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01209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尼边界线上的见闻译昂翁洛布 提示:中尼边界全长 1400 多公里,全线共 79 个界标,98 个界桩,分布于中尼边界西藏自治区阿里、日喀则两地区的 7 个县,两国于 1961 年签订边界条约,1963 年勘定边界。中尼两国政府于 1979 年和 1988 年联合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边界检查。2005 年 5 月,中尼边界第三次联合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正式启动了中尼边界第三次联检工作。中尼边界第三次联合检查的野外工作于 2006 年 4 月上旬全面展开。双方工作人员分成五个联检小组,奔赴野外作业区。 尼泊尔作为中国的传统友好邻邦,是最早与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历来十分

2、重视与尼泊尔的睦邻友好关系。为了做好这次边境联合检查工作,自治区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牵头的第三次中尼边界联合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外办,各野外检查小组组长由当地政府一名有经验的县级领导担任。 参加此次野外检查的双方工作人员 100 余人,其中中方 77 人(包括行政副组长和技术副组长、测绘人员、秘书、翻译、工程技术人员、医生、厨师、管理员)尼方工作人员20 名(每组 4 名,1 名组长、1 名技术副组长和 1 名行政副组长、1 名测绘人员,组长为尼泊尔国家测绘局测绘官员,行政副组长为尼泊尔内政部官员)。 我国和尼泊尔从 1962 年确定了边界和划了边界线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

3、争议。是一条非常明确的边界线。从4 月上旬开始,各野外检查小组分赴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和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定日、萨噶、定结、吉隆、聂拉木等地,联合检查中尼边界线的界桩状况。 在长达 1400 公里的中尼边界线上共设有 79 个界标,98 个界桩。这些界桩设立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山、峡谷、原始森林和村落。这些界桩从 1962 年确立后至今已有 40多年的时间,两国虽共同进行了两次联合检查,但是好多地方人迹罕至、得不到维护,自然损害很容易使界桩损伤,上面的文字模糊,甚至有些界桩消失。这次的联合检查,一是要把已损坏的界桩重新修复,二是每个界桩的界线位置要用当前世界最先进的 GPS 系统来重新测量并定位。

4、 美丽如画的边界景色 我国和尼泊尔边界线交点是从日喀则地区的定结县陈塘至阿里地区的普兰。这些地区有一年四季不融化的雪山和林木茂盛的原始森林。有各种珍奇鸟兽和丰富的植被以及无边的大草原。可以在一天内领略到四季的景色。 喜马拉雅山脉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定日、萨嘎、定结、吉隆、聂拉木、仲巴等县的原野上随处可见鹿和獐子、羚羊、野驴、白鹤等珍惜动物在栖息繁衍,这里已成了动物的天堂。野驴和獐子、羚羊听见人的喊叫也不感到害怕,使人感觉就像家畜已习惯了和人共处。日喀则地区的定结县陈塘镇、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吉隆县的吉隆镇等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整个地区被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原始森林所覆盖,是高原特有的珍稀植物库。

5、这些地区平均海拔不到 3000 米,四季气温比较平均,特别是藏历四月山沟里开满了上百种鲜花,散放出浓郁的花香。 2006 年 5 月 19 日,我们去检查第 49 至 51 界桩的路上要翻越吉隆沟的拉多拉山,整个山长满了杜鹃花,当地人称这里为杜鹃花库。到了山脚下就从车窗飘进了花香,整座山就像围着五彩的围裙一样美丽。从山脚下到山顶有30 多个弯路,傍晚到达营地时,我们的身上还有花的香味。在拉多拉山脚下一个叫“扎村” 的村子里,村民们肯定地对我们讲“别的地方再不会有比这美丽的杜鹃花山了” 。 从内地来的测绘专家和尼泊尔的工作人员经常在野外工作,也比较有经验,但是中尼边界线地形高低不均,多高山峡谷,

6、非常难走,联合检查组必须要搞清边界线上每一个界桩的具体位置,所以非常艰苦。在 3 个月的时间里,从夏季 7 月份还在下着雪的海拔不到 2000 米的原始森林到海拔高于 6000 米的雪山上,全靠徒步,工作特别艰辛。但是边境的美景给所有队员带来了好心情,检查组成员认为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体验野外生活,一切辛苦都不值一提。智慧、勤劳的边民 次仁顿珠今年 46 岁吉隆镇日索村村长 如果认识次仁顿珠的人肯定拜访过日索村,如果来过日索村肯定认识次仁顿珠,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日索村的村长。日索村在中国西南吉隆藏布江河和东林藏布两江会合处、最靠近边界的一个村庄。从吉隆镇到日索村坐车需要 1 个小时,但是由于前年下了

7、大暴雨使公路受到了严重损坏,无法开车行驶。从吉隆镇开始我们徒步行走 5 小时才到日索村,之所以说最靠近边界,是因为从日索村村长次仁顿珠家的窗口里能看见中尼边界线上的第 48 号界桩。这里的居民对待客人很热情,当然次仁顿珠也不例外,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习俗。 “大家辛苦了”,这是看见我们时次仁顿珠说的第一句话,当时他到离日索村不远的尼泊尔的村庄邦索热打工回来的路上遇见了我们。他立刻把我们检查组迎进他家里,介绍完自己后表示,对村委会和村民有任何要求,他们都会尽力帮助我们。次仁顿珠是现代边界居民的一个典型,由于耕地少,他利用自己会说尼泊尔话的优势,在吉隆县至尼泊尔的邦索热和色当之间做小商品生意,给家里

8、购置了整套现代化的家电设备,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成了带动日索村发展的领路人。 次仁顿珠现已 46 岁了,但外表看上去体格健壮,很年轻,走起路来脚步又轻又快,一般人跟不上他。 3 个月边界线上的野外联合检查工作,在海拔 5000米以上牦牛也无法行走的山路,我们艰难地跋涉。路边我们可以看见高高堆起的嘛呢石上迎风飘动的经幡,仿佛在诉说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边界居民那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根深蒂固的信仰,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在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像次仁顿珠这样的人在国家的优惠政策扶植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正在创造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 具有时代气息的边界小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现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

9、新农村,边界村庄的人们特别重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边界地区的藏族都会说邻国的语言,互相来往和交流不成问题。位于中尼边界的樟木、吉隆和普兰等口岸是比较繁华的地方,沿线的行政自然村的居民们在生产生活方面深受现代科技的影响,如做酥油茶时用的搅拌机和水电、太阳能、电话、沙发;家门口就能知道天下事的电视和广播,有宽阔的公路以及各种运输工具。 2006 年 7 月 1 号,检查组的野外检查工作虽未完成,但因为这天是青藏铁路开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小组成员很想看开通仪式的电视直播。我们与吉隆县贡当乡的父老乡亲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一频道的现场报道。当从格尔木和拉萨分别发出的神舟号火车,缓缓驶出车站时,高原上沸腾起来了,观看电视的人们脸上也绽开了幸福的笑容。 和尼泊尔同事在野外联合检查工作期间,始终得到了边界人民的鼎力支持和盛情款待。我们能够感受到老百姓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 此次联合检查不仅维修了界桩,而且采用了最新技术手段(GPS) ,精确测量了中尼边界线上的全部界桩;局部修测议定书附图,为建立中尼边界地理信息系统,起草新的联检议定书和印制新的联检议定书附图,采集了数据和其他影像、图片资料;完成每个界桩的走向,进一步明确了中尼边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