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01677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研究摘要:本文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的实际层面和所处水平为焦点,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模式。本文还就如何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圈和构筑东北亚区域六国旅游合作框架进行初步的论证,并对其将来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关键词:国际旅游合作:协作机制:联合促销:东北亚 一、导言 近十几年来,东北亚区域内的 6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然而,各国之间的这种人员交流并非处于均衡的态势。单从观光旅游的形态来看,在这一区域内还没有像欧盟诸国游或者像东盟中的

2、“新马泰 3 国游” 那样极受欢迎的周游数国的“三角形旅游” 或 “周游型旅行”的形态,而大多数是“单独目的地 (MONO-DESTINATION)”观光旅游。尽管以前也曾经举办过有关振兴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圈的会议,然而,在实践中却难以推进。这是由于区域内的 6 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欧盟诸国和东盟诸国所没有的巨大差异性,这也就成为了促进这一区域国际旅游合作的障碍和发展瓶颈。笔者认为,若要进一步促进东北亚 6 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旅游交流,首先有必要构建多国间合作的国际旅游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有步骤地采取振兴这一区域国际旅游的策略。 二、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交流的

3、现状和特点分析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从 2000 年到 2020 年20 年的时间里,在国际旅游总量中,亚太地区将是发展最快的区域。虽然在这项预测发表后不久后就发生了一系列灾难性事件(2001 年美国的“9 ,11”恐怖袭击、 2003 年亚太地区的大规模“非典 (SARS)”疫情、2004 年底东南亚地区的海啸、2005 年的禽流感),但世界旅游几乎是按照预测的那样平稳增长。那么,目前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呈现出哪些特征呢? 首先,是一种“不均衡的国际交流” 。其中较典型的就是中日两国之间。以 2006 年的数据为例,访问中国大陆的日本人为 374 万人,而访问日本的中国大陆居

4、民为 8l 万人。日韩两国之间的情况是,在“韩流” 的影响下, 2005 年访韩的日本游客为 243 万,而访日的韩国游客为 174 万;但是到 2006 年,访韩的日本游客数小幅下降至 233 万,访日的韩国游客数则大幅攀升为 211 万,这是因为日本对韩国公民实施了短期访问免除签证的措施所致。总之,日韩两国互访人数的差距不大,但其它国家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距和不均衡发展。 其次, “区域内相互依存度高 ”。据统计,从出访目的地来看,中、韩、蒙 3 国的出境旅游者 50以上在东北亚区域内活动;从客源国来看,韩国的入境旅游者的一半以上来自东北亚区域内。其它国家从总体来看,入境游和出境游也呈现出区

5、域内的很高的依存度。 此外, “季节波动大 ”也是特征之一。中、日、韩 3 国在年度接待方面较均衡,访客量在旅游淡季所呈现出的季节波动是旺季的 60左右;但是蒙古冬季的访客量只相当于其它季节的 20左右。 三、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产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和东盟诸国与大洋洲区域之比较 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为了把握这一区域的旅游交流的现状、特点和面临问题,笔者将其与东盟诸国、大洋洲及周边区域的旅游产业群作一比较与分析(见表 1)。 1、旅游接待业方面 如表 1 所示,将东北亚区域和另两个观光旅游圈相比较的话,该区域在旅游合作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区域整体的合作

6、体制,也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人才。例如,在中国,搞“日本游” 的专业人士没有“韩国游 ”或者“蒙古游”方面的知识;同样,在日本,精通“中国游” 的人缺乏 “蒙古游”或者 “俄罗斯游”的经验。而对于另两个旅游圈,情况则不同。笔者曾经在日本的旅游公司里工作了十几年,以日本的旅游公司的业务情况来看,经营新加坡旅游的公司也非常熟悉东盟其它国家的情况并积极地组织跨国周游,负责澳大利亚旅游的营销人员对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地区的情况也了如指掌。 在过去几年召开的有关国际旅游论坛中,有人曾经提出有关各方联手组成“中国日本韩国” 游、 “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远东地区”游等方案。但是,这种旅游线路在实施时还须由

7、各个地方的旅行社经手,这样一来,不但费用猛增,而且如果遇到团队日程变更或临近出发的预订团,那么以现实情况来看,地接社将难以应付以致影响服务质量,同时也有损这一区域的整体旅游形象。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中、日、韩均受欢迎的“新马泰 3国游”。客人只要委托一家旅行社,那么,这 3 个国家的相关情况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机票、酒店、观光项目等很容易安排妥当,这样大大地方便了游客。 2、酒店住宿业方面 在我国,由于酒店行业较之其它旅游行业率先向外资开放,所以,国际上知名的连锁大酒店如喜来登、希尔顿、日航等已经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品牌。在日本的东京以及周边地区,有许多世界一流的知名大酒店,但在东京、大阪

8、等国际知名城市以外的其它地方,这类酒店的数量要少得多;韩国的情况和日本差不多,在首尔和釜山有许多国际著名的连锁大酒店,但其它地方却没有;朝鲜能够接待外国游客的酒店基本上限定在平壤的高丽饭店和羊角岛饭店,而且都是国营的。此外,由于在东北亚区域旅游旺、淡季的季节性波动大,像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样冬季极其寒冷的地方,对于酒店行业的投入必须考虑能否在一年四季招徕到客人,因此,在这两个国家,国际知名的酒店并没有大规模地建设,这也为大量低星级的酒店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3、航空运输业方面 东北亚区域的航空公司也顺应国际的潮流,积极地展开了再编、重组、合并和加入国际航空联盟。然而,从航空业的国际竞争角度来看

9、,东北亚区域的航空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处于落后状态的:在世界上知名度高而且广泛获得好评的航空公司仅有我国香港的国泰(CX)和韩国的大韩(KE)两家,我国大陆的国航 (CA)、东航(MU)、南航(CZ) 以及日本的日航(JL)、全日空(NH)都不在此列,朝、蒙、俄 3国的航空公司的知名度则非常低。 近几年来,世界其它地区的航空公司售价低廉的机票赢得了东北亚区域内的相当一部分旅客的青睐。由此引起的危机感促使东北亚区域的航空公司也开始引入了折扣价机票。笔者认为,航空公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还利、让利于广大旅客的措施的推出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北京的首都国际机场、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香港的赤腊角国际机场、东京的成田国际机场、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首尔的仁川国际机场均自称为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枢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