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1322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内容提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论述如何把数学教育,构建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一、创新意识是指南针:(1)克服认识偏差。(2)建立鱼水关系。(3)鼓励是“兴奋剂”。(4)难题是璞,雕琢成玉。(5)总结,创新的结晶。二、兴趣,创新的动力:(1)利用求知欲。(2)满足好胜心。(3)开展美育。(4)榜样激励。三、教师,“守护神“:(1)辨是非。(2)鼓励,支持赞许。(3)保护好奇心。(4)毅力,创新能力的韧带。关键词:一、“指南针”“偏差”“鱼水关系”“兴奋剂”“璞”“玉”“结晶”二、“动力”“求知欲”“好胜心”“美育”“榜样”三、“守护神”“明察秋毫”“赞许”“好奇心”

2、“韧带”世界日新月异,祖国日亦更新,召唤创新型人才。顺应时代潮流,教育阵地,诸学科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吹起了创新教育的号角。数学教育,理科中的“大哥大”,以其独特的风姿,逐步构建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具特色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这名不起眼的角色,如同虔诚的淘沙人,矢志不渝地挖掘,探求“培养和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历经多年实践教育,凝成了自己的一管之见,现将其形成如下文字。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指南针教育既是一个培育新人的过程,也是新人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放开眼光,头脑灵活,具有创新意识。作为教师,必须一改老一套的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

3、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一)克服认识上的偏差说到创新教育,有人认为就是离开教材,开展课外活动,搞小制作,小发明等,或是借助某一问题,让学生海阔天空,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这样就走入了猎奇的轨道。其实,“横看成岭侧成峰”,“条条道路通罗马”,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教材,而应该高效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4、,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更深层次去培养学生。(二)建立“鱼水”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变化课堂教学的角色,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方式,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应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给学生一方天空。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与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师生同心让学生开心主动,乐意合作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宽松和谐、合作的环境,学生才能酣畅淋漓地充分发挥自己

5、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像的能力。其次,“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再说,班集体中学生参差不齐,长短正好互补,合力解决问题,更加有利于形成完美的解答,课堂中有意识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机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设计查缺互补,分组操作,集体讨论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如此轻松融洽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或纠正别人的想法,或将几种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群策群力,培养学生集体创新的能力。特别要关注的是,任何合作

6、,学生应是主体,应该兼顾每一个学生,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该明察秋毫,细心把握,把责任确定到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能。(三)鼓励是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兴奋剂”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过后天培养起来的,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体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伏寒。对所教学生尽可能善意地加以鼓励,哪怕是豆大的一点儿成绩,也可以加以赞许。记得我在一节几何课堂上,一道证明题我连续讲了几种方法,而一位成绩并不理想的女同学却另辟蹊径,利用低年级知识解决了,这个了不起的举动,颇值得嘉许。我让其在黑板

7、上书写出名字“王美丽”,然后脱口而出“太漂亮了”,问同学们是因为什么,下面有同学附和了,是因为“美丽”,同学们开心地笑了,我会心地笑了,整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我想那位同学体味的不仅是成功的快乐感,更是今后对这门科的兴趣和乐学。众人划桨开大船,一节课是由师生协作而进行的。教师应运用有深度语言,创设良好、新颖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问敢想敢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不是圣人,有错是难免的,有谁能保证自己出口皆“真理”呢?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尖兵,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大,更要敢于质疑,学

8、生的批评性质疑的习惯和精神,需要老师加以鼓励和维护,莫要吝惜一些赞美的语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兴奋剂”。(四)难题是璞,雕琢成玉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且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课堂教学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挑战性。当然,复杂一点的问题,有些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笔,怎么办呢?鲁迅先生说:“牡丹花开得如车轮那般大,只怕是世界奇观,可是让你天天看,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复杂问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加以体现。学习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赶走了“拦路虎”踢开绊脚石,方能显现真正的实力。设计一些复杂多变但根在课本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判断加以解决

9、,或用辩论方式“百家争鸣”,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有流畅性和敏捷性。正确的结论,往往从论辩中产生,通过论辩,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更能冶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群体比较中拔高自己。难题是璞,雕琢成玉,他山之石亦可以攻玉。(五)总结,创新的结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应将总结的机会放给学生。每次

10、总结,应挑选多位学生发言,并要求其说出自己独到理解,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总结完后,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教学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要求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如果数学老师把握住了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将是老虎长了翅膀,学生将更加自信,更认真的在这门学科里徜徉、探索真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兴趣,创新的动力(一)学生渴求知

11、识,如同饥饿的人想吃面包一样,老师要把握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展示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蹦一蹦,就摘到苹果”,问题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能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因兴趣而主动学,主动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二)适当满足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谁都想成为强者,谁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年轻人本该如此。如果在学习中屡战屡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作为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开展数学故事会,智力竞赛,数字

12、游戏,让学生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自己的舞台,与众人同乐,一展自己的才华,体会到数学给他们带来了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创新兴趣。(三)开展美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在生活中有许多美的因素,有意识地运用几何的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享受美的情趣,进而学会审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对于优化学生素质,发展其情感,培育其美德极为有益。美在几何中,让我们从几何图形中发现美,并运用美促进学生的发展。事实上,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

13、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愿望,促进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四)榜样,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榜样。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总喜欢听轶闻趣事,可以利用教材上的“读一读”或结合教学的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经历的沧桑,数学成长的故事,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龙去脉,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可

14、以激荡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培养学生成为“榜样”的“追星族”。教师,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守护神”(一)明辨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而为,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是求知过程中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展示结果,而应该帮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心悦诚服的心态度去承认并且纠正错误。切忌,一棒子打死,粗暴否定学生,从而扼杀学生求知欲,以后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恐惧。“人类是在十试九误的过程中进步的(丹皮尔),“真理往往从错误中产生”,作为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

15、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插嘴”现象应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评价,可以理解为学生附和,干吼干叫,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敏捷,这就要区别对待了。我认为最好的一招是让学生当众回答出题的理由。既可以给不假思索,出口妄言的学生以警示,也可以给思维敏捷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二)鼓励、支持、赞许,培养创新能力的推动剂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把教师的评价作为“度量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受教师观点左右。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评价,这是具有片面性的。唯师是从,唯大人是从,缺乏个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

16、明确的称赞,使学生的正确、突出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认可,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老师在教学中应常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不错”、“太棒了!”等以表示关注和赞许的字眼。学生获得老师的认可、支持、赞许,不亚于促使“火箭升空”的推动力。(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冲动,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见多识广,好奇心呈下降趋势,但创造性人才必须保持好奇的童心,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教学中好奇的表现予以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执着的求学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四)毅力,创新能力的韧带麦当劳创立者罗克说:“在世界上,毅力是无可替代的才能无法替代它,有才能而失败只是蠢才,天才无法代替它,没有报偿的天才只是蠢才!教育无法替代它,世界上到处都有受到教育的废物!只有毅力和决心才是无所不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