 分钟;主体部分

6、分为第二套小学生广播体操初升的太阳、韵律舞蹈校园多美好 、班级自主活动。自主活动包括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徒手操、器械操、健美操、自编操(校操、班操、主题操)、跆搏、武术等自主健身活动,约 18 分钟;结束部分放松交谊舞 让我们荡起双桨,约 3 分钟;退队按规定路线,各班级带回教室,短时休息,约 5 分钟。改革后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灵活,活动项目更加富有童趣。2006 年 6 月,我校作为推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示范单位,向全市体育界的同行现场展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这次展示活动,领导们肯定了我校率先实施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师生团结一

7、致、不怕困难的精神。二、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大课间活动是以年级为主的体育活动,因此,在活动项目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注重体现年段的特点,突出活动的趣味性、丰富性、灵活性。(一)活动项目趣味性。大课间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否喜欢大课间活动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大课间活动准备、设计创编阶段,艺体组教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兴趣,征求他们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以趣味性为出发点, 并邀请各年段体艺骨干学生和老师一起设计创编大课间活动。如,三年级进行的 10 人 5 分钟的两脚夹蹦蹦球跳过障碍的小组赛,以跳过障碍的总人数定胜负,3只突出了竞争性。经深入调查,吸取意见后,把

8、它改造为 1 人跳过计 1 次、2 人跳过计 2 次、3 人跳过计 3 次的不同组合,既增强了活动的合作性,又使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强了趣味性。(二)活动内容丰富性。内容是活动的载体。有没有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内容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是否适合于各式各样的学生参与?决定着全体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我校历来重视内容的设计,如,我们设计的整个大课间活动 30 分钟,全部由音乐统一指挥,分为出队、广播操和年级自编操、器械操、班级活动、放松操、退队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出队进场:首先是在快乐轻盈的共产儿童团歌的歌声中,学生轻松愉快地走出教室,再踏着体育健儿进行曲富

9、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节奏来到大课间指定的站点,跟着节奏拍手准备下一个环节。第二环节广播体操希望风帆和年段自编操:全校师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健康歌菠菜进行曲 小松树整齐划一,表现师生热爱生活,积极锻炼,茁壮成长的精神风貌。第三环节器械操:全校在充满感染力和号召力的音乐背景啦啦歌声中跳起七套操,一年级活泼简易的红旗操,二年级节奏明快的绳操,三年级幽默有趣的动物操,四年级设计独特的呼啦圈操,五年级的动感十足的皮筋操,六年级活力四射的健美操,还有 120 人组成的篮球方队的 120 个篮球同时落地,气势非同一般。七套操寓意着七彩的童年,七彩的梦想。第四环节班级自主活动:学生在自己最喜欢的阳光男孩,阳光女孩

10、电子乐强劲节奏中进行自主活动和游戏,表现了大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伴随着优美的竹竿舞 ,学生有节奏地律动,欢快愉悦地游戏,尽显童真童趣。在电吉他奏响Dag of you believe的音乐声中,学生无拘无束地释放心情,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而朝气蓬勃的童声合唱阳光体育之歌 ,即把学生带进了个别游戏项目的竞赛中,体现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七个板块的班级活动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表现出师生无穷的创作智慧和无限的生命力量。第五环节放松整理:在舒缓优美的Imagine(想象)乐曲中学生再次归队,以舞蹈的形体动作,让学生由兴奋紧张转入平静舒缓的状态,使学生生理心理机制得到充分的调整

11、和放松。第六环节退队:在宁静抒情的歌颂祖国歌声中,学生有序地离开操场,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4(三)活动形式灵活性。再好的活动内容,如果不补充不更换,学生坚持一个月后兴趣也会减弱甚至厌烦。根据小学生兴趣转移快的年龄特点,我们收集活动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不断引进、创编新的活动内容,变换活动方式,更换背景音乐,修订评价办法,提高活动质量。如,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背景音乐和自主游戏项目,让学生在参与整个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始终热情高涨,兴趣十足,真正实现了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了学校文化生活。班队课、活动课、课间十分钟,各种形式的比赛项目呈出不穷,喝彩声、加油声、笑声不断,给

12、学校增添了勃勃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三、创新体育大课间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 ”是的,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才会有生命力。综观我校大课间活动内容设置,可以说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是,如果一成不变,时间长了也会感到厌倦。如何永葆大课间活动的青春?惟有不断地创新活动内容。(一)增加活动难度,激活创意思维。给活动增加适当的难度,能让学生由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同时又为师生提供了的创意的空间和时间。如,四年级的呼啦圈比赛,一般都是一人单独转一个圈,男生与男生进行比赛,女生与女生进行比赛,以转的圈数多少决定胜负。虽然很精彩

13、,但几次比赛后,学生的热情渐渐淡了。这时学校鼓励师生增加这个项目的难度。于是有同学建议进行男生与女生比赛,也有同学建议两人或多人同时转一个圈的比赛。结果,师生共同创新出一系列的比赛方法,既丰富了比赛内容,又使师生的创新思维观念和能力得到了提升。(二)变化活动内容,增强合作意识。大课间活动能否持久吸引学生,能否持久开展,一个最重要因素在于活动内容是否让学生继续喜欢,所以,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爱好,不断地更换,不断完善和规范。如,大课间活动的六个环节中的班级活动,要求每个班一个月更换一次,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月变换一次。这样一来,学生可有事情干了,课余时间经常三五成群聚集一起,商

14、量如何创编具有本班或本小组特色的活动内容。一旦他(或者她)创编的操被选上,就将以他(或者她)的名字命名。如,六年级周泳恒同学创编的健美操,级部给它命名泳恒健美操,三年级姚仲华同学创编的武术操,给它命名仲华武术操,五年级的卢子天同学为一年级小朋友创编了徒手操,给它命名 天天快乐扭一扭。低年级的同学自编的能力稍弱,学校提倡中高年级的同学帮助他们。(三)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校本文化。在选择和设计大课间活动项目时,我们立足于本校特色。从本校场地、器材、师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入手,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这个平台,全面深入地进行大课间项目和素材的研究与5开发,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班级特色,体育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的

15、校本化大课间课程,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文化的建设。如,哪位老师或者同学(班级)创编了一套操出来被采用,即授予其个人版权所有,并要求创编者提交文字说明材料,配上示意图,作为校本教材的部分内容。目前,我校大课间活动的七套自编操七彩童年、游戏、徒手操、器械操、健美操、班级活动内容等已经编写成册,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教材使用。创新,焕发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青春,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热情和欲望。校园里、操场上,随处可见老师和学生一起选音乐,编动作,谈看法。师生敞开心扉,进行行为的合作,思维的互动,知识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共同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文化氛围与情境,使大课间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使学校释放出前所

16、未有的活力。四、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积淀学校文化底蕴如何把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下去,让它具有生命力,是我们不能不思考和正视的问题。学校力求通过大课间活动这个载体,构建和培育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一)开放思想,张扬人性魅力。教师的发展决定学校的发展,因而,学校努力为师生搭建成长的舞台,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开展大课间的过程中,学校就“如何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构想用民意调查的方式,倡导教师和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个人的见解,共同规划今后大课间活动发展“蓝图” 。学校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强烈反响,四年级级部最早提出“一周五天做五套操,每天一套,班级活动个性化,每天的音乐背景也不相同”的建议。学校认为他们的建议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接下来就是设计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了。为此,学校举行“用您的智慧点亮学校的生命 ”的主题活动。活动后不久,四年级级部与音乐科联合创编了两套操,这个“最有个性魅力的团队 ”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