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建筑表皮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014464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探建筑表皮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探建筑表皮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探建筑表皮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探建筑表皮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探建筑表皮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探建筑表皮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探建筑表皮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论文 教师: 学生:870416 学号:09007050021浅探建筑表皮设计【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在我国正在 发生的建筑现象,对当代不同建筑流派的代表建筑师的作品进行作品分析,研究表皮 设计在不同建筑流派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皮现象,总结出了表皮建筑的几个特征,并 对这一现 象的前景做出了展望。【关键词】:建筑表皮 当代建筑 特征 前景引言:近年来,建筑表皮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新的热门领域。在众多新建筑和国际设计竞赛中,建筑表皮设计或是成为建筑方案的特点之一,或是成为建筑师的创意核心。如 CCTV 央视新大楼、国家大剧院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国家体育

2、场“鸟巢”等一系列建筑巨作,它们的表皮都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也是方案能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在建筑界还涌现出以表皮设计为主要特点的世界级建筑师,其中托马斯赫佐格以及赫佐格与德梅隆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总之,表皮设计已发展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一、建筑表皮的概念界定: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 of architecture”和“skin of architecture ”。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 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而 skin 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

3、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 skin 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可以认为,surface 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 skin 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陈志华先生译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时将 surface 翻译为“表面” 。本文所说的建筑表皮这个概念即可以理解为建筑的维护结构,既“surface of architecture”,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分析建筑的工具,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建筑现象。二、建筑表皮设计发展历程:上个世纪,在空间中心主义和功能中心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建筑表皮曾经一度不再成为建筑师表达的重点。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将建筑划分为体量、表皮和平

4、面这三个基本要素,但建筑表皮在柯氏那里没有独立的地位,它充其量只是为体量服务的。文丘里在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中首次将建筑问题分解为空间问题与表皮问题,指出在有限的空间之外还有无限的表皮创造的可能性。但他本人对表皮的兴趣只是符号性的,建筑表皮在他的作品中并没有突出的表现。20 世纪后半叶,现代建筑的一元化局面遭遇挑战,建筑表皮开始呈现多元化倾向。1966 年文丘里出版了划时代的名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将建筑问题分解为空间问题与表皮问题,指出在有限的空间创造之外,还有无限丰富的表皮创造的可能。后现代主义把独立于空间之外的表皮的意义提升到第一性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生态建筑的

5、产生与发展,表皮设计成为“生态”设计的重点。表皮不再仅仅是内外部建筑空间的分界线,其充分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逐渐转化为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界面,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论文 教师: 学生:870416 学号:09007050022成为建筑室内外环境和能量的分隔。建筑表皮成为形式和功能的综合体。建筑表皮在形式上能够反映美学形式规律,承载文化历史文脉,反映地域特色;在功能上,可以隔绝室外恶劣气候的变化,同时引进有利的气候因素,起到保温、隔热、通风采光、遮光、隔音等作用三、当代建筑师表皮设计案例分析建筑表皮开始重新进入当代建筑大师的视野,不同设计思潮的建筑师通过不同的建筑表皮表达着他们的设计思想。通过对极少主义

6、建筑、波普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建筑表皮在这些建筑物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3.1 极少主义与建筑表皮极少主义的建筑似乎与建筑表皮有不解之缘。极少主义建筑大师代表人物赫尔佐格曾经说过: “当我们想要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建筑表皮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简单的建筑形体” 。评论家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e Krauss)对极少主义曾有过这样解释: “极少主义的实质并不在于那种一成不变的几何形体中心,相反,正由于它一反艺术作品只有通过显示某个隐性中心或作为其表现才能获得自身意义的观念,所以它把意义赋予物体的表面,并对反射性材料和挖掘自然光的效果感兴趣” 。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是极少主义建筑师

7、构思的源泉。位于巴塞尔铁路调车场的沃尔夫信号楼(SingalBox auf Wolf)是赫尔佐格极少主义建筑代表作之一,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经过精心处理的表皮的艺术魅力。沃尔夫信号楼也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 6 层楼高的巨大混凝土箱体方盒子,它被装进一个有 20cm 宽的横向编织而成的巨大外套里,在混凝土开洞开窗处,铜条开始微妙的弯曲卷起,由墙体饰面转换成水平百叶,这样不仅可以采光,还有光效应艺术。其“法拉第屏罩”作为一个精彩的构造则完全是裹在主楼外面的一张皮,它与建筑内部的结构似乎没有太多的本质关系。图 1:沃尔夫信号楼赫尔佐格的另一个例子是巴塞尔市中心的 SUVA 办公楼立面改造。原来的办公

8、楼是一栋六层的古典主义建筑,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原有的砖石墙面外加设了一层玻璃,玻璃层的一部分与现有窗子的下部对应,可开启,透明;而另一部分为半透明 ,起到缩小原来窗户以及遮阳的作用。半透明的效果就是通过在玻璃上重复出现SUVA的印花而实现。图 2:SUVA 办公楼图 3:SUVA 办公楼细部构造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论文 教师: 学生:870416 学号:09007050023由瑞士布克哈特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形体为一个纯净的方合子,它的一面外墙被设计为整面大屏幕,屏幕成为建筑表皮的一部分。 “通过传统平板构造体系结合数字技术,使该项目从结构选型中解放出来,通过这张表皮,建筑已经成为

9、传递信息的媒体,他将纯视觉化和信息化的元素融合到建筑精神里,建筑已经不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内容” 。图 4: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 PTW 公司联合体设计。基于来自“泡沫”理论的设计灵感,他们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赋予国家游泳中心与众不同的外观。这样的设计使得这幢建筑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建筑物的轮廓和外观变得柔和,更具有水的特性。图 5:国家游泳中心3.2 波普建筑与建筑表皮有一些波普建筑大师热衷于建筑表皮的处理,他们在表面上采用拼贴集成等手法,将很多具有信息功能的图像附着于建筑表面。弗兰克林盖里

10、是一位建筑的包装大师,在他的很多作品中表皮都是最为显眼的部分,从内维隆河北岸眺望城市,毕尔巴鄂博物馆是最醒目的第一层滨水景观。面对如此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地段,盖里给出了一个迄今为止建筑史上最大胆的解答: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既往实践均无关涉,超离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在盖里魔术般的指挥下,建筑,这一章已凝固了数千年的音乐又重新流动起来,奏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声响。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展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

11、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感。图 6:毕尔巴鄂博物馆和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博物馆不同,来自荷兰的建筑师瑙特林与里迭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字母建筑。他们的建筑并不仅仅被简单的用来产生某种夸张的、含有广告和标识特征的功能和用途,而是他被混杂了更多暖昧不清的复杂含义,超出了仅仅作为建筑本身的特性。在一个印刷厂设计中,他们使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毫无特征的工业建筑具有了一种戏剧般的创造性效果。整幢建筑形体十分简单,只是一个内部设有内庭院的四方体。在粗糙的灰黑色混凝土砖的基座上,四周被一层玻璃表皮所围合,玻璃表面用覆盖有黑色橡胶带的窗格划

12、分成许多规则的长方形,格里印上 1 米高的黑色字母,这些字母覆盖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论文 教师: 学生:870416 学号:09007050024了整个建筑外表面,文字内容是荷兰作家 Karl Schippers 描写在阳光中冥想的长诗。表皮的魅力在于上面那首在高速路旁没头没尾的让人冥想的长诗。图 7:瑙特林与里迭设计的印刷厂及细部3.3 生态建筑与建筑表皮建筑表皮是生态建筑师表达生态建筑理念的重点部位之一。有些建筑表皮的形象成为了该生态建筑的标志。建筑师这时将建筑表皮处理的的重点从审美层面转移到了技术层面。“双层皮”幕墙是当今生态建筑中普遍采用的技术,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 。它主要针对以往玻璃

13、幕墙耗能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用双层体系( 一般为玻璃) 作维护结构,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加室内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从而较好的解决了自然采光和节能之间的矛盾。德国的埃森 RWE 办公大楼由英恩霍文欧文迪克建筑设计事务所 ( Ingenhoven Overdiek andPartners)设计,是一栋圆柱形的办公大楼。整个大楼外表被“双层皮”幕墙包裹,每层楼板处有状如“鱼嘴”的金属构件水平划分外立面,正是它们让建筑呼吸到新鲜空气,自然风可以由“鱼嘴”吸入和呼出,在“双层皮”幕墙的夹缝中穿行,内层的窗户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图 8:埃森 RWE 办公大楼及双层皮构造皮亚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的

14、建筑表皮不论在审美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很有特色。皮亚诺通过对当地气候环境的研究设计了一套十分有效的被动通风系统。在这里,建筑呈现出的已经不是某一项新技术、新发明,而是将科学的原理运用于建筑,形成与自然呼应的有机体。图 9:吉巴欧文化中心图 10:吉巴欧文化中心细部构造四、建筑表皮的特征通过对以上建筑作品的研究,虽然各国建筑师对建筑表皮的处理手法各不同,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它们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论文 教师: 学生:870416 学号:09007050025共性,或者称之为建筑表皮的特征。4.1 统一性和连续性从形象上看,表皮建筑的建筑表皮都是表现大面积的包裹感和附着感。金属板、金属网、玻

15、璃、混凝土、木材、大屏幕等都是表皮建筑师钟爱的材料,他们有的以不规则的外形包裹建筑表面,有的则是很有秩序的附着于建筑表面,但不管是何种形式,整个表面总给人一种感觉:建筑师们是在刻意的突出建筑表皮作为独立构件的统一性和连续性。4.2 制造不同的光影氛围光是建筑师用来渲染氛围很好的自然要素,表皮建筑的表皮总是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之间给人以遐想。有些建筑师为了表达透明的表皮,他们把建筑的表皮“立面剖面化” ,透明的表皮映射出内侧的情景,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映象化。半透明的表皮展现的是即隔又透、含而不露的含蓄暖昧之美,建筑物的内部还可以获得柔和的光线。不透明的建筑表皮大多是为了展现材料之美。4.3 技术

16、与艺术的和谐共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越来越智能化、节能化,因此新的技术、材料、手法不断应用于建筑之中以达到隔热、保温、遮阳、透光、屏蔽干扰等各种目的,由此产生的建筑表皮的、颜色、质感、肌理、形式等丰富了建筑的外观,建筑表皮的功能性与形式美完美共生。4.4 信息的表达与传递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表皮本身就有文化传承,意义沟通的功能,建筑表皮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反应了某个时期的建筑技术的发达程度,记录着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今天的建筑师正在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来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20 世纪媒体与信息改变了人们生活,建筑师们为了表达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他们将建筑的表皮媒体化,它实现了建筑与外界真正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